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睛】《只有峨眉山》,一場找回自己的人生大戲。
2019月9月25日,是值得記錄的日子。中國最具創新精神的導演王潮歌創作並執導的《只有峨眉山》全球公演。它是王潮歌向世界展現了中國文化的魅力和風采的感官盛宴。2年來,《只有峨眉山》碩果纍纍。900場美輪美奐的精彩演出吸引逾18萬名觀眾親臨現場品鑒。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只有峨眉山》曾被迫按下暫停鍵,此後的斷斷續續,讓它更具高品質。2021年9月1日,藝術的沃土改變了生活習慣,《只有峨眉山》藝術盛宴重新起航。
據了解,《只有峨眉山》旅遊演藝位於峨眉山市川主鎮峨川路99號,總投資額8.19億元,該劇場項目佔地面積約7.8萬平方米(117畝),總建面30500平方米。
《只有峨眉山》是王潮歌創作並執導的繼《印象劉三姐》、《印象麗江》等“印象”系列,《又見平遙》、《又見敦煌》等“又見”系列之後的“只有”系列首部作品,係中國旅遊演藝的一大創新突破之作。王潮歌以“戲劇幻城”為概念,創造了一座充滿了無數劇情和故事線的戲劇之城,觀眾全程需要在行走中觀看。
《只有峨眉山》以峨眉山最負盛名的雲海為創意元素,打造了“雲之上”情境體驗劇場、“雲之中”園林景觀劇場、“雲之下”實景村落劇場三個演齣劇場,並在全國首創了實景演藝與周邊原始村落相融合的演藝方式。其中“雲之上”演出時長90分鐘,“雲之中”演出時長30分鐘,“雲之下”演出時長90分鐘。“雲之上”劇場每場可容納1400余人同時觀演,“雲之下”劇場每場可容納700人同時觀演。
《只有峨眉山》“雲之上”劇場由50萬片玻璃瓦片搭建而成,六個空間用不同的演繹方式和故事內容,將峨眉山幾千年的佛教文化和人物形象展現在了世人的面前。多種酷炫設備搭配頗具國風的視覺華彩,帶給觀眾極具震撼的視覺感受。
雲海叩問
這裡有超大的 “舞臺投影紗幕”,紗幕總面積為 528平方米,這裡還有國內首創“卍字型升降舞臺”:該升降舞臺設立雙層表演區域,由15塊獨立升降平臺組成,舞臺的不同局部,會隨著劇情發展不斷升降移動。同時“卍”字符號在佛教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含義,《只有峨眉山》戲劇幻城,通過雲海的視角,製造出不同時間與空間的重疊,無論是哪個時代的人,他們都在巨大的“卍”字上相逢,無數生命在佛祖的庇祐和祝福下生生不息的輪轉。
金頂浮沉
一説到金頂舍生崖,可能大家都容易有與“跳崖”相關的不好聯想。然而空間5,講述的也是一個和“輕生”、“跳崖”有關的故事。當一名厭世的小姑娘來到金頂,卻偶遇了一名生活經歷類似的老太太,相似的人生卻有著不同的選擇。
15個升降平臺構建出數個人生不同的片段,生活可能不是每個時候都那麼令人滿意,成年人的世界也確實都不容易。
追夢年華
走進“光影的世界”,演員穿著各色的衣服在空間中旋轉飛舞,伴隨著影像的不斷切換,仿佛置身於夢境之中。每個人年輕人都有自己的夢想,遠離家鄉踏上尋夢之旅。鄉愁再濃,抵不住我們對新生活的嚮往。
鳳谷雲煙
置身於霧的世界之中,所有的表演都會在朦朧中進行,給人一種霧裏看花的朦朧之美。頂端部分並無墻體遮蓋,如同一座“天井”,意在給人帶來一種“迷霧之中豁然開朗”的感覺。
千年背夫
山峰、屋檐、甚至是峨眉山的背夫,視覺效果非常具有層次感,仿佛跨越了千山萬水。通過千年以來存在於峨眉山的背夫,反映中國人民“雖負重前行,卻終將抵達山頂”的精神傳承,不僅他們是背夫,其實你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是。
故里鄉愁
廢墟空間製造了幾千年後的舊村模樣:一片片斷壁殘垣、一塊塊零散的磚瓦、一件件故鄉的老物件,還有一群遺忘在童年記憶中的朋友相親。
記得回來看一看,他們一直都在這裡,等你來了,就回家了。只要你來了,就會有收穫。
據了解,《只有峨眉山》劇場,目之所及皆是雲霧繚繞,宛如穿梭在雲海之中。僧人、官宦、少女、詩人,他們來自不同的朝代,身穿不同種類的服飾,做著自己的事情,或交談或疾走或舞動,不被外界所打擾,這裡似乎成為了古往今來不同時空的交匯處,一切看起來有些衝突,卻也顯得十分融洽。
“雲之下”村落劇場完整保留了原風貌生態村落,27個院子,48棟房子,395個房間,4355件老物件,作為劇場主體的一部分。通過舊村遺址的再利用,以此喚醒現代中國人的童年與鄉愁,對於每個華夏同胞而言,都有著極大的傳承教育意義。
“故鄉,是每個人的來處,也是每個人想回都回不去的歸處。”《只有峨眉山》項目管理負責人如是説道。
王潮歌説,《只有峨眉山》其實有預設,其實沒有用什麼技巧,我只是輕輕的觸動了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只有峨眉山》,一場找回自己的人生大戲。
(伍策 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