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荔波:全域旅遊描繪脫貧攻堅新圖景

發佈時間:2020-11-27 17:45:4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王永傑  |  責任編輯:宋卿
大字體
小字體

中國網11月27日訊 荔波作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緊盯“世界知名、國內一流綜合旅遊目的地”目標定位,在全國率先提出全域旅遊發展戰略,構建“545”體系,創新“326”工作舉措,讓縣域經濟伴旅遊起飛、城鄉面貌因旅遊改善,貧困群眾借旅遊脫貧,成功走出一條有別於東部、不同於西部其他省份縣市的發展新路。

全域旅遊帶動全縣旅遊經濟大發展,實現全年接待遊客由2014年的636萬人次增加到2019年的2196萬人次,全年旅遊總收入從2014年的54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185億元,旅遊增加值佔全縣GDP比重達52%,直接拉動5.68萬人就業創業增加收入,帶動9630名貧困群眾實現脫貧,全縣增比進位綜合測評連續六年位居全省同類縣市第一位,荔波全域旅遊發展模式被《人民日報<民生週刊>》評為“中國十大民生示範工程”。



近年來,荔波縣以深入實施全域旅遊發展戰略為契機,不斷加大旅遊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力度,夯實全域旅遊發展基礎,帶動實現農村基礎設施大改善。

旅遊鋪就城鄉“幸福路”。堅持把交通作為旅遊發展硬支撐,圍繞“建設外快內優旅遊交通”目標,實施全域旅遊交通三年行動計劃,積極配合貴南高鐵、三荔高速、荔榕高速公路建設,以旅遊公路理念提質縣內主要交通幹道,打通各景區景點的聯絡線、斷頭線,形成全縣內部交通的大環線、小環線、網路線互聯互通,帶動農村公路實現組組通和農村旅遊客運的快速發展。目前,全縣1288個村民小組實現“組組通”硬化路、村村客運交通全覆蓋,各村實現20分鐘到達鄉鎮集鎮、鄉鎮實現1小時之內通達縣城的便捷交通網路,荔波被評為“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



旅遊改善農村“水電訊”。堅持以夯實旅遊公共基礎條件為重點,大力推進農村飲水安全、電力、通訊等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建成農村飲水安全項目68個,實現94個村16.46萬人飲水安全有保障;新建及改造電網線路575公里、配變386台,新增容量3.8萬千伏安,實現電網工程全覆蓋;新建通訊基站1067個,實現94個行政村光纖寬頻、廣電光纖和4G信號全覆蓋。

旅遊打造農村“美環境”。堅持把“村潔庭靚院美”作為鄉村旅遊的基礎工程,以“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大力推進“五改一治理”(改圈、改廁、改廚、改習、改制,環境環境綜合治理)。深入實施旅遊“廁所革命”,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推進鄉村休閒廣場、公共停車場等公共設施建設,全面提升農村環境,實現鄉村環境景區化。目前,全縣實施庭院硬化、污水處理、照明設施等“五化八工程”項目1461個,改廁16273戶、改廚19884戶、改圈3255戶,建成旅遊公廁34座,獲評A級8座,新增鄉村停車位近1萬餘個,成功打造佳榮鎮大土村、朝陽鎮八爛村等一批鄉村旅遊示範點,鄉村旅遊接待能力全面提升。



荔波縣依託處處是景的生態資源和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把鄉村環境改善與旅遊發展結合起來,推動原始古樸的民族村落向吸引遊客的景點轉變,讓貧困群眾搭上旅遊發展快車。

農旅融合發展,農村變休閒娛樂的田園。堅持以旅促農、農旅互助,大力建設集農業觀光、採摘體驗、休閒養生、旅遊度假、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體的農旅觀光體驗園。全縣建成省級休閒農業示範點6個、州級20個、縣級60個,成功打造朝陽枇杷採摘園、拉岜蜜柚農耕體驗園等農旅結合示範基地,培育休閒農業經營主體631個,從業人員達3500人,帶動農戶近10000戶,初步形成春遊粉紅桃園、夏品黃金枇杷、秋嘗橙黃蜜柚、冬賞雪白梅花的四季休閒農業農旅産品,推動群眾增收致富。

民族村落改造,農村變宜居宜遊的家園。緊緊抓住“鄉愁是鄉村旅遊的靈魂”這條主線不放鬆,用活古村落、民族村寨等資源,實施“七星抱玉”“星宿計劃”,出臺支援民宿業發展優惠政策,通過特色村史館、民間博物館等載體,推進散落分佈在全縣各地的300多個古樸的適合開發旅遊的民族村寨建設,讓每個鄉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形成民宿旅遊示範村寨眾星捧月、嫦娥散花的局面。目前成功打造寨票、水浦、洪江等9個精品民宿和藝術家村落以及大土、懂蒙、聯山等13個鄉村旅遊景點,發展賓館酒店250余家、鄉村客棧農家樂360多家,鄉村旅遊帶動9417人就業增收,2016年榮獲“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稱號。



文化旅遊融合,農村變文化旅遊的樂園。深入開展“季季有主題、月月有聲音”宣傳攻勢,大力推介荔波文化旅遊資源,成功舉(承)辦梅花節、中國•荔波月亮山徒步露營節、國際街舞挑戰賽、國際兒童動漫節、荔波喀斯特馬拉松等大型節會賽事活動,結合“布、水、苗、瑤”傳統民族節日,打造具有民族文化魅力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旅遊精品,將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融入群眾心裏,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近年來,舉辦水族卯節、“六月六”布依歌節、瑤王宴節、打獵舞節、跳苗節、鬥牛節等各類慶祝150余場次,吸引遊客100多萬人次,實現增收1200余萬元,惠及貧困戶369戶 1216人。

荔波縣依託年均千萬人次級的旅遊消費群體,多渠道創造就業崗位,拓展就業空間,積極探索“旅遊+就業”模式,為貧困群眾鋪實持續脫貧新路。

景區集群吸納輻射帶動就業。實施景區品質提升工程,建成1個5A級、1個4A景區和遍佈全縣的8個3A級景區集群,建立景區用工需求和貧困勞動力就業需求臺賬,在景區用人崗位上優先安排貧困勞動力,鼓勵荔波旅遊飯店業協會、餐飲協會、旅行社等100余家涉旅企業聘用貧困勞動力,吸納、輻射、帶動景區周邊貧困群眾從事保安、保潔、導遊、餐飲、文化展演、商品銷售和觀光車駕駛等服務工作,解決17129人就近就地創業就業,其中景區崗位直接帶動800余名貧困人口穩定就業,間接帶動2000余名貧困人口就業增收。景區集群吸納輻射帶動就業。實施景區品質提升工程,建成1個5A級、1個4A景區和遍佈全縣的8個3A級景區集群,建立景區用工需求和貧困勞動力就業需求臺賬,在景區用人崗位上優先安排貧困勞動力,鼓勵荔波旅遊飯店業協會、餐飲協會、旅行社等100余家涉旅企業聘用貧困勞動力,吸納、輻射、帶動景區周邊貧困群眾從事保安、保潔、導遊、餐飲、文化展演、商品銷售和觀光車駕駛等服務工作,解決17129人就近就地創業就業,其中景區崗位直接帶動800余名貧困人口穩定就業,間接帶動2000余名貧困人口就業增收。



易地扶貧安置地景點化創造就業。貴州省易地扶貧搬遷按照“六個堅持”要求,把易地扶貧搬遷與小城鎮建設、美麗鄉村、旅遊景區、産業發展、農民增收結合起來,在安置點規劃建設商場、建材市場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開發就業崗位,實現穩定就業。夢柳風情小鎮移民群眾通過房屋出租、餐館打工等方式每人平均純收入由過去的1360元提高到7000元以上,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

旅遊商品開發推動就業。結合旅遊資源優勢,持續開發農轉旅系列旅遊商品,開發地方特色美食和民族手工藝等旅遊商品帶動工程,成功打造銀飾、黃金百香果、蜜柚、青梅酒、血桃等康養價值高的荔波特色旅遊商品,全縣旅遊商品研發生産銷售企業達20余家,形成含鐵皮石斛、藥材、甲良辣椒、瑤麓花生等農特産品及非物質文化遺産系列、傳統民俗手工藝品系列、景區風光紀念品系列、歷史文化紀念品系列、醫藥養生保健等系列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旅遊商品6個系列612種,在景區、集散中心、飛機場、縣城、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具有統一標識、統一裝修的旅遊商品銷售示範店,通過旅遊商品開發推動脫貧增收。(王永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