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儲糧營口直屬庫:智慧綠色儲糧 築牢糧食安全壓艙石

發佈時間:2021-10-18 17:13:13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伍策 郭蕾  |  責任編輯:古劍
大字體
小字體

中國網 10月18日訊 “五穀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糧食始終是維繫人類生存、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首要條件。如何做到“綠色、生態、智慧、高效”地儲糧,成為事關糧食安全的一大關鍵。“大國糧倉”中儲糧一直致力於科技儲糧與科學保糧,通過應用“電子測溫、空調控溫、內環流控溫、機械通風”四項科技儲糧技術,實現庫存品質常儲常新,為人民群眾提供綠色優質放心糧源。



日前舉辦的“築牢糧食安全‘壓艙石’”主題公眾開放日活動中,記者了解到,在中央儲備糧營口直屬庫存放玉米的10號紅旗倉裏,一眼望去仿佛只是鋪了薄薄的一層,但實際上距離倉底有大約6.05米的距離,存儲總量竟可達到10000多噸。

通過運用內環流控溫、空調控溫等科技儲糧技術,保證糧食數量真實、品質良好、糧情穩定、儲存安全。在炎熱的夏季到來時,利用“空調控溫”技術將倉溫設定在24℃以下,進而達到降低倉溫,均衡表層糧溫的目的,防止夏季因倉溫過高導致糧食發熱、生蟲等影響儲存品質。“內環流控溫”技術主要是中儲糧自主創新研發的,輔助“空調控溫”調節倉溫,均衡糧溫。其原理是利用冬季自然冷源,將糧堆冷心蓄冷至-2℃以內保冷,夏季採用小功率風機,將糧堆內部的冷空氣從通風口抽出,通過保溫風管送到倉內空間,降低倉溫、倉濕和糧堆溫度梯度的儲糧技術。因此,即便在溫度較高的8、9月份,也能將倉內溫度控制在24℃以內,延緩儲存品質變化,達到常儲常新。



通過內環流控溫技術的應用,儲糧噸糧成本由過去的1.16元/噸下降到0.45元/噸,在降低人工費用和勞動強度的同時,減少了糧食損耗,提高了儲存品質,更實現了綠色儲糧,從源頭上保障了老百姓吃得好、吃得健康。

通過“三小發明”科技創新研發“糧堆表層溫度檢測儀”,此項技術利用無人機進行溫度檢測,利用熱成像技術測量糧食發熱點使溫度測量無死角,為營口庫填補了糧堆表面的測溫空白,同時降低了人工成本和作業強度,檢測數據完整、精確、可靠。目前,此項技術已獲得國家專利。



此外,通過害蟲監測預警技術,即該設備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儲糧害蟲趨光特性、趨高特性、鑽孔特性,引誘設備附近(點1m)的害蟲通過單向通道進入設備,由高精度檢測感測器捕獲,同時讀取即時狀態下溫濕度數值,由內部處理器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預警害蟲發展不同階段(觀察期、預警期和爆發期),實現儲糧害蟲實時監測、診斷,全面提高害蟲監測預警時效性、準確性。

糧食成就舉世矚目,糧食發展前途光明,糧食工作任重道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任何時候都是真理”。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及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糧食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抓實糧食生産各項工作,“中儲糧人”責無旁貸,竭盡全力。(伍策 郭蕾)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