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復性旅遊”現象不應伴隨報復性的亂和貴

發佈時間:2023-02-02 14:29:33  |  來源:法治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宋卿
大字體
小字體

今年春節,久違的“人從眾”重現旅遊市場!多地景區門票售罄宣佈限流,全國旅遊市場加速回暖,國人壓抑已久的旅行需求出現井噴,朋友圈裏又出現了各地打卡的久違景象。

經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今年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遊出遊3.08億人次,同比增長23.1%,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6%;實現國內旅遊收入3758.43億元,同比增長30%,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3.1%。

“報復性旅遊”已經初見端倪,但隨之而來的,還有一股讓人不太愉悅的“熟悉的味道”——各地景區“被擠爆”,加之天氣原因導致大量遊客滯留,進退不得的遊客“生無可戀”,絲毫感受不到遊玩的樂趣;20元一碗的麵條只有六根,四個菜收費1500元,一些熱門旅遊城市飯店餐食質次價高;民宿價格翻五倍,酒店價格一路飆升,溢價嚴重卻依舊一房難求……疫情防控後開放,旅遊市場算是邁開了踏入春天的第一步,但一片繁榮背後也該看到問題。此次春節大考之後,如何讓旅遊市場接下來交出更令人滿意的答卷,讓旅遊市場更好地在2023年起飛,仍面臨一系列的考驗。

數萬人踏雪爬山,遊客調侃稱-15℃滯留7小時帶回4個凍瘡

1月24日,大年初三。安徽黃山風景區接待遊客34385人,創2018年以來春節假期單日接待量新高。但由於下雪導致擁堵,有遊客反映下山時因人流量大,在-15°C的環境中滯留五個半小時。還有網友吐槽,由於景區裏人太多,自己從12點開始下山,一直堵到晚上7點多。更有網友戲稱自己從光明頂到玉屏索道日常40分鐘的路程走了7個小時,最終還帶回了4個凍瘡。“黃山”詞條隨即也衝上了微網志熱搜榜。

無獨有偶。同日,相似的場景也出現在了湖南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據報道,1月24日,張家界景區接待遊客逾6萬人次,接待人數創單日新高。有網友於當晚即在短視頻平臺發佈視頻,吐槽由於景區未控制人流量,導致成千上萬名遊客大晚上被困在山上。因各種不放行和推搡,自己“好幾次被擠得呼吸困難”。視頻中,現場吵鬧聲不斷。在短視頻平臺,有其他遊客也反映在該景區被滯留。

“春節旅遊人多可以理解,但像這樣,明顯就是景區沒有控制人流量,導致成千上萬名遊客大晚上被困在山上。”很多遊客都發出景區未控制人流的質疑。 

針對多地遊客稱在景區遭遇滯留5小時至7小時等現象,1月25日,國務院安委辦也緊急發佈安全提示,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強景區景點安全監管,排查各類風險隱患,設立警示標牌,安排專人巡查;提醒遊客勿到未正式開發開放的區域遊玩,在山區、河谷等遊玩時注意防範水流衝擊等風險,遵守安全規定,加強自身安全防範。

“大過年的”“來都來了”,商家拿捏消費者心理賺快錢

除景區接待能力出現問題,供需嚴重失衡之下,一些旅遊市場由來已久的頑疾,比如,屢禁不止的宰客行為,也在此次春節假期重現江湖。

西安20元一碗的麵條只有六根,北海某飯店四個菜結賬1500元,春節期間,多起涉嫌宰客的行為衝上微網志熱搜。據報道,1月25日,三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了5起查處的涉嫌違法行為典型案例,截至當時,三亞已通報查處二十余起旅遊市場涉嫌違法行為。

除了這些違法行為,還有一些游離于灰色地帶的不合理現象。不難發現,春節假期很多熱門景區的餐飲價格已經高出正常範圍不少。北京圓明園新春廟會上一串烤魷魚30元、一串鴨肉烤肉串20元;廈門鼓浪嶼一碗綿綿冰標準定價38元……由於恰逢春節,很多遊客想著“來都來了”“大過年的”,不想敗興而歸,最終也都心甘情願地掏了腰包。很多商家也正是抓住了遊客們的這種心理,“一錘子買賣”做得不亦樂乎。  

除了“吃的”貴,今年春節期間,“住的”也貴。不但熱門旅遊區酒店的價格普遍漲了三到五倍,旅遊復蘇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民宿市場恢復,民宿價格也一路飆升。有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前整個民宿預訂量已達2022年春節的6倍。有網友抱怨,平時100多元的民宿春節價格突破600元。

復蘇路上應當誠信經營以高品質發展走可持續之道

“今年春節旅遊市場出現的各方亂象,其實都是國內旅遊市場的老問題。”文化和旅遊部法治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文化旅遊法律法規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天星指出,就接待能力超限問題而言,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既有管理能力、應對大客流能力不足的原因,更有為了獲取超額利潤而超限售票的問題;從政府的角度看,對於景區超限售票、超限接待,缺乏預判,在事件發生時,沒有及時啟動預警機制,採取妥善措施疏導遊客。

對於商家宰客行為,王天星指出,從企業的角度看,是誠信文化缺失,賺快錢心理橫行;從政府角度看,問題還是出在不能嚴格執法。無論本地消費者,還是外地遊客,都應是政府公共服務的對象。在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任何違法行為,無論權益受損者來自哪,政府部門都不應區別對待,而應嚴格執法履行職責。

“總之,在旅遊業的復蘇路上,企業應當摒棄曾經的‘賺外地遊客一把’的心理,誠信經營,以高品質的發展走可持續之道,這也是政府發展地方經濟之良策。”王天星説。 

旅遊業強勢恢復之下更應加強旅遊市場引導和監管

後疫情時代,面對旅遊的強勢恢復,做好旅遊市場引導和監管尤為重要。

文化和旅遊部法治專家委員會委員、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文化和旅遊法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胡斌建議,要靠前站位,提前做好因旅遊接待能力跟不上導致的旅遊糾紛應急預案,深化綜合監管體制,完善聯合執法機制,以最大限度的統籌協調確保遊客權益。

與此同時,胡斌建議,有關部門應主動作為。一方面要通過指導、約談等多種形式主動引導旅遊市場主體落實主體責任,完善線上線下投訴舉報渠道,進一步發揮社會公眾的監督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綜合運用行政處罰、信用懲戒、資訊公示等方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行為,尤其是嚴重損害遊客權益的違法行為。此外,針對露營等旅遊新業態和“野景區”等監管難點,應當從保障遊客權益的角度出發,結合當地實際,創新監管體制機制,明確各部門的職責邊界,更好地助力疫情後旅遊業的快速復蘇。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