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洩露成為支付風險源頭 央行將全面提升支付安全強度
發佈時間: 2016-11-15 10:48:05 |來源: 新華網 | |責任編輯: 沈曄
近年來,技術創新與支付行業深度融合發展,支付業務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諸多挑戰。14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表示,資訊洩露已成為支付安全問題的風險源頭,人民銀行作為支付行業的監管者,將全面加強個人資訊安全保護,提升支付交易安全強度。
“由於網際網路的虛擬化、支付服務的移動化、參與主體的多樣化,支付風險呈現蔓延速度快、隱蔽性強、潛伏期長、外溢效應明顯的特點,支付行業在敏感資訊保護、客戶資金安全、業務連續性等方面面臨較大壓力。”當日,范一飛在“加強資訊保護和支付安全防範電信網路欺詐”研討會上介紹。
面對當前支付安全形勢,只有找準癥結所在,才能對症下藥。范一飛表示,一段時期以來,一些行業個人資訊洩露事件頻發,不法分子利用所洩露數據刻畫客戶身份並實施精準詐騙。資訊洩露成為資金犯罪的基本作案條件和支付風險源頭。
對此,央行表示,保護好個人資訊是風險防範的基礎工作,要加快資訊安全保護技術研究與應用,實現資訊採集、存儲、使用全生命週期安全管理,從源頭控制資訊洩露風險。
近年來,針對手機的電信網路欺詐手法不斷花樣翻新,加劇了支付風險防控的難度,給公眾財産安全造成危害。
“電信網路欺詐手段多樣化,實施成本低廉,隱蔽性與成功率較高,給支付體系前中後臺的風險防控都帶來了巨大挑戰,線上、線下支付交易安全亟待加強。”范一飛表示,防範電信網路欺詐是一項系統工程,央行將推動支付産業各方攜手合作,將風險防控關口前移,建立健全涵蓋事前、事中、事後的支付風險防控體系,共築支付安全防線。央行還將多管齊下,在賬戶管理、身份認證、轉賬管理等方面,全面提升支付交易安全強度,確保用戶資金安全。
此外,部分從業機構對資訊洩露與電信網路欺詐的影響範圍、嚴重程度估計不足,防範措施不到位,風險意識薄弱已成為導致支付安全問題的重要因素。范一飛表示,防範電信網路欺詐是一場持久戰,要建立宣傳教育長效機制,讓支付安全知識深入人心,切實增強公眾參與防範和打擊電信網路欺詐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