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臺自動駕駛路測新規
發佈時間: 2017-12-19 11:45:09 |來源:北京青年報 | |責任編輯: 沈曄
12月18日,北京市交通委聯合市公安交管局、市經濟資訊委等部門出臺了自動駕駛測試新規,賦予自動駕駛路測合法化地位。根據新規,在中國境內註冊的獨立法人單位,可申請自動駕駛車輛臨時上路行駛。自動駕駛車輛須具備自動、人工兩種駕駛模式。上路測試期間,車輛屬於“有人駕駛”狀態,特殊或緊急情況下,應有駕駛員進行應急處理。上路後,測試單位必須購買交通事故責任保險或賠償保函。自動駕駛車輛發生交通事故按照現行法規進行處置。同時,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交通管理部門將推出第一批可用於自動駕駛的測試道路。
發佈
自動駕駛車輛須配駕駛員應急
自動駕駛技術和車輛在近兩年進入百姓視野。今年7月,在2017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展示了自己將無人駕駛車輛開上五環路的視頻。視頻中,駕駛位並無駕駛員,李彥宏隨後接到了交管部門的罰單。
此前,一方面無人駕駛車輛在京不得上路;一方面各大汽車、網際網路、科技企業在無人駕駛的應用研發上投入大量精力,技術較為成熟,並有樣車亮相。
12月18日,市交通委聯合市公安交管局、市經濟資訊委等部門聯合製定發佈了加快推進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有關工作的指導意見和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管理實施細則兩份指導性文件。兩份文件詳細闡述了無人駕駛車輛進入路測的條件和相關規範。
“指導意見”和“實施細則”規定,在中國境內註冊的獨立法人單位,因進行自動駕駛相關科研、定型試驗,可申請臨時上路行駛。申請道路測試須具備自動、人工兩種駕駛模式,可在兩種模式間隨時切換。
在路測階段,不管車輛是否能完全自動駕駛,必須配置駕駛員應急。具體為,每輛車都要配備有一定駕齡經驗、熟悉自動駕駛系統的測試駕駛員,正常情況下,測試駕駛員監控車輛的運作,在特殊或緊急情況下,由測試駕駛員接管測試車輛進行駕駛操作,確保車輛行駛安全。測試的車輛還必須安裝監管裝置,可以隨時監測駕駛員的駕駛行為。
細節
“無人駕駛”車輛須“有人賠償”
在車輛安全方面,新規規定,上路後,測試單位必須購買交通事故責任保險或賠償保函。
如果測試車輛在測試期間發生事故,按照現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關規定進行處理。一旦發生事故,市民也無需擔心“無人駕駛”車輛無人賠償。根據規定,測試車輛測試期間發生交通事故或交通違法行為,認定測試駕駛員為車輛駕駛員,由市公安交管部門按照現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處理,並由測試駕駛員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據悉,市交通委、公安交管局等部門將綜合考慮道路技術條件和交通流量等因素,選擇第一批可用於實際測試的道路,所選擇的測試道路將包括城市主幹道、支路、紅綠燈路口等多種交通場景。
據介紹,測試車輛將在指定區域、指定時段內測試。區域的選擇將選取人流量少、車流量少的地段,時間段的選擇將避開早晚高峰的時間段,不會對正常交通産生過多影響。
釋疑
誰可申請自動駕駛測試?
自動駕駛車輛是指在符合《機動車運作安全技術條件》(GB7258)的機動車上裝配自動駕駛系統的車輛。自動駕駛車輛不需要駕駛員執行物理性駕駛操作,自動駕駛系統能夠對車輛行駛任務進行指導與決策,並代替駕駛員操控車輛完成安全行駛。
此外,能申請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的單位必須為:在中國境內註冊的,進行自動駕駛相關科研、定型試驗,需要臨時上路行駛的獨立法人單位。
測試車輛必須符合《機動車運作安全技術條件》(GB7258)標準。測試車輛具備自動、人工兩種駕駛模式,並可隨時切換;測試車輛必須安裝相應監管裝置,能監測駕駛行為和車輛位置。
測試車輛在上路測試前,必須先在封閉測試場內按相關標準進行測試和考核,考核結果經專家評審,通過後才允許上路測試。
自動駕駛測試車輛需按規定懸掛號牌、標識,每輛車都要配備一名有一定駕駛經驗,熟悉自動駕駛系統的測試駕駛員,隨時監控車輛,保障車輛安全行駛,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隨時人工接管車輛。
現狀
多家企業試水無人駕駛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從汽車廠商、網際網路公司再到打車軟體公司,目前都將目光鎖定在了無人駕駛上。
新規發佈第一時間,百度在官方微網志上回應稱:“四個月前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無人駕駛汽車上五環被大家討論,無人駕駛到底能不能上路?上路又該遵守什麼規範?當時沒有答案,而且還吃了張罰單。而四個月後,北京市就出臺了自動駕駛新規。”
同樣,高德地圖也有涉足無人駕駛技術。業內普遍認為,要實現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地圖提供的高精度資訊至關重要。北青報記者從高德地圖方面了解到,早在2015年2月,高德就建立高精地圖量産的生産線;2016年9月高德完成28萬公里高速公路的採集,目前仍在不斷更新。高德地圖相關負責人曾表示,三到五年後,物聯網設備的精度在道路上能控制在5米甚至3米以內,那麼高德就可以保證把車導航到目的地的停車位上,自動駕駛也就隨之到來。
同樣,出行服務商也將目光聚焦在無人駕駛上。昨日,滴滴出行相關負責人告訴北青報記者,目前滴滴已在中國、美國建立自動駕駛車隊,並投入積極測試。
影響
全國首個規定或將打破發展窘境
現如今,無人駕駛在市民的生活中並不陌生。4個月前,李彥宏測試無人駕駛車輛隨即“吃了罰單”一事,讓無人駕駛技術成為熱議的話題,但也留下了諸多無奈。
另據媒體報道,本月,深圳無人駕駛公交車上路,深圳市公共交通管理局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該線路是試運作線路,且“有人駕駛,只針對特定人群開放”。並表示,這其實是一套智慧駕駛輔助系統,在有司機監控的前提下,它的安全性、穩定性、可靠性符合公交試運作的要求,並且具備人工和智慧駕駛兩種模式,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切換。不過受制于政策因素,未向普通市民開放。
目前,《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訂版未將無人駕駛納入其中,駕駛的定義也是有真的個人在駕駛。很多無人駕駛方面的路測也在國外進行。受制于法律法規,無人駕駛技術也無法商業化、大眾化,一直處於“未來”中。
北青報記者查詢發現,北京市出臺的無人駕駛路測新規,是全國第一個針對無人駕駛的規定,將打破無人駕駛技術發展的窘境。
相關新聞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