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石將各建“1小時通勤圈”

發佈時間: 2018-06-27 10:52:03 |來源:新京報 | 作者:裴劍飛 |責任編輯: 孟君君

 

京津冀將形成北京、天津、石家莊中心城區與新城、衛星城之間“1小時通勤圈”,以及北京、天津、保定、唐山之間的“1小時交通圈”。近日,交通運輸部發佈《交通運輸服務決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對“十三五”後3年交通運輸工作進行全面部署。

2020年高鐵里程將達3萬公里

6月25日,交通運輸部召開2018年6月份例行新聞發佈會,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副巡視員毛健介紹,《計劃》主要包括8個方面,共76項任務,涉及深化交通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高品質建設現代交通運輸體系、高層次建設交通創新體系、高要求建設交通安全體系等。

《計劃》明確提出,在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網路方面,著力推進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到2020年高速鐵路里程達到3萬公里,覆蓋80%以上的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的城市;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15萬公里,基本覆蓋城鎮人口20萬以上城市及地級行政中心;新增沿海港口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約180個;新增及改善航道約2700公里;民航運輸機場基本覆蓋城區常住人口20萬以上的城市。基本形成以綜合樞紐為節點,以高品質的快速交通網、高效率的普通幹線網、廣覆蓋的基礎服務網為主體的更高品質互聯互通的交通基礎設施網路。

加強雄安新區和冬奧保障

記者注意到,在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發展方面,《計劃》明確提出,加快推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進程,構建多層次、全覆蓋的綜合交通運輸網路,形成北京、天津、石家莊中心城區與新城、衛星城之間“1小時通勤圈”,並打造北京、天津、保定、唐山之間的“1小時交通圈”。

計劃還提出,加強對雄安新區和冬奧會保障方面,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交通基礎設施,按照“1小時”轉場要求,加快推進2022年冬奧會配套交通項目建設。

據悉,今年2月28日,雄安新區首個重大交通項目——北京至雄安新區城際鐵路(以下簡稱“京雄城際鐵路”)正式全線開工建設。該線起自京九鐵路李營站,經北京大興區、北京新機場、霸州市,最終到達雄安新區,全長92.4公里,共設5座車站,總投資約335.3億元。按照規劃,北京城區內李營至北京新機場段將於2019年9月與新機場同步投入使用。預計2020年底,北京新機場至雄安新區段也將投入使用,實現全線通車運作,從北京城區到達雄安新區最快僅需30分鐘。

記者注意到,在京雄城際建設的同時還有多條相關規劃線路也在同期施工,包括規劃廊涿城際同期實施段、規劃天津至新機場聯絡線同期實施段、規劃津九聯絡線同期實施段、規劃京港(臺)高鐵同期實施段、規劃石雄城際同期實施段等。

■相關新聞

“大七環”本月底貫通成環

日前,記者從北京市發改委獲悉,經過一年半緊鑼密鼓地建設,38公里長的首都地區環線高速(通州-大興段)即將在本月底貫通,這意味著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公路(又稱“北京七環”),就要正式閉合成“環”。

在中國國家高速公路網中,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公路編號為G95,途經北京市大興區、通州區和平谷區,以及河北省張家口、涿州、廊坊、承德等地。線路全長940公里,其中河北境內約850公里,北京市境內包括密雲至涿州高速北京段、承德至平谷高速北京段,約90公里。

據了解,即將貫通的通州-大興段,是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路線全長約38公里,設計等級為高速公路,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雙向6車道,路基寬度34.5米。

前不久,北京市環保局公佈了新一輪污染源解析結果,北京市全年PM2.5主要來源中本地排放佔2/3,現階段本地排放貢獻中,移動源貢獻率位列首位,而移動源中在京行駛的柴油車貢獻最大。

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建成後,將六環分擔過境交通壓力,以後東北地區往南走的過境貨車,可直接從這裡走,不用再繞道六環。根據預測,遠期可為六環分擔相當於每天7萬輛的交通壓力。同時,過境貨車減少也能改善北京及東部地區的空氣品質。

看點1

京津冀將淘汰百萬輛重柴貨車

《計劃》提出,為打贏交通運輸領域的藍天保衛戰,將加強車輛結構升級。交通運輸部一方面將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重點區域港口、機場、鐵路貨場等作業車輛採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替換。2020年底,重點區域的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公交車全部更換為新能源汽車。

另一方面,《計劃》明確將大力淘汰老舊車輛。其中,到2020年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淘汰國三及以下營運中重型柴油貨車100萬輛以上。重點區域採用經濟補償、限制使用、嚴格超標排放監管等方式,以開展柴油貨車超標排放專項整治為抓手,嚴格實施道路運輸車輛燃料消耗量限值準入制度,大力推進國三及以下營運柴油貨車提前淘汰更新,加快淘汰採用稀薄燃燒技術和“油改氣”的老舊燃氣車輛。

看點2

推動“空鐵聯運”與“公鐵聯運”

記者注意到,《計劃》指出,推動航空與城市軌道、高鐵等方式“一票到底”和“行李直挂”,即推動發展“空鐵聯運”與“公鐵聯運”。在推動運輸服務轉型升級方面,推進跨運輸方式的客運聯程系統建設。統籌鐵路、公路、航空運輸組織、線路銜接、服務産品協調發展,提供高品質城際客運服務。

早在今年2月底,京雄城際鐵路開工之際,同濟大學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孫章就曾向記者表示,在未來的綜合交通體系中,高鐵將會是骨幹。除了實現“空鐵聯運”以外,在京雄城際鐵路沿線還應該考慮建設一批高鐵無軌站實現“公鐵聯運”。

孫章認為,出於高鐵達速運作(即以最高設計時速運作)的考慮,在一些站間距較短的縣城高鐵就無法設站,或是需要採取通過不停車的措施。為滿足旅客需求,可以建設利用大巴車進行聯運的高鐵無軌站。它們是設置具有購票、取票、候車(專線大巴)、物流等功能的鐵路站點,時刻表與高鐵時刻表進行銜接,通過開通專線大巴與就近的高鐵站無縫對接,實現公路與鐵路零距離換乘,讓不通高鐵地區的旅客也能快捷出行。 (記者裴劍飛)


新聞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