水污染防治法修改通過 將引爆萬億級市場空間

發佈時間: 2017-07-04 11:13:04 |來源: 經濟參考報 | |責任編輯: 曹洋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6月27日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水污染防治法的決定。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更加明確了各級政府的水環境品質責任,實施總量控制制度和排污許可制度,加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以及對違法行為的懲治力度。決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2017年是環保政策年,修改後的水污染防治法出臺,土壤污染防治法開始徵求意見。2017年也是黑臭水體處理指標完成之年,《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水十條”)提出“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要于2017年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體”。2017年還是“水十條”落地實施、完成階段目標的關鍵年。

專家表示,種種跡象表明,2017年將成水污染治理大年。在政策驅動和市場需求之下,今明兩年將迎來水污染綜合治理投資高峰,萬億級市場空間有望釋放。

將引爆萬億級市場空間

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吳舜澤在近期召開的“2017第十五屆水業戰略論壇”上指出,2015年4月頒布“水十條”,2015年進入啟動準備、分解落實、前期準備等工作,2016年是大規模實質性推動的第一個整年,2017年則是完成階段目標的關鍵一年。加上今年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將實現全覆蓋,這些工作對於推動地方政府履行環境職責繼而帶動“水十條”實施,以及環保産業的發展都會起到積極作用。“我們判斷,2017年是水污染治理産業的大年,會出現一個大的投資高峰。”吳舜澤説。

吳舜澤表示,經過初步估算,完成“水十條”的全社會投資大概是4.6萬億左右;“水十條”通過加大治污投資將帶動環保産業産出增長約1.9萬億,其中直接購買環保産業産品和服務約1.4萬億,間接帶動環保産業産出增加5063.4億元。

其中,以消除城市黑臭水體為目標的水體環境生態修復服務,正成為我國水污染治理環境服務業的新辟戰場。

E20環境平臺合夥人、北大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院長助理肖瓊表示,近期釋放的黑臭水體治理市場空間預計超過兩萬億元,且在2017年左右達到峰值。其中一半以上與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相關。

《經濟參考報》記者6月28日查詢住建部網站“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臺”資訊系統發現,截至目前,全國224個地級市認定了2100條黑臭水體,完成治理794條,完成率僅38%。

中信證券研報預測,目前尚未完成治理的黑臭水體將帶來投資需求逾7000億元。而在投資拉動需求和政府考核時間節點驅動下,預計2017年黑臭水體治理建設將加速推進。

農村水污染防治或成新藍海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國家法室副主任童衛東在近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介紹,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的污染問題較為嚴重,農業農村水污染防治工作是一個薄弱環節。這次修改水污染防治法也從幾個方面對於農業和農村的污染防治作了規定。法律規定,國家支援農村污水、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推進農村污水、垃圾集中處理。

據了解,我國農村污水處理發展滯後,農村水污染物排放量維持高位,佔全國水污染物排放量超過50%,且處理率普遍較低,與城鎮污水接近90%的處理率形成強烈反差。然而,農村污水治理市場尚未得到充分開發,雖然單個處理規模比較小,但全國有2856個縣、40906個鄉,以及幾十萬個村,所以水污染治理市場規模不容小覷。

專家表示,此次明確提出支援農村污水、垃圾設施的建設,意味著農村污水治理市場有望逐步釋放,農村水污染防治或成新藍海。

事實上,已經有不少水環境專業投資公司瞄準了鄉鎮和農村水污染治理這一市場。

中國水環境集團有限公司業務發展部人士近日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目前集團不斷拓展水環境類項目,涉及鄉鎮污水處理的項目就有7個,包括廣安市“潔凈水”行動項目、雲南省大理洱海水環境治理項目、山東省膠州市北片區水環境治理項目、貴州惠水縣水務一體化項目、廣西興業縣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安徽省環巢湖鄉鎮污水處理項目、四川洪雅縣水生態文明環境建設項目。其中多個項目為國家財政部、發改委PPP示範項目。

“鄉鎮和農村水污染治理市場廣闊,未來我們將充分發揮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鄉鎮污水處理一體化整合技術,積極參與鄉鎮和農村污水治理。”上述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

規範化應用水治理PPP模式

專家表示,在水污染治理産業的發展過程中,PPP逐漸成為主流模式。PPP既是一種融資方式,更是一種治理方式。PPP模式的發展對環境産業影響深遠、巨大和複雜。

公開資訊顯示,截至2017年1月,財政部入庫PPP項目總計10828個,其中環保類項目2334個,佔全部入庫項目總數的21.55%。環保類項目中涉水項目(包括污水處理、水利、供排水、水環境綜合治理、海綿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等)佔比最高,超過80%。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PPP模式整體要求規模比較大,需要更高的投資,傳統環保公司業務很難全面覆蓋,所以整合兼併上市公司也成為環保市場的主流,上市公司紛紛延伸業務鏈條,拓展業務範圍,構建環保大平臺,以承接更為複雜的PPP項目,實現改善區域流域環境品質的目標。

“特別是品質改善和PPP模式往往與投融資掛鉤,環保投融資的介入,使整個環保産業的集中度明顯增加。中國的環保企業往往呈現小、散、全的特徵,國外的環保企業則多走規模化道路、比較集中。目前國內産業結構正在發生轉變,這種結構性變化的影響還需要進一步跟蹤分析。”吳舜澤説,不過,在新的PPP模式下,小型企業、專業化的企業,尤其應該找準自己的定位和發力點。

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研究中心主任李開孟也在論壇上表示,隨著PPP模式的推廣應用,包括污水垃圾處理在內的水業進入了廣闊市場,並成為一個現象級的重大事件。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PPP模式在推廣應用過程中也産生了一些問題,甚至出現了一些假的PPP。下一步必須要規範化應用。”李開孟説。

李開孟指出,PPP的資産證券化(ABS)項目相當一部分是市政項目。尤其是水這方面的投資規模以及包括各方運作經驗等都特別適合ABS,一般的投資幾個億,而且城市供水項目在我國已經存在20多年,積累了很多優質項目,通過PPP資産證券化可以倒逼PPP模式的規範化運作。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