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霾方面京津冀能向珠三角學點啥?調結構是法寶
發佈時間: 2017-02-06 15:05:46 |來源: 科技日報 | |責任編輯: 曹洋
2月5日,被霧霾籠罩多日的北京迎來藍天白雲,空氣品質為優;但河北、河南和山東部分城市空氣依然為重度污染到嚴重污染,長三角部分城市為輕度或中度污染,珠三角空氣品質為優或良。
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珠三角區域6項空氣污染物年均濃度達標新《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其中,年均PM2.5濃度34微克/立方米,比全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低32%;2016年在氣象不利情況下,空氣品質繼續改善,PM2.5年均濃度為32微克/立方米,而在京津冀,這個數值是71。
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説,珠三角在2000年左右就提出大氣複合型污染,開始考慮PM2.5問題。“那時還未公開監測PM2.5,但減排方案已開始實施。廣東用了十幾年時間取得今天的進步,這速度比英、美、日都要快。”
珠三角區域空氣品質率先“整體達標”,其治霾經驗在京津冀管用嗎?
“調結構”是珠三角治霾“法寶”
環保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認為,每個區域的大氣污染成因,都不外乎産業結構以重化工為主、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交通運輸方式以柴油為主、管理和執法不到位等,“這些問題是共性問題”。
關於珠三角區域率先達標的治霾經驗,劉炳江主要歸納為三點。一是産業結構調整比較到位。現在珠三角沒有鋼鐵企業,沒有大的重工業企業,從2000年開始重化工比例不但沒上升,還在下降。“珠三角産業逐步升級,跟發達國家走的路子基本上是一樣的。”二是能源調整比較早,執行比較到位。珠三角煤炭消費量在我國是最早下降的,從2005年起,全國天然氣消費量珠三角是最高,“機動車污染控制也是卓有成效”。三是領導重視、管理比較到位。“珠三角環境執法、環境管理政策落實比較好,很多有利於環保的政策,首先是在珠三角形成的,這是一個很好的範例。”
實現“閱兵藍”就借鑒了珠三角經驗
“‘十一五’國家863計劃設立的‘重點城市群大氣複合污染綜合防治技術與整合示範’重大項目,是當時國內最大的大氣污染控制技術研發項目,在珠三角地區建設了我國首個大氣複合污染立體監測預警體系。”日前,在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與科技日報社聯合召開的霧霾防治專家座談會上,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郝吉明説,“珠三角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支撐技術研發與應用”等項目又列入“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珠三角大氣污染防治科研成果和實踐,不但對區域需求做了很好佈局,而且與高水準專家團隊建立了長期聯繫,為我國深入推進環境科技創新及環境管理提供了經驗與借鑒。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