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燃油汽車須用“制度”加油

發佈時間: 2017-09-13 10:50:24 |來源:羊城晚報 | 盤和林 |責任編輯: 沈曄

 

9月8-10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2017中國汽車産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表示,當前,全球汽車産業正加速向智慧化、電動化的方向轉變,為搶佔新一輪制高點,把握産業發展趨勢和機遇,我國已啟動傳統能源車停産停售時間表研究。

隨著新能源、智慧網聯産業佈局加速,不少國家已經制定了停止生産銷售傳統能源汽車的時間表,我國在啟動相關研究並制定時間表,應該説並不意外。我國是一個汽車生産和銷售大國,但從技術的角度來説,並非汽車強國,汽車産業能否實現彎道超車,如何把握好這輪汽車産業變革機會至關重要。

傳統汽車向新能源汽車轉變,外在表現形式為告別“石油”作為驅動原料,內在表現則是轉向以“技術”為驅動原料。毫無疑問,新能源、智慧化汽車對技術的依賴越來越高,電池續航時間等構成告別燃油汽車的關鍵技術。但筆者認為,從微觀的角度來看,告別燃油汽車是一個技術問題,背後更多是激勵技術進步的“制度”因素,因此,告別燃油汽車還須用“制度”加油。

工業革命表面上看是技術進步推動的,實際上是與有效的産權制度聯繫在一起的。經濟學家錢德勒認為,美國工業中的規模經濟更多的是制度創新的産物,而不是技術變遷的結果。英國1624年制定《獨佔法》,以專利制度保護智慧財産權,新技術才得以迅速發展。

換言之,制度的作用在告別燃油汽車的作用上一點都不比技術因素小。在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政府的産業政策如財政補貼起到了很關鍵性的推動作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産業政策或會導致新能源汽車産業産能過剩。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宋秋玲近日表示,新能源汽車長期執行消費補貼,容易使企業盲目擴張,形成産能過剩。與此同時,還導致了較為嚴重的騙取補貼的情況發生。2016年9月,財政部公佈了6家企業騙取新能源補貼金額10.1億元。這是嚴重影響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的。據悉,目前我國新能源補貼政策已經改革,將配合積分政策進行補貼。

至於制度推動的重要性,還有一個較為顯著的例子——今年7月5日,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通過視頻直播,展示了一段自己乘坐公司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的情景,此事立即引發軒然大波。爭議的背後折射的是我國智慧汽車領域立法短板,公共道路測試和駕駛人的責任劃分等無人駕駛汽車相關法律規範的缺失,已經開始制約技術的發展。

除此之外,我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還存在不少“制度”供給不足的問題。例如,産業激勵政策對原始創新激勵不足,注重消費環節的激勵有助於民眾接受新能源汽車,但向廠商創新驅動傳導不暢等等。這些都直接影響到我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這也比制定時間表更為迫切。

因此,制定告別燃油汽車時間表的意義不僅僅局限于倒逼技術進步,更亟須加強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的“制度”供給,以“制度”作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的“新燃料”,才能開得更快、開得更穩。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