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奶分級標准將出臺 將改變好奶賣不出好價狀況

發佈時間: 2018-03-07 11:11:52 |來源:北京青年報 | 張欽 |責任編輯: 沈曄

 

資料圖:奶農在擠牛奶。中新社發任東攝  

生乳新國標開始公開徵求意見

鮮奶分級標准將出臺

行業人士指出,生乳分級制度將鼓勵“養好牛、産好奶”的氛圍,尤其是改變當前越是規範化大型牧場反而因為管理成本偏高而虧損的狀況。此外,此舉也能引導牛奶加工企業積極自建優質奶源基地,形成整個乳業鏈條的良性發展。

繼我國對嬰兒配方奶粉實施史上最嚴檢測標準之後,我國又開始著手實施對鮮奶的新國標制定。北青報記者昨天從行業內獲悉,我國對於生乳的新國標的第一次討論稿已經發佈,開始向社會徵求意見。新國標中的一大亮點就是實施生乳分級標準,即對原奶中的優質奶源與一般奶源區分開來,最終在市場上形成差異化的奶産品,既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也保證消費者的知情權,改變目前“好奶賣不出好價”的狀況。

關注

現行生乳標準不利於中國鮮奶提升品質

據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執行的生乳標準是2010年制定的。對此,中國農科院牧醫所奶業創新團隊首席專家王加啟坦言,用一個固定的指標來衡量中國這麼幅員遼闊的土地上養的牛、産的奶,本身就是不合適的。當時由於是通用標準,因此在指標上必須要考慮到我國生乳的普遍水準,而實行分級制就能解決這一問題。

事實上,目前我國奶牛養殖的確存在多層次並行的局面,既有規範化的幾千頭牛規模的牧場甚至還有“萬頭牧場”,但也有散戶養牛,不同運營模式的牛場所供應的奶源品質存在著很大差異。但由於目前都執行同一國家標準,使得優質奶也“跳不出來”無法體現出優質優價。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大型牛奶加工企業往往也是把各種奶源混在一起,各檔次奶源的産品在終端市場上都賣一樣的價格。這就導致加工企業沒有更多的積極性尋求優質奶源,而規範化運作的牧場也沒有因為更先進的運營管理而多受益。“這種局面本身就不利於中國鮮奶品質的提升。”有多家乳企人士都這樣表示。

最新

未來鮮奶包裝上將明示原奶等級

據參與擬定這項新標準草案的王加啟介紹,實施生乳分級標準應該是個合理方案,其優點是引導加工企業把優質奶源與一般奶源在加工産品時區分開來。由於目前多數乳企都是對各種奶源混合使用,沒能讓優質奶源物盡其用,其實造成了浪費。另外,加工企業可以將不同等級的奶源加工成不同奶産品,最終在産品包裝上明示原奶等級並在市場價格上有所區分,讓消費者根據自身情況按需選擇。

“現在國際上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採取了原奶分級制,這種模式有助於鼓勵養殖企業養好牛、加工企業用好奶,對整個産業鏈的升級都有利,最終會依靠市場的力量引導整個奶業向優質發展。”現代牧業是國內最大的奶牛養殖企業,公司總裁高麗娜告訴北青報記者,美國在1924年制定優質乳條例時,就把生乳劃分成A、B、C、D四級,並在奶産品的包裝上明確標識奶源等級,最終通過消費選擇的正向引導作用,到1965年美國的食用生乳就基本都達到最優的A級水準了。

追訪

多家區域性乳企已採用生奶分級模式

除了利好規範化的養牛企業,有行業人士認為,通過對生乳分級,其實也有利於國內乳加工企業積極建立自有的規範化奶源基地,形成“奶源+加工”的穩固模式,避免加工企業在市場規模做大後到處找奶,從而出現的安全隱患。

其實,像北京三元、南京衛崗、瀋陽輝山等很多區域性乳企都在採用這種模式,雖然它們的市場範圍還有局限,但卻在區域範圍內保證了鮮奶品質,尤其能通過低溫奶日常配送滿足用戶需求。已經有90年曆史的南京衛崗從創立初期即採用了先有奶源再有加工的模式。據南京衛崗乳業副總譚玲介紹,目前衛崗乳業已先後在蘇皖地區興建21個生態科技牧場,飼養及管控4萬餘頭純種荷斯坦奶牛,率先在全行業實現自建牧場模式,雖然其銷售區域也僅集中在華東地區,但實現了以低溫鮮奶為主的良性發展模式,保證了鮮奶品質。而北京三元目前在國內擁有30個牧場,其中北京周邊的牧場保障著北京地區80萬訂戶的鮮奶日送供應。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