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羊頭賣狗肉 有了這個標簽這種蔬菜身價暴漲十倍
發佈時間: 2018-05-07 14:33:4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 |責任編輯: 孟君君
我們在超市買菜時常常會看到三種不同的蔬菜類別,它們分別有不同的認證標識: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這三種標識代表著蔬菜的不同環保要求。無公害食品要符合入市的國家基本標準,而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不僅要符合國家標準,還有各自更高的行業認定標準。換句話説,綠色食品比無公害食品的標準要高,而有機食品的標準更高,不僅全程不得使用化學肥料、農藥等,連種子、土壤、水質、大氣等都有嚴苛的要求。因此,在人們心目中,有機就是生活品質和環境友好的代名詞,意味著更天然、環保、健康、安全。但是,這些打著有機標的食品真是有機的嗎?
在一家知名全國連鎖超市記者看到,這裡銷售的蔬菜有兩種規格,一邊是散裝的所謂普通菜,一邊冷藏貨架上的則是盒裝的所謂精品菜。
散裝黃瓜一斤2.98元,盒裝有機黃瓜一公斤66.98元;普通娃娃菜一袋三棵4.5元,有機娃娃菜一盒兩棵23.5元。在這裡,有機菜的價格普遍比散裝普通菜高出五六倍甚至十多倍。
儘管價格貴,但選擇有機菜的人並不少。
記者注意到,一排貨架的上方寫著“有機蔬菜”幾個字,但據了解,貨架上擺放的卻並非全都是有機菜,有的是無公害蔬菜。
銷售人員説,寫著“有機蔬菜”幾個字的就是有機菜,而同樣的品牌,盒子上沒有這幾個字的就不是。滿滿噹噹的貨架上,真正的有機蔬菜卻沒有幾樣,如果不仔細看,還真是容易混淆。
記者看到,菜盒上寫著公司的名字。公司名字中雖然帶著“有機”倆字,包裝上“有機”的字樣也很醒目,可是,它們卻不全都是有機菜。有“有機標”的是有機菜,沒有“有機標”的就不是有機菜,但它們卻被一起放在了同一個貨架上。兩種菜的價格也相倣,比如有機胡蘿蔔39.8元一公斤,非有機的36.98元一公斤;有機番茄58.8元一公斤,非有機番茄45.98一公斤元,都不便宜。像這種把有機菜和普通菜混在一起賣的情況在許多超市都很常見。
據了解,有機産品國家標準明確規定:應在銷售場所設立有機産品銷售專區或陳列專櫃,並與非有機産品銷售區、櫃分開。我們看到的超市亂象顯然是商家違規使用的行銷套路。對此,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朱毅告訴記者,“一大堆非有機的裏面混著那麼三四個有機的,目的就是讓消費者一來就直接奔那個地方,産生一種思維慣性;而且有一種有意無意的誘導和暗示,這一塊都是有機的,這塊都值當賣那麼貴的價錢。”
事實上,但凡有機食品,其包裝上都有一個有機認證標誌,一個有機碼。這是認證機構賦予有機産品的唯一身份代碼,可供消費者追溯查詢産品的具體生産資訊。那麼,這些獲得有機認證的有機蔬菜真的都是有機蔬菜嗎?記者決定通過掃碼追溯這些菜的來源。
記者購買了某品牌的胡蘿蔔、芹菜、番茄等幾個品種的有機蔬菜,然後分別輸入其有機碼進行查詢。追溯資訊顯示的這些蔬菜的具體産地,是通過有機認證的種植基地。此外,記者又撥通了該有機認證機構的電話,對這些有機蔬菜的産地再次進行求證。客服人員告訴記者,具體産地是“北京順義龍灣屯史中塢村西。”
記者按照查詢的資訊,找到了這幾種菜的生産基地。
種植基地的宣傳牌上寫著,這個公司成立於1994年,是經由國務院批准成立的中國字頭的行業龍頭企業,並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註冊。
按照有機生産認證須定品種、定面積、定産量的要求,這裡的有機認證證書資訊顯示,這個基地可種植的蔬菜品種有23種,面積51.4公頃,年産量限定約610噸。
那麼,在超市裏購買的有機番茄、胡蘿蔔、芹菜等幾樣有機蔬菜種在哪兒呢?記者走進這裡的蔬菜大棚進行查看。大棚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基地沒有胡蘿蔔;番茄、芹菜都還沒有成熟。
據了解,這裡目前種植蔬菜的溫棚有8個,記者逐個進行調查,並沒有看到在超市裏售賣的有機胡蘿蔔、番茄和芹菜。明明在有機認證書上標注的産地,在這裡卻沒有這些菜,這個企業為何要這樣做?這些蔬菜的真正來源是哪兒呢?
就在記者進行調查的過程中,又無意間發現了這樣一幕:大量的化肥堆放在有機種植基地的耕地裏。
根據國家規定,有機認證的土地上不得使用化肥,可這裡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片地仍在使用化肥。接著,記者在有機蔬菜種植大棚也有了新的發現:每個棚裏面都藏有尿素和複合肥。對此,朱毅副教授説,這是不應該在有機種植地發現的東西,“它已經不符合有機種植的規範了。”
記者取了一些發現的尿素和土壤進行檢測。經檢測,朱毅副教授告訴記者,“取回來的尿素在實驗室裏面檢測,它確確實實是尿素,不是説尿素袋子裏面裝的其他的東西。”同時檢測發現,土壤疑似有農藥殘留。
根據規定,有機産品不允許在生産、加工場所外進行再次加工、分裝、分割。可是在這裡,記者既沒有看到在超市裏購買的那幾樣有機蔬菜,也沒有看到這裡出産的蔬菜在哪進行包裝加工。
工作人員説,這地方就管種植,然後拿回總公司包裝。
根據工作人員的説法,夜裏10點,記者來到他們的總公司所在地,這裡距離剛才的種植基地約60公里。此時,記者看到,幾個車間正在緊張地進行蔬菜包裝。這裡的工作人員告訴,他們一天一宿會包幾萬盒,送往各個超市;並且説,“有機菜不就是安全嘛,賣點嘛。貴點也有人吃。”
據介紹,這裡的蔬菜第二天一早會送往北京四十多家知名連鎖超市進行售賣。儘管工人師傅們聲稱,他們包裝的菜是産自公司本地有機基地的有機菜,但是記者在有機種植基地採訪時,確實沒有看到這麼多種成熟的菜。記者在這個包裝車間採訪停留期間,沒有看到他們往上貼有機標的過程。但是記者依然想弄清楚,這些菜到底從何而來?在包裝現場,記者發現了外包裝袋,上面寫著各蔬菜批發商的名字和聯繫方式。
記者根據這些蔬菜批發商留下的電話線索進行了調查。對方説他們的菜來自很多地方,但都是普通蔬菜,需要檢測證明他們可以提供,“檢測證明這個不用過多去操心,檢測證明你需要哪個我們給你辦理就行。産地證明都是市場給蓋的公章,我們自己填的。”
經過記者的追蹤調查,這些超市裏售賣的打著有機標的蔬菜無法確認到底來自哪,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不是認證碼上顯示的有機種植基地裏生産出來的。隨後,記者將在超市中購買的這幾種帶有“有機標”蔬菜送權威檢測機構檢測,結果均檢測出多種有機生産中禁用的農藥殘留。
比起一般食品,有機食品的生産成本要高很多,自然售價也要高很多。為了保護消費者權益,國家對有機食品的認定也有嚴格規定。把非有機食品當成有機食品出售,這種挂羊頭賣狗肉的行為,雖然可以為企業帶來超額的利潤,但也極大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損害了有機食品的聲譽。我國有機標準中明確規定,有機食品中化學農藥不得檢出,被檢出的企業五年之內不能申請有機認證。為什麼這些“有機”生産企業膽子還那麼大?有機標什麼時候才能既有“含金量”又有可信度呢?更多內容點擊觀看上面的視頻。(央視新聞客戶端)
相關新聞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