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護士”到府打針靠譜嗎?價格明顯高於醫院

發佈時間: 2018-06-27 10:38:0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作者:汪靈犀 |責任編輯: 孟君君

 

“網約護士”到府打針,靠譜不?

“共用經濟”最近玩出新花樣:在北京、上海、廣東、福建等地,需要打針、換藥、拆線等專業護理服務的市民不用再跑醫院診所,拿出手機下個單,“網約護士”馬上到府服務。

有專家認為,“網約護士”讓專業護理資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滿足了群眾的醫療和護理需求,是“網際網路+醫療”的積極探索。但也有學者表示,涉及居民健康安全的醫療護理領域,市場開放需要慎之又慎。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則表示,有關部門正在抓緊研究制定政策,完善相關監管措施,保障“網約護士”和患者雙方權益與安全,規範行業發展。

大多來自公立醫院

“網約護士”,顧名思義,即網際網路平臺簽約一些執業護士,患者通過平台下單預約護士到府,為其提供醫護服務。據媒體統計,從去年底開始,國內已有十余個“網約護士”平臺陸續上線。這些平臺主要提供打針、輸液、採血、換藥、導尿、吸痰、造口護理、拆線、霧化治療等服務,還有保胎針、産後護理等母嬰護理服務。

患者預約的流程也並不複雜。在手機上進行註冊和身份認證後,患者開始選擇所需服務,上傳醫療機構開具的處方、藥品及病例證明,即可等待護士接單。訂單通過審核後,護士就可與患者預約時間,開展到府服務。如果訂單護理風險較高,平臺會選擇拒接。

到府的護士大多來自公立醫院,在業餘時間上平臺接單兼職,增加收入。還有一些是在衛生學校取得相應資質的學生,由老師線上指導開展服務。

價格明顯高於醫院

在價格方面,雖然目前各大平臺尚無相對統一的定價標準,但總的來看,護士到府服務的費用要比醫院門診高出不少,一般相當於醫院價格的5至8倍,主要包含護理服務費和交通費。

以平臺“醫護到家”為例,到府打針、拆線等服務費為139元一次,護士陪診服務費為198到208元一次不等。另一個平臺“健護寶”,護士的交通費為100元左右,護理費根據服務類型從幾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

這對護士來説是個利好。有位山東濟南的護士向媒體透露,他到府服務一單的收入大約為100元,在平臺註冊近一年來已有數萬元的收益。相較于本職的薪酬,在平臺兼職後個人收入增加明顯。

不過,雖然收費貴一些,也有人願意買單。有患者表示,“網約護士”提供的並非只是基本的醫療護理,還有附加的到府服務指導,同時省去了去醫院的時間和交通費,總體來看是合算的。

醫療安全誰來保障

“三分治病七分護理”,説明瞭護理的重要性。目前,醫師多點執業政策放開的步子較大,但護士多點執業的突破還很有限。除北京、天津、廣東作為護士區域化註冊試點地區,可進行護士區域化註冊試點工作外,其餘絕大多數省份的護士尚無多點執業資質。這意味著在其他地區,護士到府服務屬於脫離註冊執業地點,有非法執業嫌疑。

醫院管理者對“網約護士”的發展之路,普遍看法較為審慎。多位專家認為,要讓“網約護士”服務健康發展,還有很多政策、法律和技術問題需要解決。在到府服務過程中,護士如何保證操作的安全性?患者一旦出現意外情況怎麼辦?能否全程記錄服務過程?這些難題目前都沒有令人滿意的答案。

專家建議,有關部門應儘快介入,規範相關行為,避免一哄而上、管理滯後。相關政策配套和行為規範出臺的快慢,將很大程度上決定“網約護士”未來能走多遠。(記者汪靈犀)


新聞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