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女生畫了一部音樂劇 每天8小時創作

發佈時間: 2018-05-21 15:28:31 |來源:錢江晚報 | 作者: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 孟君君

 

暗夜下,黑袍裏,每個人默不作聲,卻暗暗指引,將刺殺者盧切尼引向茜茜公主。他一步步靠近公主,直到尖銳物穿透茜茜公主胸膛,開出紅色玫瑰——25歲的杭州姑娘陳嘉凝最喜歡這幅作品。

這是她創作的《音樂劇〈伊麗莎白〉紀念畫集》中茜茜公主被刺殺的一幕。這本畫集改編自著名德國音樂劇《伊麗莎白》,由浙江人民美術社出版。46幅作品,全部出自陳嘉凝之手。日前,這本畫集在德國發售。

一邊畫畫一邊聽歌

每天8小時創作

伊麗莎白,也就是我們熟悉的茜茜公主。她當時是巴伐利亞的伊麗莎白女公爵,16歲時嫁給奧地利帝國皇帝弗蘭茨·約瑟夫,成為奧地利皇后。茜茜公主的生平被多次搬上熒幕,1992年還被改編成音樂劇《伊麗莎白》,在奧地利維也納首演。

《茜茜公主》電影三部曲在上世紀80年代引入中國,這一人物形象也一度成為觀眾心中甜美夢幻的代表。陳嘉凝説,就像現在迪士尼公主在女生心中的形象一般。

如今的陳嘉凝是浙江大學設計學專業研究生三年級學生,距離她創作本科畢業設計作品《音樂劇〈伊麗莎白〉紀念畫集》已經過去3年。

2015年1月3日,陳嘉凝帶著父母來到上海文化廣場,觀看她期待已久的德國音樂劇《伊麗莎白》。這部以19世紀歐洲為背景的音樂劇,講述了奧匈帝國皇后伊麗莎白反抗命運、追求自由的一生。一齣劇院,她告訴父母和導師,“我的畢設要做《伊麗莎白》,我一定要做《伊麗莎白》,我必須做《伊麗莎白》。”

那時的陳嘉凝是浙江大學視覺傳達的大四學生,開始設計草圖、構思裝幀。她每天沉浸在1992年首演版、2005年重演版和2007年日本版三個不同版本的《伊麗莎白》音樂劇中,歌詞能帶給她創作靈感。“一邊畫,一邊聽,從早到晚每天放八個小時,搞得我媽都會唱了。”

用一本固體書

重現一部音樂劇

陳嘉凝説,這冊畫集是本固體音樂劇。《音樂劇〈伊麗莎白〉紀念畫集》裏,畫像的靈感來自音樂劇《伊麗莎白》,文字來自音樂劇裏的德語歌詞。而封面上、目錄裏、畫集裏布著的小點,是陳嘉凝有意為之。學過鋼琴的她,把音樂劇的調子用五線譜表現出來。抽離五線譜,剩下的就是一串串點。“我希望所有元素都是有意義的,每一串點都對應一個旋律。這段旋律就是這首歌的標誌,可以唱出來。這本書本身就在歌唱。”

“我要在書裏重現這部音樂劇,想盡可能按照原劇來畫。歷史上的茜茜公主很喜歡海涅,為此我去找了海涅的詩選來看。”音樂劇裏,茜茜公主和“死神”跳最後一支舞的畫面,陳嘉凝在海涅的《唐·拉米羅》找到了原型。

對應于劇中茜茜公主的兒子飲彈自盡一幕,陳嘉凝在畫上打了個孔,孔的邊緣呈黑色灰漬,孔的下一頁恰巧對應紅色畫面。她想表現彈孔,讓讀者在書裏看到動態的畫面。“我想打破傳統書籍的形式,打破傳統的閱讀體驗。我希望把書籍、音樂劇和舞臺之間聯繫起來,讓書籍獲得新的意義。”

等了兩個月

終於等到原作者授權

從創作畫集時,她就想著出版,但畫集裏運用了《伊麗莎白》的歌詞,陳嘉凝必須取得劇本作者米歇爾·昆策的授權。

“父親年輕時從事德國的外事工作,在德國有一個合作了20多年的好朋友。那位朋友幫我跟昆策聯繫,昆策給了我郵箱和地址。”陳嘉凝把畫集寄給昆策。

“等了很久,當時覺得沒什麼希望了。我覺得這是給《伊麗莎白》致敬,這是我最喜歡的音樂劇,我希望畫集能保持和《伊麗莎白》的聯繫。”整整兩個月,她終於等到了昆策同意出版的郵件。出版時,她總共創作了46幅作品。

“我們想真正理解茜茜公主是不可能的。”陳嘉凝覺得,她和昆策的某些想法是相通的。“昆策不喜歡人家説他的劇本展現最真實的茜茜公主的一生。每個人認識到的茜茜公主都不一樣。”茜茜公主在陳嘉凝心中是甜美的童話,她也看到“茜茜公主不是一個稱職的皇后,不是一個稱職的母親,但她追求自己的生活沒有錯。”


新聞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