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南邊地,遇見多彩民族風情(圖)

發佈時間:2022-12-02 16:11:46  |  來源:中國網旅遊  |  作者:伍策 向可卿  |  責任編輯:古劍
大字體
小字體

點睛在現場親耳聽到猶如天籟的音樂,看到靈動炫美的舞姿,直叫人感慨:這樣優美的藝術形式的確值得我們貢獻一份力,讓它們走出土司府邸,在更大的舞臺上持續綻放。


11月,由中國旅遊集團中免股份有限公司組織的宣傳片拍攝團隊來到中國旅遊集團定點幫扶的雲南省西盟縣、孟連縣,展開了細緻全面的采風工作。在拍攝途中,一行人感受著兩地多彩的民族風情、悠久的非遺文化,深切地體會著“文化是魂、旅遊是載體”的重要性,也希望能在自己的努力下,讓更多人看到西盟與孟連的文化魅力。

唱響阿佤人民的幸福新歌

對於西盟縣最初的印象,來自於膾炙人口的《阿佤人民唱新歌》。歌中唱著“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鑼……”將西盟縣佤族人民的生活圖景活靈活現地吟誦出來。這一存在於腦海裏的想像,在西盟縣動卡鎮馬散村永俄寨得到了印證。在這座邊境佤族村寨裏,一行人領略了佤族獨弦琴動人的音色、木鼓激昂的節奏,還有佤族村民們即興唱出的迎客歌謠。



實際上,早在2017年,中國旅遊集團便無償投入資金230萬元,幫扶西盟縣《阿佤人民再唱新歌》劇目創作,將眼前這般美好的場景搬上音樂劇的舞臺。該短短兩個小時的劇情集真實與藝術于一體,在跌宕起伏的劇情中,展示了佤族特有的民族特色與魅力。如今,音樂劇先後在北京、昆明、普洱等地成功演出,于各地唱響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大力提升了西盟旅遊目的地知名度。



阿佤人對音樂與生俱來的天賦,讓他們在佤山深處,以一種別樣的浪漫形式記錄歡騰暢快的生活,傳承先祖與後人的對話。如此獨特的民族文化,應該被更多人認識和欣賞。2021年,中旅免稅代表中國旅遊集團投入幫扶資金302萬元支援西盟縣建設民族文化傳習所,開展少數民族文化歌舞、非遺傳承等培訓,便是助力當地少數民族文化走出大山的重要力量。



走出土司府邸的宮廷古樂

如果説西盟佤族的音樂與歌舞讓人們看到邊地少數民族熱烈奔放的一面,孟連宣撫司署裏上演的禮儀樂舞、傣族架子孔雀舞等表演,則讓人感受到當地民族文化溫婉清麗的另一面。宣撫司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孟連縣唯一3A級景區,具有600多年的歷史,融漢、傣建築藝術為一體,具有極高的建築藝術價值。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攝製組來到宣撫司,只見一名老者席地而坐,身前正是傣族特有的鋼片琴,身旁禮儀樂舞隊已換上慶典服飾。作為一種古老的演出形式,宣撫禮儀樂舞是從傣族民間傳進土司府的歌舞藝術。當老者奏響手中鋼片琴時,清脆響亮的聲音瞬間化作莊重大氣的舞臺布景,舞者們伴著節奏翩翩起舞,先後展示了長指甲舞、孔雀舞等特色舞蹈。這一充滿儀式感的演出在當地已流傳近700年,以前只有在孟連傣族土司的重要慶典和節日活動上才能一睹其真容。



值得欣慰的是,2019年,中國旅遊集團便結合非遺文化傳承投入資金392.77萬元對宣撫司開展幫扶工作。並於2021年6月助力孟連宣撫司禮儀樂舞,傣族白象、馬鹿舞成功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順利通過國家級評審,實現孟連縣國家級非遺項目“零突破”,如今這項演出已經成為孟連的一張文化名片。



在現場親耳聽到猶如天籟的音樂,看到靈動炫美的舞姿,直叫人感慨:這樣優美的藝術形式的確值得我們貢獻一份力,讓它們走出土司府邸,在更大的舞臺上持續綻放。

(伍策 向可卿 圖文由北京《旅行家》雜誌社有限公司授權提供)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