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撐食品安全保護傘 農産品能準確回溯産地
發佈時間: 2014-05-12 來源: 大眾日報
山東省政府近日印發《“食安山東”品牌引領行動方案》,5月8日省政府網站發佈了《方案》全文。就如何落實《方案》要求,切實保障公眾“舌尖上的安全”,省政府副秘書長、省食安辦主任、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馬越男作了詳解。
推行農産品原産地追溯制度
“食品安全首先是‘産’出來的。”馬越男説,山東作為農業、食品産業大省,食用農産品和食品産量多年來一直居於全國首位,原産地環節的安全是實現“食安山東”的第一道關口。
“山東將逐步推行農産品産地證明準出、原産地追溯制度。”馬越男説。每件農産品都能準確回溯産地、落實第一生産責任人,將是對生産環節安全的有效倒逼。
原産地追溯,農産品的規模化、集約化生産無疑要比一家一戶地分散生産更易實現。
《方案》提出,在食用農産品領域,將著力提高農産品規模化、集約化水準,鼓勵發展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培育壯大農産品品牌生産經營主體,創建一批放心農産品品牌、食用農産品標準化生産基地。2015年年底前,蔬菜、果品等優勢農産品標準化生産程度提高到70%以上;“三品一標”産品(無公害農産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産品和農産品地理標誌新産品)産地認定面積比率提高到60%以上;規模養殖場無公害認證比率提高到70%以上;認證水産品面積佔養殖總面積的比率提高到55%以上。
“力爭到2020年底,‘食安山東’品牌帶動效應充分凸顯,將山東建設成為全國農産品和食品消費最安全、最放心的地區。”馬越男説。
每市創建2-4個區域農産品品牌
《方案》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不僅注重治理整頓、打擊違法犯罪,更注意引導打建結合、扶優汰劣,希望充分發揮品牌示範引領作用,提振消費信心,引領消費需求。
示範創建將作為品牌引領行動的重要載體,以安全為主線,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創建格局。“各級共同參與,都有創建任務。”馬越男錶示。
食用農産品領域,每個市創建區域農産品品牌2-4個,每個縣(市、區)創建特色農産品品牌1-2個,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産品品質安全示範區達到35個。
食品生産領域,將15%以上的規模以上食品生産加工企業創建為食品生産加工示範企業;發掘、保護和發展一批食品老字號與傳統品牌,打造一批新興品牌産品。
食品流通領域,將20%以上的大中型商場、連鎖超市、食品及食用農産品批發市場創建為食品經營示範單位。每個鄉鎮和城市社區分別創建2戶以上食品經營示範店。
餐飲消費領域,每市打造1-3家管理規範、服務便民的大眾餐飲連鎖企業;每個縣(市、區)創建2-4個地域特色鮮明的示範街區和一批示範店。
“在確定示範創建任務時,還著重突出了惠民便民導向,更加貼近百姓生活,使行動真正‘接地氣’、‘聚人氣’。”馬越男説。為此,特別提出加快發展惠民早餐、便民快餐和商務快餐等大眾餐飲服務,推進特色美食街、餐飲産業園建設。
設“黑名單”和“放心品牌榜”
對於食品安全監管,首要的是“嚴”。據介紹,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將在品牌引領行動中得到全面落實,著力提高監管整體服務效能,為品牌引領行動提供保障。
“目前全省的食品藥品監管隊伍還未完全到位,但即使全部到位後總人數也不到2萬人,面對全省上百萬家食品相關企業,監管力量終顯薄弱。”馬越男錶示。為此,創新監管亟需進一步破題。
“此次品牌引領行動將成為監管創新的‘試驗田’,通過先行先試,探索創新監管工作的新途徑,積累新經驗,為全省乃至全國的監管工作提供有益借鑒。”馬越男説。
為加強食品安全防範,山東將逐步建立新型資訊化的監管技術手段。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在乳製品、肉類、蔬菜、食用油、酒類食品、保健食品等方面先行實現電子追溯後,再逐步拓展到其他重點食品品種。
山東還將研究制定食品安全科技發展指導意見,建立和完善科技創新機制和激勵機制,開展危險性評估、溯源、預警、綜合控制、快速檢測等關鍵技術、裝備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此外,山東將分設食品及食用農産品“黑名單”和“放心品牌榜”,一方面加大對失信企業的懲戒力度,一方面打造信譽品牌,培育誠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