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wn Walk | “再回周莊”楊明義藝術展呈現

發佈時間:2023-10-26 15:35:56  |  來源:中國網旅遊  |  作者:尤紫璇 周宣  |  責任編輯:郭旭
大字體
小字體

【點睛】同陳逸飛在小鎮古銀杏樹下看過露天電影,同華君武先生去到輪船平頂上吹過秋風,同吳冠中夫婦踏進過水鄉的每一條褶皺,舊時橋一座接著一座變老,四時水一條接著一條甦醒。

往裏走,安頓自己。

這是“再回周莊”楊明義藝術展的特別呈現:文字、繪畫、聲音、影像、裝置、live ……

今天的小鎮現場成了連接過去與未來的一個錨點,一個“隱而不顯的、更為深廣的江南”,在這裡被重新發現,開始回流。

I .

走向自己的旅人

楊明義畫了江南幾十年,周莊是他的一場夢

在夢裏,有人進來,有畫進來,有詩文進來。

同陳逸飛在小鎮古銀杏樹下看過露天電影,同華君武先生去到輪船平頂上吹過秋風,同吳冠中夫婦踏進過水鄉的每一條褶皺,舊時橋一座接著一座變老,四時水一條接著一條甦醒。

他任心身自由的,在夢裏遊弋。先攻木版浮水印,後取水墨手段,對這一片美絕的天青,憑感受就能將晨昏陰晴的景致信手拈來。甚或在後來遠渡重洋、海外留學十幾年裏,也沒有一天“離開”過周莊。

到今天 45 個年頭過去了,這場夢還不願醒來。水鄉橋下游出的一條“藍鯨”,開始洶湧江南的文化池,醞釀一場藝術巨浪,猶如一片夢落進了另一片夢裏。

II .

真實與虛擬

傳統與先鋒、空間與文化的全景劇場

這次“再回周莊”藝術展,將楊明義的“江南夢”搬來了小鎮現場。三大藝術空間,流動的聲音資料,不再建立在傳統的對小鎮和藝術的區分上。完完全全是傳統與先鋒、空間與文化的全景劇場。

Part.1 在古戲臺,對話藝術大師

北市街古戲臺,座南面北,佔地 4600㎡,建面 2500㎡。一頂鳳凰藻井可得四時、納日月,兩副楹聯能見天地古今,幾支水磨調,唱盡了一個詩意、厚重、溫軟、翔實的江南。

當楊明義先生的影像從記憶更深處走來,把周莊的一瞬帶到這裡,虛實之間就將所有的來歷打通。空間內的裝置並不是孤立的産物,而是滲透周莊水鄉元素特別定制的。

展櫃以層疊的坡屋頂為基礎形制,集中展陳了過去幾十年,楊明義先生記錄周莊、寫生周莊,同文化藝術界名人交友往來的文獻資料。同時配合展出的,還有其中一部分的描繪江南水鄉風物的繪畫作品。

我們循著線索,便能體會小鎮之於一個藝術家的關係,並還原藝術是如何從小鎮中逐漸生長出來的。在這裡,你可以履跡一個藝術大師的鮮活半生,也可以遭遇周莊的過去。

Part.2 在小鎮藝術客廳,和楊明義多聊一會兒

在藝術展之前,源豐順還只是“源豐順”。現在這裡已經完美完成了空間重塑,重生成了一個開放式的文化展示空間,一個坐落在周莊古老建築群裏的“藝術館”。

在這個場域,有關楊明義和周莊的一切都更為抽象。

入口處超大 LED 螢幕墻,嘗試突破二維物理空間,打造出 360°度極致沉浸的冥想世界,讓你瞬間抽離日常的觀展模式。哪怕再尋常的物什,經過立體想像的一番轉譯,也會便得妙不可言。

將楊明義畫中的風物和現實日常拼接,通過螢幕、光影在空間中交織遊弋,呈現連貫的、元宇宙式的「數字劇場」。

你會恍惚、會真的“回到過去”,親見一個走過半世紀的江南美育的踐行者,並在他的敘事下在讀取周莊「消失的時間」。

越往裏進,大尺度的空間留白,讓傳統展陳、以及沉浸式的佈局都成為可能。展平在墻上的影子重重疊疊,具體到一個空間、一個點位,都是「行走的取景器」。

藝術濃度在最後一進到達頂峰,一間玲瓏、極具未來感的美術館,是嵌入古老水鄉風景的未來派藝術實驗室。

在這裡,我們可以直接欣賞楊明義先生的繪畫原作,所有對江南的愛意都用最直接的方式傳達出來,樸實、直擊人心。在作品的旁邊走,不停地、慢慢地走。

要平視,江南人的平遠山水,和江南人的性格、審美一樣,都是很自然的。“站在未來看過去”也是另一種愜意。

Part.3 在聲音博物館,繼續“未竟的對話”

楊明義曾浸淫于西方現代文化語境,尋求形式語言的“世界性”。

周莊也平行了文化知覺潛行的世界,進一步提升文化能級,提供了一個包容、開放、多元的聲音環境——(淩聽)聲音的記憶博物館。

拿聲音做記憶,一個展覽,一個身歷聲場。有清晨小販的叫賣吆喝,有晌午沈廳的人聲鼎沸,有開市的熱鬧,有自然的生動,有絲竹管弦、樂聲不絕,也有楊明義先生老友的閒談……

既有來自個體的「回聲」,也有屬於在地小鎮的「聲活」。通過打造地域性的「聲景」,這個世界過去發生的一切和現在再一次流通、流動了起來。

周莊得以以一種更鮮活的方式接軌未來,而這座聲音博物館也讓所有人都能走進歲月「現場」,對話獨屬周莊的斧鑿痕跡。

見萬次江南,不如聽一次江南,又不如把自己説給江南聽。那些聲音就像鏡子上瞬間出現、又消失的幻覺,無與倫比。

III .

真正的回歸,是面向未來

整場展覽就是一次“回歸”

是無數個“楊明義”回歸周莊、是我們回歸楊明義、也是周莊回歸未來。跟著畫中的景子走一趟,一幅小畫,一座古橋,一些細枝末節。

看看從前人眼中的橋、心中的橋、夢中的橋,去淋當年的雨、吹當年的風,跟著他做一場大夢。

再醒來,周莊就不再是一個只用來懷舊的標本。它更多的是提供一種包容、開放的環境,讓所有人走進來的同時,去偶遇、去覺察一些珍貴的東西。

見於既往,興于方來。

(尤紫璇 周宣)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