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將實現餐廚垃圾日處理2800噸
發佈時間: 2017-03-08 15:05:06 |來源: 北京日報 | |責任編輯: 曹洋
每天,全市4萬餘家餐飲企業、黨政機關、學校食堂産生的餐廚垃圾量接近2600噸,而目前末端日處理能力卻只有2000噸。記者昨天從市城管委獲悉,海淀、豐臺、順義正在新建餐廚垃圾集中處理設施,預計今年底試運作,屆時本市餐廚垃圾日處理能力將提高到2800噸。同時,市屬委辦局、學校、大型餐飲企業的餐廚垃圾如進行就地處理有望獲得財政補助。
每天70噸餐廚垃圾不出院
位於西城區德外大街的中直一號院裏,有一間三十四平方米的餐廚垃圾處理間,兩台銀色的大鐵箱發出低沉的轟鳴聲,一側傳送帶上,各種殘羹冷炙正緩慢地進入箱內。打開蓋子一看,裏面灰褐色的殘渣在齒輪帶動下被攪拌著,投進去的餐廚垃圾都變成渣滓,蔬菜、殘肉、米飯在這兒全變成了有機肥原料。
北京綠色能量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建國告訴記者,每個鐵盒子是日處理能力500公斤的餐廚垃圾集中處理系統,採用高溫耗氧技術,通過生物降解方式把餐廚垃圾變成高蛋白的有機肥營養質,然後通過堆肥、篩分變成無害的有機肥。“70%多的餐廚垃圾在處理過程中變成了水蒸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剩下的變成了有機肥原料,全程無害化。”他説,小區有2100戶住戶,還有一個中直機關的食堂,每天大概要處理1.2噸的廚余垃圾。
在二龍路的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食堂旁,記者看到,在一間30平方米的小屋外,食堂的剩飯剩菜分批投入機器,每天大概1噸左右。這些餐廚垃圾通過微生物作用變身有機蛋白質粉,再通過處理堆肥後變成有機肥料。
目前,在京的128家中央黨政機關食堂正在安裝餐廚垃圾就地處理設施,同時,本市還有30余家委辦局和學校已安裝同類設施。據估算,每天有70余噸餐廚垃圾不用運出機關大院,就能夠進行無害化處理。從運營成本而言,1噸餐廚垃圾就地處理所耗用的電費、耗材、人工大概在200元至300元,而目前餐廚垃圾收運、處理環節實際投入超過每噸400元。
鼓勵就地處理餐廚垃圾
按照2012年公佈的相關政策,每日就餐人員規模在1000人以上的黨政機關、大專院校、國有企事業單位以及營業面積在1000平方米以上具備條件的大型餐飲企業及餐飲服務集中的街區,均可自建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市級財政按定額標準分期給予補助。其中,建設日處理能力200公斤項目的,市級財政補助32萬元;建設日處理能力500公斤項目的,市級財政補助64.4萬元;建設日處理能力2000公斤項目的,市級財政補助134.6萬元。目前,已有30余家市屬黨政機關、學校,包括市委大院、市政府第二辦公區、中國石油大學等食堂安裝了餐廚垃圾就地處理設備。
但是,實際中作為餐廚垃圾生産大戶的餐飲單位、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餐廚垃圾就地資源化處理率卻“百不足一”。據相關環保專家介紹,就地處理最大的難題就是佔地問題,按照每天1噸處理能力設計,設備間佔地需超過100平方米,而很多單位特別是餐飲企業很難有富餘空間,“這個是推廣中最大的難題。”同時,相關財政補貼政策已于2015年底到期。
記者了解到,市城管委正在和市財政局進行研究溝通,計劃在有條件的市屬委辦局、學校等推廣餐廚垃圾就地處理,或繼續通過財政補貼方式進行推動。
年底新增三座處理廠
本市餐廚垃圾處理的工作思路是“集中處理為主,就地處理為輔”。在鼓勵就地處理的同時,本市正加大集中處理能力的提升。
目前,全市餐飲企業、黨政機關及學校食堂等共有4萬餘家,每天産生的餐廚垃圾量接近2600噸。據市城管委固廢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市現有10座餐廚垃圾處理站,再加上已有的餐廚垃圾就地處理設備,每天能處理的也就2000噸左右。“預計2020年,全市餐廚垃圾量每天會達到2900噸,所以‘十三五’期間增加餐廚垃圾處理規模仍是重點工作之一。”
海淀、豐臺、通州、石景山、順義已規劃了5座餐廚垃圾處理廠,設計處理能力達到每天1500噸,以滿足對餐廚垃圾的處理需要。昨天,順義餐廚垃圾處理廠正式開標。據投資方之一的北京順義市政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包括餐廚垃圾預處理、餐廚垃圾生化、餐廚垃圾後處理、污水處理及異味控制除臭系統等,投産後預計餐廚垃圾處理量每天100噸。順義餐廚垃圾處理廠今年底將建成試運作。
與此同時,海淀、豐臺、通州、門頭溝的餐廚垃圾處理廠已陸續開工建設,設計日處理能力分別為400噸、300噸、300噸和100噸。其中,海淀、豐臺項目將於今年底投入試運作,通州和門頭溝項目最快將於明年投入試運作。因此,到今年底,全市餐廚垃圾日處理能力基本能達到2800噸左右。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