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山西 > 開發區 >

鍛資源之長 補産業之短——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垣曲實踐

發佈時間:2024-04-07 07:23:32 | 來源:山西日報 | 作者:孟婷 王勝利 | 責任編輯:趙彥

翌佳環保年處理30萬噸銅冶煉棄渣及工業(危)廢綜合利用項目一期投産達效。

科宇新能源年産20萬套鋰電負極材料石墨化提純用石墨匣缽項目建設如火如荼;中核匯能200MW/400MWh現代自動化獨立儲能項目即將投産;華兆住工年産300萬立方米ALC裝配式建築新材料項目建設步入收尾;翌佳環保年處理30萬噸銅冶煉棄渣及工業(危)廢綜合利用項目一期兩條生産線全部投産達效……3月底,走進垣曲經濟技術開發區,重大項目的“進度條”不斷刷新,熱潮涌動的建設場景無處不在,從建設工地到生産一線,此起彼伏的機器轟鳴聲,奏響了龍年“開局即奔跑、拼搏全年勝”的奮進“交響曲”。  近年來,垣曲經濟技術開發區聚焦高品質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持續用好“五抓一優一促”經濟工作主抓手,緊緊錨定“五大基地”戰略部署,持續掀起“大抓産業、大抓企業、大抓項目、大抓轉型”攻堅熱潮。

變廢為寶走出尾礦綜合利用示範路

中條山下,黃河之畔,亳清春水,映出美麗山城。與美麗山城共存的,是有著半個多世紀開採歷史的中條山銅礦。運城市垣曲縣礦産資源豐富,其中銅礦儲量3億噸,居全國第三。目前,銅採選冶煉産生的尾礦有2.1億立方米,並且還在以每年900萬噸的排放量持續增加。垣曲經濟技術開發區圍繞銅尾礦綜合利用,狠抓招商引資,先後引進了山西翌佳、山西俱安、中集採等重點企業,全力打造全國知名尾礦綜合利用基地。先後投資10億元,謀劃實施華兆住工ALC裝配式建築新材料項目,進一步延伸補強工業産業鏈。  作為運城市“1311”重點項目,該項目共建8條生産線,全部投産後年綜合利用尾礦130萬噸,尾礦年化綜合利用率突破10%,可年産300萬立方米蒸壓輕質加氣混凝土板建築材料。截至目前,8條生産線共計72台蒸壓釜已經進場,原材料庫包括鍋爐房、變配電、供水已經全面進入安裝階段,3月底6米線就可進入電器安裝和(單體)調試階段。

垣曲經濟技術開發區還致力於實現銅尾礦全尾處理,紮實開展可行性研究和市場化推廣,推動銅尾礦綜合利用企業——舜王建築,投資2.2億元擴産擴容建設年處理120萬噸銅尾礦綜合利用項目。該項目可採用銅尾礦代替硅質原料製作新型灌漿,銅尾礦摻加量10%。截至目前,舜王建築已經形成年處理60萬噸銅尾礦用於生産建築砂、碎石生産線和年産15萬噸幹混砂漿中試生産線,並成功研發高強灌漿料産品。  “過去一度堆積如山、既污染環境又存在隱患的尾礦廢渣,如今成為外墻保溫板材、空心陶瓷微珠、墻地磚、幹混砂漿、ALC板材等新型材料的主要原料,尾礦資源綜合利用産業集聚發展已初具雛形。該項目的實施有效兼顧縣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推動垣曲工業經濟加快轉型升級。”垣曲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三大基地”挺起蝶變升級發展脊梁

3月27日,記者走進垣曲經濟技術開發區,各項目工地機器轟鳴、施工正酣,從綠色建材、尾礦利用,到新能源、銅鎂精深加工,一個個快速推進的轉型項目,涌動著快速發展的澎湃動力。  垣曲經濟技術開發區聚焦聚力尾礦綜合利用、新能源産業和銅鎂精深加工“三大基地”建設,鍛資源之長,補産業之短,著力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

投資1.89億元的五龍鎂業6萬噸金屬鎂填平補齊、焦化廠餘熱回收項目建成投産。孟婷攝

從無到有,新能源“日漸成林”。圍繞打造新能源産業基地,垣曲經濟技術開發區引進山西聚能鋰電負極新材料項目,從落地到開工僅用時1個月。同時,針對鋰電産業鏈上下游,形成招商集聚效應,做到“引進一個、發展一群、帶來一批”,實現“一點帶一鏈,一鏈成一片”,加速打造鋰電負極新材料全覆蓋産業鏈。截至目前,投資8.2億元的中核儲能、投資3.5億元的科宇石墨匣缽、投資1.2億元的正弘煅後焦等項目相繼落地開工,以鋰電池上下游産業鏈與獨立儲能相關的産業集群已見雛形。  從有到優,尾礦“變廢為寶”。錨定“固體廢物是放錯位置的資源”這一理念,依託北方銅業每年900萬噸尾礦資源,垣曲經濟技術開發區化廢物為資源,引進先進企業,培育發展新材料、綠色建材等新興産業,推動投資21.77億元的園子溝尾礦庫、10億元的華兆住工、1.5億元的銘鋮環保新材料、0.6億元的尾礦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建成投運,真正實現尾礦資源的“吃幹榨凈”。

從優到強,重塑“銅鎂之都”。圍繞打造銅鎂精深加工基地,立足礦産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北方銅業、五龍鎂業“鏈主”企業作用,著力延伸産業鏈條,全力推動銅鎂精深加工等傳統産業迭代升級。重點謀劃龍電華鑫鋰電銅箔、水發華夏、津城電纜等銅鎂精深加工項目;著力推動投資24.96億元的銅礦峪智慧開採、13億元的中條山獨立工礦區等項目開發建設;強力推進投資1.89億元的五龍鎂業6萬噸金屬鎂填平補齊、焦化廠餘熱回收等項目落地投産,進一步延鏈強鏈補鏈,加快形成銅鎂精深加工百億級産業集群。

深化改革增添轉型發展新動能

垣曲經濟技術開發區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用好“三制”關鍵一招,著力破解“用人”難題,創新實施“雙軌制”,採取“大部門”+“專項小組”的方式打破人員身份與崗位壁壘,堅持有為有位。嚴格落實全員崗位聘任制,擬定崗位職責,挖掘內部潛力,充分調動和激發幹部隊伍的積極性、創造性。  垣曲經濟技術開發區通過市場化和專業化的改革推動轉型發展。由開發公司負責,與北方銅業公司簽訂共同建設尾礦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協議,通過對銅尾礦進行集中處理,實現市場化運營;日處理1.2萬噸的污水處理及工業用水綜合工程項目已具備運營條件;與江浙滬等沿海一帶先進開發區簽訂共建合作園區協議,持續提升市場化運營。同時,依託“運才興運”,聘請了招商顧問17名,實施委託招商;結合“省校合作”,柔性引進高學歷專業人才,參與翌佳環保科研中心、五龍鎂業鎂還原車間等技術攻關,為企業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撐。

營商環境是高品質發展的“生命線”,垣曲經濟技術開發區堅持“三個一致”標準及“四個一”舉措,優化“承諾制”審批流程,加快“標準地”出讓進度,提升“全代辦”服務質效,全面實現“拿地即開工”;深化拓展“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為企業提供“一企一策”“一事一議”的個性化服務。全面打造“三無”“三可”環境,為區內招商引資、補鏈強鏈等重點項目提供全過程、一對一定制審批“管家”服務,推進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投産、早達效。截至目前,園區入駐企業48家,其中“四上”企業35家,規上企業25家,從業人數1.4萬餘人,2023年實現工業總産值168.4億元。

孟婷 王勝利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分享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