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新品牌LOGO難過兩年之殤 車市品牌過剩

發佈時間: 2018-05-07 15:26:44 |來源:廣州日報 | 周偉力 |責任編輯: 沈曄

 

有好事者將稍微有名的新造車企業的LOGO找出來,拼接成一張圖,發佈在朋友圈,並配上文字説明:老鐵們,來猜車標了,不看答案,認全算我輸。點開一看,總共也就15個LOGO,數量並不多。但實在慚愧,我只認識其中三個,這是拜這三個品牌最近聲音比較多,看多了才記住的。至於其餘13個,翻閱答案,企業名字我全部知道,卻難以將企業與LOGO聯想在一起。

不是我偷懶,實在是新造車企業數量太多,推出時間太短,又不能在馬路上見到,記不住再正常不過。其實,大夥不用費盡心思去記。兩年後,最多只能有2~3家能夠脫穎而出,真正成為中國車市的“玩家”,其餘不是成為“炮灰”,就是“抱大腿”被收購。

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中國車市品牌過剩、車型過剩、産能過剩,沒有給後來者留下太多的空間。説有“2~3家存活”下來,還是看在新造車企業的面子上。未來中國車市洗牌之嚴酷,“網紅”如李書福都憂心忡忡。他預測,在未來的中國車市,中國品牌至多佔據3個席位,他現在所有努力都是爭取讓吉利汽車成為其中的一個。

前段時間,共用單車“摩拜”被收購,這可是一度被譽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啊。在商業邏輯和商業模式上,“共用單車”已經死掉,這點是確定無疑的。在摩拜之前,小鳴單車運營商廣州悅騎無力退還部分押金後也宣告破産了。

共用經濟很時髦,然而,至今沒有人找得到盈利模式。摩拜已經在共用單車領域一家獨大了,依然無法避免失敗的結局。特斯拉還沒有破産,但在今年第一季度,累計虧損接近8億美元。與摩拜一樣,特斯拉已經陷入生産越多,虧損越多,成本越高的死迴圈。任何商業模式,只有盈利才可以持續。風投之所以看好亞馬遜、京東、淘寶,是因為他們能夠實現盈利,就算不是短時間內盈利,也能夠在可預見的將來實現盈利。

回到新造車企業這些“弄潮兒”身上,截至目前,還沒有看到真正的創新,無論是生産製造端,還是在消費使用端。在創新上,新造車企業連共用單車都比不上,共用單車至少解決“最後一公里”的交通出行難題。當然,有可能是新造車企業在“憋大招”,要給大夥一個驚喜——真有新造車企業掌舵人在公共場合這樣放話!但憋久了,容易內傷,建議還是別憋的好。

底特律福特汽車博物館中,有一個館的展示墻上密密麻麻羅列了許多汽車企業的LOGO,大部分是大家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但在上世紀30年代,使用這些LOGO的汽車曾經出現在美國馬路上奔跑。後來大夥都知道了,美國只剩下三家大型的汽車集團。

摩拜的押金我還沒有退,有時候還需要踩單車,最為關鍵的是押金也就299元,不多,輸得起。新造車企業假如殺入到共用汽車領域,押金當然不會那麼便宜,至少5000元起,但我私房錢真沒那麼多,輸不起了!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