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飯堂:能看病能上“大學”

發佈時間: 2018-07-04 15:20:25 |來源:廣州日報 | 作者:秦松 |責任編輯: 孟君君

 

位於番禺區橋南街陳涌村的長者飯堂,老人們愉快地在這裡就餐。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攝

長者通過“掃碼”取餐

飯堂推出多種餐食

昨日中午11時許,番禺區橋南街陳涌村的長者飯堂裏,77歲的張阿姨準時來到這裡掃二維碼取飯,一份12元的午餐有蒸魚、蒸蛋和青菜,她只花了6元。與一般的長者飯堂不同的是,這裡既有飯堂,還有文娛區、休閒區、醫療區、康復區、住宿區,長者飯堂已變身居家養老服務綜合體,既能看病,還能唱歌、跳舞、畫畫,上社區大學。

這是2018年廣州市養老大配餐服務提升工程第二次現場會上,參與人員看到的一幕。未來這種模式或將得到推廣,廣州市將鼓勵有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平臺設立醫養結合工作站。

橋南街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位於陳涌市場6樓,長者飯堂就是其中一個模組。這裡佔地面積2500平方米,由某家養老服務中心承接運營。場地設置有文娛區、休閒區、廚房及用餐區、醫療區、康復區、住宿區等功能區域,引入陳涌社區衛生服務站及番禺區康園工療站等資源,與家庭綜合服務中心、日間托老中心等合併設置,聘請社工、醫生、護士、康復師、養老護理員、廚師等專業人員,為長者提供助餐配餐、文娛康樂、醫療康復、日間託管等服務,打造社區服務綜合體,建立全方位的服務體系。

走進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一些老人正在掃二維碼打飯,一些用完餐的老年人則在旁邊的區域畫畫消遣。長者飯堂已變身居家養老服務綜合體,既能看病,還能唱歌、跳舞、畫畫,上社區大學。如今村裏107位80歲以上老人中,就有106位老人在此用餐,最高齡達百歲。

推出“1+1+1+N”智慧居家養老模式

橋南街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為長者配置專屬二維碼,系統通過掃碼準確定位配送服務,自運營以來,累計為長者配送3.6萬份營養午餐。

“需要服務的長者先在微信平臺上訂餐,然後憑二維碼直接掃碼取餐,非常便捷。”橋南街相關負責人介紹。記者發現,在該中心還推出了多種餐食,除一般的餐品外,還有專門的高血壓、高血糖套餐。

該中心還推出“1+1+1+N”智慧居家養老模式,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將1個智慧可穿戴設備、1個智慧養老平臺、1個微信公眾號聯合起來,實現服務對象與家人、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社區等方面的互動,將醫療資源與養老資源相結合,為居家老年人提供N個政府或社會服務。

服務平臺為轄區內有需求的長者提供家政服務、遠端問診、長者學堂、長者超市等服務項目,讓長者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專業服務。平臺將服務對象的健康、安全監測數據等進行整合,實時、準確地掌握服務對象所處位置和健康狀況,當服務對象發生意外並按鍵呼救時,系統會馬上接收到求救資訊和具體定位,讓工作人員在最短時間內到達現場和提供援助。目前系統已完成530多次呼叫服務的有效處理。

全市長者飯堂已達952個

據悉,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共建有長者飯堂952個,比2016年底增長4倍以上。今年3月以來,廣州市養老大配餐服務啟動了全面摸查調研工作,從摸查結果來看,廣州市長者飯堂運營狀況總體向好,餐食供應有序,就餐人數穩定,就餐長者普遍評價為較滿意,但也發現總體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不足。

對此,市民政局、食藥監局近期連續下發了優化提升方案、督查通報、監管指引等系列文件,各區、街鎮高度重視、迅速行動、對症下藥,抓落實、抓到位。此外,市民政局推進“網際網路+大配餐”,在17條街道的31個長者飯堂試運作市居家養老服務資訊平臺助餐配餐服務功能和移動APP,實現老年人刷社保卡就餐。市慈善會聯合13家社會組織設立多個長者飯堂聯合勸募項目並開展網路募捐,為大配餐服務持續發展再添保障。 (全媒體記者秦松 通訊員廖培金)


新聞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