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更新”讓石庫門老弄堂“復活” 提升了生活品質

發佈時間: 2017-11-17 14:53:25 |來源:解放日報 | 唐燁 |責任編輯: 沈曄

 

貴州西社區、承興裏、寧波路587弄、天津路500號,是上海市中心幾處典型的老石庫門里弄小區,最“年輕”的都80多歲了。其中,寧波路587弄、天津路500號屬於小街區石庫門里弄類型,在上海現存的石庫門建築中不多見,兩處街坊作為搶救保護性的石庫門里弄類型,入選2015年風貌保護街坊甄選。這幾處小區中居民的生活環境比較簡陋,居住面積都不大,一部分人家沒有獨立衛生間。近年來,黃浦區政府對這幾處小區都進行了大修,公用廚房能修盡修、衛生間能裝盡裝,樓內樓外也都修繕過。不過,政府的大修主要是起托底作用,解決最基本的社區硬體問題、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但居民更高層次的居住與心理需求以及個性化需求,卻很難通過大修項目得到實現。

今年,南京東路街道對這幾處石庫門里弄小區啟動“微更新”,這是對石庫門建築保留保護進行的全新探索。石庫門居住空間跼踀、居民利益錯綜,還要兼顧歷史建築保留保護,街道通過“微創手術”盤活里弄閒置空間,讓老弄堂文化在百年石庫門傳承。

石庫門里弄社區共用空間哪來

深挖開放空間,打造獨特公共起居廳

這幾天,不少遊客從貴州西社區在北京東路上的一處大門口經過,都會拍照留影。雕花的灰框門頭,黑色雕花鐵門,“北京東路830弄”幾個鏤空字中透出小區的燈光……貴州西社區,是由西藏中路、北京東路、貴州路與廈門路圍合的石庫門建築小區,建於上世紀20年代,內有宏興裏、永平裏、永康裏和瑞康裏等四個里弄,目前住有700多戶居民,60%的居民家中沒有獨立衛生間。本月,這處百年老石庫門小區剛剛完成“微更新”。弄堂口只是小區面貌的小變化,街道與設計師深挖小區公共空間,打造老弄堂獨特的“公共起居廳”。

激活居民歸屬感

從北京東路上的一處大門走到底,是“微更新”中新打造的“共用客廳”。

二層小樓,面積不大,新刷的灰磚紅瓦與周圍石庫門建築融為一體,氣派的大玻璃窗透出內部的開放空間。一層是公共廚房與餐廳,配有炊具和桌椅;二層是公共客廳,擺著長桌與書架。這裡原來是居委會的活動室,但四面都是墻壁,窗戶非常小,空間較封閉,利用率也不高,設計師希望將這裡打造成一個開放空間,讓居民在外面就能看到活動室情況,願意進來、敢於進來。於是,一層原來封閉的墻面被打通成玻璃墻,夜晚居民一進弄堂口,就能看到這裡溫暖的燈光;二層西面的小窗戶被擴大成尖角落地大窗,坐在正對著窗的椅子上,天晴時白天能曬太陽。

“微更新,應該是對社區的一種微創性改造。”負責這處石庫門小區微更新設計的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童明説,設計團隊此前在小區進行調研,發現隨著城市社會變遷,石庫門里弄社區的結構關係已發生變化。原住民老齡化現象嚴重,生活需求不一;外來臨時居住人口逐年增多,共識性下降,弄堂文化正在消失。設計團隊希望營造更多的集體性、共用性生活空間,激活居民對弄堂的歸屬感,提升公共生活的精神品質。

居民活動室就是一處共用空間:未來,這裡將作為鄰里間交流、家庭來訪接待的公共客廳,有不少家中居住空間跼踀的居民來預約使用。居委會書記方皖瑾説,這處共用空間的使用標準正由居民代表協商,可能會對積極參與社區志願活動的居民優先開放使用,未來還將探索以志願服務積分兌換使用公共客廳的自治制度。

貴州西社區的永康裏主弄內一處水泵房上方的空中閣樓,也被設計師充分利用。這處閣樓原先經由一部簡易鋼梯銜接,因鋼梯陡峭且多處銹蝕,嚴重影響使用安全,閒置多年。設計師重新規劃鋼梯走向,使其與下方的水泵房合二為一,為空中閣樓提供更為安全、合理的進入方式。小閣樓外部被涂成淡綠色,與頂部鐵架垂下的藤蔓植物相映成趣;內部則重新裝修,放入書架、沙發,成為小區居民公用的空中書房。

弄堂口是小區居民的必經之路,但由於各種原因,貴州西社區弄堂口的很多空間都被雜物、衛生間、垃圾廂房等佔據,給人不太舒服的感覺。設計師對小區的七個弄堂口進行改造。比如,瑞康裏主弄內口的破舊公廁,被改造成“花房”——帶著木質紋理的白色外墻上,點綴紅花綠草,頗有歐式風情,完全看不出是公廁。

不改變生活形態

家門口的共用空間,對大多數居民來説都是需要的,但在石庫門里弄社區,“共用空間何來”卻是個難題。街道、居委與設計師想方設法辟出空間,居民活動室、空中書房都是街道房産,利用起來比較方便,但當設計師用到涉及居民的公共空間,就會有麻煩,這考驗著街道、居委會與設計師的智慧。“石庫門微更新,需要儘量利用社區現有資源,以最小干預的方式,不改變社區生活形態。”

貴州西社區中央有一處廢棄防空洞,洞口僅高出地面半米,防空洞上面、下面各有一處小平臺,也是小區內僅有的開闊場所。設計師一眼看中這塊區域,想把防空洞填充、加固後,將這裡打造成居民可以曬曬太陽、聊聊天的中央廣場。不過,在設計方案被大多數居民認可後,施工隊進場搭建腳手架的時候,腳手架卻被人偷偷推倒。原來,防空洞兩旁的石庫門裏住著一些居民,這處區域成了他們晾曬衣服、堆放雜物的地方,有個別居民覺得改造“動了自家的奶酪”。為此,街道和居委會工作人員進行大量群眾工作,挨家挨戶解釋“未來這裡會變成什麼樣”,聽取居民意見調整設計方案。

設計師考慮居民晾衣需求,增加了多排鐵質晾衣架。但有居民提出需要曬被子,設計師在晾衣架上垂挂搭竹竿的鐵圈,這樣居民就可以像原來一樣撐竹竿曬被子了。防空洞上的平臺到地面的銜接處原來有兩處臺階,設計師考慮到整體性,打算取消一處臺階。但有一戶居民提出,自己腿腳不方便,如果取消這處臺階,需要多走兩三米。為此,微更新團隊將另一處臺階改為坡道,這戶居民可以將助動車沿坡道開到家門口,比過去更便捷了。

一根排煙管讓半幢樓的居民受益

公共設施和生活環境的改善,營造相互幫助關愛的人際關係

如果中午與傍晚走進天津路500號沿街小樓,走到三層以上,繚繞的煙霧、嗆人的氣味撲面而來,因為家家戶戶正在燒飯。這處近百年的石庫門建築,沿街圍合建築為5層,內部僅有兩幢兩層建築,由英國人設計,尺度較小。這裡本月將完成“微更新”,目前雛形已現,除了美化小區環境、打造共用空間,這處“微更新”還嘗試解決困擾居民多年的油煙問題。

樓內集聚的油煙怎麼消解

天津路500號沿街小樓結構奇特:整幢樓有好幾個曲折向上的通道,從其中一個樓梯往上走,一到兩層非常規整,走到三層就變成一條走廊十多戶的結構。據説,原建築是三層樓,數十年前被加建為五層樓。三層之上的居民生活空間狹小,長長的走廊就變成公用廚房,幾乎每戶門口都擺放了廚具。

由於這幢樓搭建之初沒有廚房設計,所以三層以上家家都沒有排煙口。做飯的煙霧順著樓道升到五樓,再從五樓沿墻一排不到30釐米的柵欄空檔排出去。如果30多戶人家集中燒飯,小窗根本來不及排煙,煙霧就在樓內集聚。據説,街道工作人員與設計師第一次來查看場地,正趕上居民中午燒飯時間,被嗆得受不了。

“做飯好像打仗,趕快做好躲進屋裏。”有居民這樣描述。所以,當街道對這處小區提出“微更新”想法時,居民紛紛提出改善通風條件。

改結構,給每家裝排風口,在這裡不可能實現。“這裡的房屋幾乎有上百年曆史,當年的設計圖早已找不到,輕易更改房屋結構,可能會造成安全隱患。”街道工作人員説。最初,設計師嘗試將五樓頂部的窗戶開得大些,但排煙效果不理想,特別是三樓夾心層油煙根本出不去。

有居民主動申請當“樣板”

經過多次實地測量,設計師覺得,最可行的辦法是:在樓道內安裝統一排風管道,將居民家中的排風扇接在管道上,最後把煙排到屋頂。三層到五層,每層有11戶居民、共33戶居民,需要搭建11個排風管道。

巧的是,三層到四層、四層到五層存在錯層。三層、四層居民家的窗戶到走廊之間,有塊一平方米的懸空區域,排煙管道可從三層通到四層;五層居民家的窗戶比較靠前,與走廊間區域較小,排煙管道需要在四層拐個彎再從懸空區域通到五層,再通到屋頂。這樣不需要改動房屋結構,也不會因大規模破墻開洞對房屋墻體造成太多影響。

不過,這個方案並沒有得到三層到五層全體居民支援。三層居民全部贊同,因為煙霧對生活影響最大;四樓、五樓不少居民反對,因為煙霧對他們影響相對小,而排煙管線從自家窗前經過,有些居民擔心噪音,也不希望看到窗前豎根大管線。

眼看這個方案陷入僵局,街道與居委會只能拿著圖紙給居民一遍遍講解。最終,十多戶人家都表示願意試試,還有居民願意將自家作為“樣板”。街道與設計師根據房屋結構選擇其中幾戶人家試驗,不久前三根排風管在樓道內豎起來,9戶居民家的排風扇都被接到排風管上。首批試驗的居民都覺得效果不錯,但排風管的外形不夠美觀。街道接下來將為有意願的居民繼續安裝排風管,同時改進排風管的視覺效果。

“微更新看得見的變化,是公共服務設施和居民生活環境的改善;看不見的本質,是構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個讓半幢樓居民都受益的工程,就是在努力重構人與人的關係。街道希望以這個項目,激發起居民自我更新的意願,營造老弄堂相互幫助、相互關愛的人際關係。”街道黨工委書記張婷婷説。

為了一戶居民利益完成方案推倒重來

微更新前有聽證會,做好方案徵詢意見

寧波路587弄,也叫愛民弄,當年因為好八連露宿在貴州路而得名,是有著近百年曆史的小尺度石庫門街坊。正因為尺度小,在微更新中設計師螺螄殼裏做道場:在小區內日照時間最長的中間建築與圍合建築之間的四處空隙,搭建空中晾衣架,晾衣架設計成六邊形,最大程度利用公共區域,晾衣架內置燈帶,晚上可當小區的路燈。

不過,這個小小的晾衣架卻讓街道與設計師糾結了好久。有戶居民提出,晾衣架會擋住自家窗戶,燈帶會影響晚上休息。街道與設計師根據居民需求反覆修改方案,最後又根據這戶居民意見,調節了晾衣架的角度與燈帶的亮度。“微更新的落腳點是讓居民有獲得感,街道與設計師充分尊重居民意見,更新前有居民聽證會、過程中收集居民新的意見,做好方案如果影響居民生活也會推倒重來。”負責天津路500號項目的微更新團隊介紹。

最大程度達成共識

“你是街道的同志吧,有件事情我想和你説説。”上周,記者跟著負責對接該項目的街道自治辦主任徐宇鳴到愛民弄採訪,才進小區門就被一位上了年紀的居民拉住。

愛民弄的設計師對小區進門的一處公廁進行改造。這個公廁原來非常簡陋,上廁所完全沒有私密感。設計師為公廁設計了百葉窗和百葉門,又在廁所外墻頂部設計了一圈空隙用於排氣。拉住街道負責同志的居民,就是為了這圈排氣的空隙而苦惱。她家住二樓,與公廁頂部距離兩米多,她説有了這個排氣空隙後,公廁氣味全部飄到她家,連窗戶都沒法開。為了減少氣味,她成了義務保潔員,有空就拎著水桶沖洗公廁。街道負責同志答應將居民的意見帶回去與設計師商量,儘快優化方案,微更新要最大程度達成共識。

愛民弄通道兩旁佔據公共空間的私搭水鬥多,最初設計師從美觀角度考慮,要將水鬥拆掉。但在徵求意見時,街道與設計師發現,很多水鬥都有居民生活的實際需求,僅僅為了美觀拆除水鬥會影響居民生活,不可取。街道與設計師推倒原來設計,將居民水鬥重新設計,使其融入整個環境。

哪不更新聽居民的

天津路500號里弄,有處五樓到六樓的樓梯,踏板與扶手由鐵板簡單焊接起來,樓梯窄得只能容一人通過,且非常陡峭,踏板與踏板間留有很大的空隙,由於房屋結構特殊,樓梯之下是懸空的,如果從樓梯上掉個東西,就直接掉到一樓。這處樓梯之上住著一戶人家,還有一處居民們經常上來曬衣被的天臺。多年來,這戶人家與曬衣被的居民每天在這樓梯上上下下。

考慮安全性,街道與設計師想“動”一下樓梯。街道與設計師最初想延長樓梯長度,增加穩定性,但梯身經過五樓兩戶人家房門,一來會遮擋,二來可能有噪音;也有居民擔心樓梯延長後,走廊變狹窄,影響搬東西……街道與設計師又想到做個旋轉樓梯,但不是碰到這戶居民的窗就是碰到那戶居民的門,空間有限,實在沒有騰挪的餘地。有居民説,幾十年下來走熟了這個樓梯,抱著被子不用看路都能上下,改造了反而會不習慣。最終,街道與設計師放棄對這處樓梯的改造。

“微更新方案既然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就要‘由民做主’,更要培育居民‘與己有關’的觀念,共同參與公共空間的設施維護和長效運營。”街道辦事處主任任偉峰説。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