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國界經營的新視野
———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品質有待提高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外承包工程企業實力的不斷提升,對外承包工程行業在國家“走出去”戰略實施和促進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明顯。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行業已成為我國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在促進國産設備和中國標準“走出去”、轉移過剩産能、推動國內産業結構調整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成績的背後卻藏著些許隱憂。
過去幾年,受人民幣持續升值及國內市場材料價格、人力成本不斷上漲等因素影響,支撐我國企業海外業務快速發展的傳統成本優勢逐漸削弱,助力行業長足發展的競爭新優勢還不突出,單純依靠低成本中標的模式將難以維繫。因此,企業必須儘快完成由傳統優勢向“投資、管理、技術和整合”為特徵的國際競爭新優勢的轉化。
“走出去”需整體戰略引領
目前,我國對外承包工程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共性的問題,戰略規劃、管理水準、人才隊伍和經營理念等方面的不足依然拖累企業發展的腳步。
首先,企業海外發展戰略與實施規劃不能滿足國際業務發展需要。部分企業海外業務發展缺乏戰略引領,缺少長遠規劃,在經營策略上以項目為導向,在市場佈局上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很多企業海外發展思路雷同,缺乏結合自身特點的差異化、專精化的海外發展戰略。
根據畢馬威近期的一份調查顯示,“尋找新市場”,“創建國際化的行銷網路”和“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全球企業”是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主要驅動因素。這顯示中國企業在對外投資上採取比較務實的態度,受現實需求所驅使,偏重於開拓生存空間。
但企業必須認識到,對外投資應服從於公司發展的整體戰略,海外業務必須是公司整體業務的有機組成部分,不應單純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增強核心競爭力,優化價值鏈,在創新、技術、品牌和企業文化方面有所建樹,才是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全球企業的前提,在短時期內擴大市場和建立起行銷網路,並不能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沒有整體戰略的規劃和指導而盲目地“走出去”,將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企業管理運營機制與業務經營規模不相適應,這也是我國對外承包工程企業存在的另一個問題。當下,隨著企業海外經營規模不斷擴大,在國際化組織模式、項目管理、資源整合、績效激勵等方面的不足日益明顯,總部對於海外分支機構的管控和支援均有欠缺。
因而在開展對外投資前,企業應充分了解國家相關發展規劃以及針對企業對外投資的行業性指導原則,審視自身的發展階段和需求,制定合適的海外投資戰略,這將成為企業“走出去”的基礎。
風險管控能力亟待加強
“走出去”必然要面對來自各個方面的風險,只有有備而來方可無患。然而,我國大部分工程企業在投融資及風險管控方面的能力還是偏弱,不能適應新市場的要求。
據媒體報道,自2004年以來,我國共有14家企業在海外發生數百億元的鉅額虧損。
有研究者指出,我國企業對外投資真實存在的風險比已暴露的還要大。
目前,拉美、中東歐以及傳統市場對於通過投資進入市場的呼聲越來越高,而我國企業自身投資能力有限,融資渠道不足,企業與金融保險機構聯繫和合作還不夠密切。同時,由於企業對政治、市場、項目、匯率及法律等方面的風險識別和管控不夠,導致個別項目投資失敗,出現虧損。
誠然,企業“走出去”不可避免會遇到各種風險,但不能因此而裹足不前。如何及早發現、合理規避、有效應對海外投資風險,是中國政府和企業需要深思的問題。通過畢馬威2012年一項調查顯示,對外投資風險意識不足、前期調研不充分、風險管理體系不完善,執行力度不強等成為我國企業“走出去”收入欠佳的根本原因。
因此,企業應該將風險管控貫穿于項目全壽命週期,建立全方位的風險管理體系,對投資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採用政策性信用保險産品,積極尋求富有經驗的仲介機構的支援等方法,從而規避可能存在的風險。
國際人才儲備是關鍵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出去”以及投資規模的不斷擴大,國際人才的缺乏已經明顯掣肘中國企業“走出去”。今天,不少企業面對著業務發展與人力資源匱乏的矛盾。很多承包工程企業反映其人力資源的數量規模、專業結構和海外工作能力等均無法適應市場快速擴張的需求。勞務企業也面臨普通勞務不願出國,而高端勞務又選不到的瓶頸,勞務素質與市場需求不能有效對接,開拓高端勞務市場步履維艱。
畢馬威于2012年9月公佈的一項調查結果表明,中國企業國際化所面臨的諸多挑戰中,人才的重要程度遙遙領先其他,幾乎所有評委都認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最大困難在人,如何為新業務找到合格的領導者,組成合格的管理團隊,應被提升到對外投資的第一步來考慮。
成功實施企業的全球化戰略,必須擁有一大批通曉海外投資、法律、財務、貿易、資産管理、運營管理、市場行銷、公共關係以及文化融合的複合型專業人才。企業應在總部層面以開放的心態,建立一支國際性的人才隊伍,適應全球運營的管理要求是實施對外投資戰略的重要保障。
組建僅兩年並連續兩年進入 “世界500強”的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就是從多方面著手加強國際化人才培養力度的。該集團首先建立和健全了國際經營人才的引進、選用、評價和激勵約束機制,並不斷拓寬人才開發視野,從主要在國內選擇人才轉變為在全球範圍內選用人才,從吸納應用型人才逐步上升為尋求開髮型人才;其次,以靈活的方式選聘和使用國際化人才;第三,注重內部人才的培養。該集團認為在工作中學習是最好的培訓;第四,加強海外人才的本土化;最後,集團內部不斷完善激勵機制。該集團的經驗證明,培育世界一流企業,就需要世界一流的人才,“走出去”的事業更需要國際化人才來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