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時尚 直播 熱圖 科技 快消 小鎮 專題 聯盟

三成網際網路投訴為“不明扣費”

時間:2019-03-14來源 : 北京青年報作者 : 佚名

昨天,360發佈了《3·15中國網民網際網路消費投訴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消費者賬戶被“不明扣費”的投訴量最多,在總投訴中佔比高達34.2%。“因軟體引起的扣費”成為主要原因。

“因軟體引起的扣費”高居投訴榜首

報告中顯示,從消費投訴類型來看,“不明扣費”的投訴量最多,在總投訴中佔比高達34.2%。什麼是不明扣費呢?報告指出主要是指消費者在不知情、未確認,或消費者完全不明何種原因的情況下遭遇了賬戶被扣費的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明扣款的原因中,“因軟體引起的扣費”高居榜首,佔比達到44.1%,其次是“完全未知的扣費”佔比達到24.3%,增值業務訂購達到19.8%,遊戲達到11.8%。報告顯示,在360獵網平臺接到的“不明扣費”消費投訴中,消費者通常是在未知曉軟體收費的情況下,受了“免費下載”“試用七天”的誘惑,下載了軟體之後被提示扣費。

關於扣費方式,報告顯示“不明扣費”中最主要的扣費方式為手機話費,佔比81.3%,第三方支付佔比達到12.6%,網上銀行佔比5.4%。而“不明扣費”在00後中情況最嚴重,佔比72.8%。報告分析,這可能與00後群體網齡較短,安全消費意識相對淡薄,警惕性低有一定關係。

此外,“描述與商品不符”是僅次於“不明扣費”的第二大投訴類型。這類投訴在90後、80後、70後、60後+中佔比均較高,其中尤以60後+最多。360獵網平臺相關投訴顯示,因為網際網路消費的特殊性(消費者看不到實物,無法親身體驗),消費者購買産品時多以商家的産品圖、宣傳圖為參考,若商家誇大宣傳或描述不準確,就較容易與消費者産生“描述與商品不符”的糾紛。

男性每人平均投訴遠超女性“手機數位”最愛被投訴

報告顯示,在2018年的網路消費投訴中,男性用戶佔7成,女性用戶僅佔3成。而在每人平均投訴金額方面,男性為9157元,女性為6170元,男性每人平均投訴金額約為女性的1.5倍。由此可見,男性已成為投訴量與每人平均投訴金額的“兩高人群”。

報告還揭示了男性女性投訴的具體商品。在消費投訴類型的性別分佈中,除了服裝鞋帽類男女比例各佔一半,其餘類型均以男性為主要投訴者。其中,在手機數位這一投訴商品類型中,男性佔比最高,超8成。此外,男性在資費代扣、酒水食品、遊戲、虛擬商品等投訴中佔比也較高。而女性則在服裝鞋帽産品投訴中佔比最多,這與男性、女性日常的網購習慣密切相關。

報告最後,360安全大腦發佈了網際網路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在進行網購等消費時,不僅要仔細甄別買家評價中的商品與商家宣傳的差別理性消費,同時也要從多個渠道詳細了解商品相關知識,對虛假宣傳、三無商品等要謹慎對待,切勿輕信商家的宣傳以免上當。在收到網購商品時應當場查驗,確認無誤後再簽收。文/本報記者王薇

案例

免費試用三天結果被自動扣除年費253元

日前,一位家住北四環的劉先生向北京青年報記者投訴,自己在蘋果手機的APPstore裏下載的視頻軟體,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系統自動扣除了253元的年費。昨晚8點左右,經過劉先生與蘋果(APPLE)官方客服溝通,蘋果(APPLE)官方客服承諾向劉先生退費。

據劉先生介紹,今年2月,其在使用某短視頻軟體時發現一款名為“Unlimited access”的視頻軟體,可以製作不同的視頻特效,於是便在APPstore中下載了這款軟體。“下載前,該軟體標明瞭可以免費試用三天。”劉先生認為在免費試用期過了之後,如果扣費,系統應予以二次提示確認。

然而事情已過去一個月,就在昨天,他打開了自己與APPstore綁定的郵箱後看到,郵箱中“躺著”一封這款軟體的訂閱確認郵件和一封已經扣費的收據郵件。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劉先生在2019年2月17日20時29分收到來自蘋果的訂閱確認郵件,郵件中提示,免費試用期結束後,要扣費253元。劉先生認為,蘋果對於續費固然進行了告知,但畢竟是在免費試用期內,如果真正發生續費時,作為負責任的商家,應該再次提示消費者。

同時劉先生還向北青報記者透露,除了這款軟體之外,自己還發現自己在APPstore中下載的一個翻譯軟體,也同樣是在自己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已經自動扣費數月。“之前也是聲稱可以免費試用,我也沒有續訂,但還是扣費了,資費為每月35元。”北青報記者在劉先生提供的截圖中發現,這款軟體已向劉先生扣款 3次。

北京青年報記者隨後致電蘋果(APPLE)官方客服,接線的客服人員表示“訂閱軟體,在免費試用期限沒有過的時候,可以在手機‘設置’中取消訂閱,如果沒有進行取消,後續就會自動産生扣費。”隨後,客服在確認情況後承諾向劉先生退費。

北青報記者在多個網路平台中也發現,“未經本人同意部分軟體系統自動扣費”的情況並不少見,不少網友都曾吐槽過類似經歷。

(責任編輯:沈曄)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union@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5924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