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金融監管出重拳 加速優勝劣汰重塑行業生態

發佈時間: 2016-10-24 14:33:43 |來源: 人民網 | 作者:劉 峣 |責任編輯: 沈曄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公佈《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下稱《方案》),由17個部門聯合開展針對網際網路金融的專項整治,第三方支付、網際網路資産管理、P2P網貸、股權眾籌、網際網路保險和網際網路金融廣告等重點領域均涉及其中。

據報道,這些方案實際上在今年4月就已下發到各相關機構。半年來,整治工作成效正在顯現。業內人士認為,此次整治有助於加速行業優勝劣汰,重塑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生態。

專治創新跑偏

一段時間以來,不少人談網際網路金融而色變。由於披著“網際網路金融”外衣而非法集資、經營不善跑路等案件頻發,暴露出網際網路金融監管方面的隱患和問題。

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相關負責人表示,專項整治的目的正是要扭轉、糾正網際網路金融某些業態創新跑偏的局面,對借創新之名行違法違規活動之實的機構予以清理規範,引導網際網路金融行業步入正確創新軌道。

《方案》要求,網際網路金融應透過表面判定業務本質屬性、監管職責和應遵循的行為規則與監管要求,實施“穿透式”監管辦法。

何謂“穿透式”監管?《方案》提出,網際網路企業未取得相關金融業務資質不得依託網際網路開展相應業務;未經相關部門批准,不得將私募發行的多類金融産品通過打包、拆分等形式向公眾銷售;金融機構不得依託網際網路通過各類資産管理産品嵌套開展資産管理業務、規避監管要求。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穿透式”監管體現了政府決心將網際網路金融納入到國家大的金融監管體系。拍拍貸CEO張俊表示,反覆強調要實施“穿透式”監管意味著監管和整治工作會以平臺從事的具體業務性質來定性。

守住百姓錢袋

如何消除行業亂象,維護消費者的利益,這是《方案》最受外界關注的領域之一。而此次整治的重點,正是原來民間金融監管薄弱的高風險領域。

例如P2P行業,近年來,網路借貸平颱風生水起,一些平臺不惜重金增加媒體曝光度,對投資人承諾高額回報,迅速吸引大批投資者。但是,其中不少平臺並非合規經營,有些只想“卷錢走人”,有些則利用監管“灰色地帶”套利。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累計發現問題平臺1700余家,約佔全國機構總數的43.1%。

此次監管明確提出,對業務擴張過快、在媒體過度宣傳、承諾高額回報、涉及房地産配資或校園網貸等業務的網貸機構進行重點排查。同時,專項整治工作重點整治和取締網際網路企業線上上線下違規或超範圍開展網貸業務,以網貸名義開展非法集資等違法違規活動。

而在網際網路金融廣告方面,《方案》也針對金融從業機構發佈虛假、違法金融廣告明確提出要求,以防不法金融機構誇大實力忽悠人。《方案》列明瞭9種不得含有的內容,如對未來效果、收益或者與其相關情況作出保證性承諾,明示或者暗示保本、無風險或者保收益等。

建立長效機制

只有規範經營,才能有存活下來的可能。業內人士表示,專項整治行動表明政府不允許網際網路金融游離于整體金融體系監管之外,防止系統性風險從非常規領域爆發,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將迎來行業洗牌提速。

與此同時,如何以整治為契機,形成網際網路金融治理的長效機制,促進行業健康發展,讓老百姓真正享受到金融創新的紅利,也是整治的目的所在。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表示,網際網路金融風險的隱蔽性、傳染性、廣泛性和突發性比傳統金融更加突出。我國金融市場基礎設施還不完善,金融消費者風險意識比較薄弱。因此,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要以金融消費者保護為最終落腳點,通過加強金融消費者教育,提升金融消費者識別和防範網際網路金融風險的意識與能力,切實保護好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金融科技與網際網路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楊東則認為,整治過程中乃至今後的監管過程中要打破“身份”的標簽,從業務的本質入手,將資金來源、中間環節和資金最終流向穿透聯結起來,根據業務功能和法律屬性明確監管規則,同時避免因監管規則不統一導致監管套利。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