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東極”養路人:七級大風中高空“起舞”

發佈時間: 2018-02-22 10:28:35 |來源:中新網 | 作者:史軼夫 |責任編輯: 孟君君

 

圖為養護工人準備工作。 狄鵬坤 攝

22日清晨,王旭東和他的13個兄弟,早早來到中國鐵路最東的撫遠鐵路線,開始了他們春節假期後的首次養護任務。

黑龍江省撫遠市是中國最東端,素有“華夏東極”之稱,也是中國最早見到太陽的地方。

圖為養護工人吃早飯。 狄鵬坤攝

這裡與俄羅斯隔黑龍江、烏蘇裏江相望,距俄羅斯遠東第一大城市——哈巴羅夫斯克市直線距離僅65公里,是中國重要的對俄開放窗口。

2012年,撫遠鋪進了第一條鐵路,開行了首趟客運列車,春運期間,這唯一一趟列車就成了撫遠旅客出行的生命線。

旅客列車開行是否平穩順暢,取決於鋼軌的平整度,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佳木斯工務段前進鎮車間撫遠工區工長王旭東和兄弟們就是這裡的“鋼軌醫生”,負責60公里的養護任務。

圖為養護工人準備吃早飯。 狄鵬坤攝

撫遠多地是沼澤,修建鐵路時為了保證線路品質,鋼軌下的路基加高到3、4米,工人上線作業,要先係好安全帶,人爬上去後再把幾十斤重的養路機械工具拽上去。冬天冰雪覆蓋,路基又陡滑,一不小心就是一個大跟頭。

撫遠地處平原,又是“風口”,風力常年保持在7、8級。“工人們站在3、4米的高空,四週無遮無擋,走在上面搖搖晃晃,走三步退兩步,就像跳舞一樣。”説起平時的工作,王旭東苦中作樂。

因為風大,相鄰很近的人説話根本聽不見,零下30度左右的天氣,加上呼嘯的寒風,即使穿得再多也抗不住,只能讓身體不停地走動來保持體溫。

冬季溫度低,鋼軌因為路基冰凍變形,表面也會凹凸不平,他們每天要彎腰幾千次,用不同型號的墊板墊平,一個冬天就墊進去幾萬塊板子。“幾毫米的差距,對於我來説,就是天大的事。”王旭東做事一絲不茍。

鋼輜重上5、6毫米的差別,僅憑肉眼難以發現,可是王旭東卻一眼就能算出大概,夥計們説他有一雙“火眼金睛”,王旭東沒否認,長年野外作業,他被風吹出了“風流淚”的毛病,平常眼睛就是紅通通的,倒也形象。

圖為養護工人在工作中。 狄鵬坤攝

因為風大無法交流的緣故,指揮作業成了難題,所以工人們作業時都會用一套特殊的手勢指揮:雙手叉腰,意思是在鋼軌的正中央位置調整;雙手比成心型,是要在鋼軌四分之一處調整;雙臂向左擺動,意思是加大力度向左撥動鋼軌……

圖為養護工人在工作中。 狄鵬坤攝

春運期間,撫運沿線鄉村區縣幾十萬人都將依靠這條鐵路出行,只是在車上安然入睡的旅客並不知道,身下的平穩回家路,是因為有這樣的一群人,在刺骨的寒風中,默默奮戰在鐵道線上。(狄鵬坤 中新網記者史軼夫)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