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車企著手佈局共用出行 成本、管理等仍是難題

發佈時間: 2018-04-09 10:53:45 |來源:新京報 | 孫曉萌 |責任編輯: 沈曄

 

車企佈局共用出行爭奪戰升級

國內外車企均在著手佈局,成本、管理等仍是難題

3月28日,寶馬發佈消息稱,寶馬集團與戴姆勒集團簽署合約,將整合各自旗下出行服務的業務模組。兩大國外車企“巨頭”牽手,共用出行領域大戰無疑即將升級。

在共用經濟驅動下,催生了共用單車、共用汽車等多個細分領域。且隨著共用出行、分時租賃等模式的興起,國內外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在這一領域佈局。不過,無法控製成本是困擾目前中國市場上絕大部分共用汽車企業發展的主要難題之一。

眾多車企佈局共用出行

在寶馬與戴姆勒集團宣佈出行業務板塊整合之前,車企推出的共用出行平臺多是以“單打獨鬥”模式呈現的。

此前,戴姆勒集團在中國市場擁有“即行Car2go”和“Car2share”兩大共用出行項目,主要以smart fortwo車型為主。而寶馬集團也和汽車租賃公司合資成立了DriveNow公司,推出汽車共用服務,服務範圍覆蓋歐洲的13個城市,運營車輛超過6000輛。

2016年11月,大眾汽車(中國)宣佈和滴滴出行合作,加速汽車共用、出行平臺等領域的佈局。此外,一汽-大眾品牌也在近期正式推出旗下的共用汽車服務“摩捷出行”,並宣佈摩捷出行已于4月2日在一汽-大眾銷售公司正式啟動試點,開始員工內測。

除上述外資企業外,國內也有多家自主品牌車企在共用出行領域佈局,紛紛推出汽車分時租賃項目。其中,自主品牌車企推出的共用汽車平臺運營車輛多以新能源、純電動車型為主。

以北汽新能源為例,去年5月,北汽新能源推出了“輕享出行”共用汽車平臺系統,以北汽新能源EX200車型為主,在北京、滄州、泰州、濰坊等地運營。吉利集團去年8月戰略投資的新能源共用出行服務平臺——曹操專車也正式上線。曹操專車也是以吉利帝豪EV純電動車型為主。今年,曹操專車將進入北京部分地區試運營。

此外,力帆、長安汽車等自主品牌車企的分時租賃業務也都在推進中。力帆集團旗下盼達用車分時租賃項目,已在重慶主城區建設分時租賃點,投放新能源汽車。長安汽車推出的長安出行分時租賃項目也在重慶上線,初期在重慶地區投放近1000輛新逸動ev作為分時租賃汽車。

共用出行成本問題面臨挑戰

隨著生活水準提高,人們出行半徑越來越大,頻次也越來越高。家庭用車或許會受到這樣或那樣的限制,因此共用出行方式逐漸受到青睞。目前來看,北汽新能源、吉利汽車等企業推出的出行平臺多以汽車分時租賃的形式為主。但不同於共用單車,這類出行平臺在運營過程中更容易受到行業門檻、車源成本控制、盈利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影響。

去年10月,共用汽車平臺EZZY正式對外發佈公告稱,公司已終止EZZY平臺的服務,並正在處理後續事宜,成立清算組,開展清算及清償工作。EZZY共用汽車平臺CEO付強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EZZY的失敗在於在成本管理上沒有做好。“如果EZZY的客單價在30元左右,那麼他們很有可能要為此支付60元的成本。”

與EZZY一樣,無法控製成本是困擾目前中國市場上絕大部分共用汽車企業發展的主要難題之一。

相對於初創公司來説,傳統車企在該領域具有一定優勢。業內分析認為,傳統車企在整車投入上相對較少。同時,國內自主品牌車企更了解中國市場,更了解消費者需求。不過,大多數自主品牌車企在推共用出行平臺時的運營車輛為新能源車型,車輛在完成使用後還存在充電問題。

新京報記者在國家電網汽車充電站某一站點經常能夠看到,分時租賃企業的相關工作人員來給車輛充電,有時候一充就是三四輛車。

全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共用經濟理念下,借助“網際網路+新能源分時租賃”的運營模式可以提高車輛的使用率。但是對於純電動汽車而言,還需要考慮到充電問題,“這就需要能夠推出相適應的充電模式,以便適應共用出行的需要。”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