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打響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 成都將撐起一片“成都藍”

發佈時間: 2017-03-15 15:12:39 |來源: 央廣網 | |責任編輯: 曹洋

 

“綠色生態”是多年來全國兩會的熱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大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力度。加快改善生態環境特別是空氣品質,是人民群眾的迫切願望,是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必須科學施策、標本兼治、鐵腕治理,努力向人民群眾交出合格答卷。”。

過去的2016年,成都人的朋友圈一次次被“成都藍”、“火燒雲”刷爆,眼前呈現出的最驚艷的成都讓人留戀。“願藍天再多一些!”,這是每個成都人的期盼。然而,受盆地條件約束,成都污染物擴散條件差,治理並非易事。

成都將如何交出合格答卷?在2016年底召開的成都大氣污染防治新聞通氣會上,成都許下諾言:“到2020年,PM2.5年均濃度小于50微克/立方米,空氣品質優良率達70%以上;計劃到2030年,空氣品質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為交出合格答卷,成都制定了“長效治理”的規劃,將污染防治寫進了多項城市規劃,成都“單中心、放射性、圈層狀”的城市空間結構也將徹底被改變。

對症下藥成都打響“藍天”戰役

“成都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大是主因,特殊的地理氣象條件是誘因。”據成都市環保局負責人介紹,成都大氣污染主要是城市揚塵、機動車尾氣、煤煙塵和工業廢氣的複合型污染。

“找準病因,對症下藥”。一場“藍天”戰役在成都打響,一系列辦法密集出臺:抓緊修訂併發布《成都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編制《成都市環境空氣品質達標規劃》,出臺《成都市環境空氣品質考核激勵辦法》。2017年1月1日起成都全面供應國Ⅴ汽柴油。2017年起對各區(市)縣空氣品質改善情況實施排名及獎懲措施;重點實施城市揚塵、機動車尾氣、煤煙塵、工業廢氣、揮發性有機物、露天焚燒等重點領域治理工程,推進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外鍋爐達標治理。

2017年成都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提出“650”工程,即開展壓減燃煤、控車減油、治污減排、清潔降塵、綜合執法、科技治霾“六大行動”,實施落實責任、綜合保障等50條舉措,精準發力,加大力度鐵腕治污,竭力保衛藍天,力爭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58微克/立方米及以下。

“650”工程涉及到了成都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了開展壓減燃煤行動,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內燃煤鍋爐全部“清零”,全市在用燃煤鍋爐淘汰率達50%以上。強化機動車尾氣環保檢測站監督管理,加大現場抽檢和視頻監控力度,開展機動車尾氣排放監督抽測和遙感監測;加大重型柴油貨車抽檢和治理力度,研究制定入城柴油貨車安裝顆粒物捕集器(DPF)方案;研究劃定高污染非道路移動源控制區;全面淘汰黃標車,加快老舊車輛淘汰步伐。嚴格重點企業監管,市控及以上重點涉氣企業制定年度“一企一策”減排方案,不能完成減排治理目標的冬季一律採取停産限産措施;4月底前建立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源排放清單,重點排放企業全部安裝線上監控設施。加強建築、市政交通、拆除(遷)、綠化“四大工地”揚塵控制,年底前規模以上建築工地全部安裝線上監測和視頻監控,所有新建建築工地全部安裝高效噴淋設施;強化軌道施工揚塵管控,建立施工企業環保守法信用管理機制等等。

與此同時,成都各區(縣、市)也積極行動起來。在成都主城錦江區,今年這裡將重點實施城市揚塵、煤煙塵、工業廢氣、揮發性有機物、餐飲油煙和秸稈焚燒等重點領域治理工作,強化汽車維修、表面涂裝、印刷包裝等重點揮發性有機物的工程治理。成都遠郊邛崍市出臺了以防治顆粒物(PM10、PM2.5)、臭氧污染為重點的“共創美麗藍天行動”實施方案,全面打響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成都邛崍市環保局負責人説:“治理空氣污染,已成為環保的首要任務,我們將實施減煤、抑塵、控車、疏解污染企業、增綠等舉措,確保市民見到 ‘美麗藍天’。”

以考核倒逼行動落實切實改善空氣品質

“為切實改善空氣品質,我們大氣辦會同目督辦加大對共創美麗藍天行動各項工作的日常監督檢查力度,嚴格考核,對工作不力的部門及鄉鎮(街道)採取扣除目標分、約談等措施,以考核倒逼行動落實。”邛崍市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中,邛崍市既強化部門監管,又建立聯防聯控、協調管理機制,健全分級考評體系,完善配套管理機制,形成部門聯動機制,切實落實各項環境管理責任,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防治格局。

以考核倒逼行動落實的,並非只有邛崍。實際上,包括邛崍在內的成都各區(縣、市)在考核各部門及鄉鎮時,也將接受成都市的考核。2017年,成都將把環境品質改善納入年度目標考核。每月對區(市)縣環境品質情況進行排名(定期排名情況將向社會發佈),工作成效明顯的給予獎勵,措施不力、污染加重的給予通報批評,甚至問責。從制度上強化任務層層分解落實,把目標任務分解到單位、分解到部門,落實到崗位、落實到人頭,確保每個環節都有人抓、有人管。

立足長遠大氣污染標本兼治

作為特大中心城市,成都的大氣治理並不簡單。據了解,成都以佔全省2.5%的幅員面積,支撐了全省18%的常住人口(市區人口超過700萬)、36%的GDP(超過萬億)、30%的機動車(機動車保有量已突破460萬輛,僅次於北京,居全國第二),全市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巨大。同時,成都地區以及四川盆地是我國霧、霾天氣發生的主要區域,而這是由特殊的地理、地形和氣候條件造成的。

因此,成都的大氣污染防治要治標,更要治本。如何治本?成都將優化城市空間佈局。未來的成都將是天府新區、天府廣場的“雙核共興、一城多市”的網路城市群。未來的新增加的工業産業將優先向龍泉山産業走廊佈局,以減輕盆地的環境壓力。同時嚴格劃定城市開發邊界和生態保護紅線。

成都將促進綠色低碳發展。通過綠色低碳發展倒逼産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産業(建築工業化、新能源汽車産業等)推廣清潔生産技術,加快淘汰落後産能,大力發展迴圈經濟,進一步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

成都將加快公共交通建設。成都將建設地鐵城市,適度發展新能源汽車、現代有軌汽車、中(低)速磁懸浮列車,通過加快構建發達的公共交通網路,儘快實現交通“778”目標(機動化佔全方式出行70%,公交佔機動化出行的70%,軌道交通佔公交出行的80%),根本上解決擁堵和汽車尾氣排放帶來的空氣污染問題。

此外,環保也需要社會的廣泛參與,今年成都市環保局就將同成都團市委徵集一些熱心環保工作、推崇環保生活方式、願意讓更多的公眾了解環保、敢於同環境違法行為作鬥爭的人士,加入到環保志願者隊伍中,積極為成都市綠色發展、建設中國典範城市獻計獻策。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