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態化旅遊商品不應該只賣給遊客

發佈時間:2020-10-21 08:57:33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安平
大字體
小字體

9月下旬,在四川樂山舉辦的2020中國特色旅遊商品大賽上,評選出金獎作品100套,銀獎和銅獎作品各200套。本次大賽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全國最大的綜合性旅遊商品實物賽,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選送作品參賽。“全國各地送來的參賽作品一共有10萬多件、8000多套。經過地區選拔和網上初審,最後送到現場的有1588套、2萬多件商品。”中國特色旅遊商品大賽組委會負責人、中國旅遊協會旅遊商品與裝備分會秘書長陳斌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説,“我們沒有想到在疫情後舉辦這次大賽會這麼受歡迎,會有這麼多企業踴躍參賽。”

陳斌説,從參賽旅遊商品中可以看出文化産品生活化、生活産品文化化、文化生活類産品科技化的特點。“此次參賽作品把生活用品加上文化色彩,把過於高大上的文化産品,轉變成貼近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東西,而且很多參賽作品都很有科技含量。比如,有一個參賽作品——會自動攪拌的杯子,裏面有一個旋轉片,倒進熱水就開始旋轉,不用電,而是利用水的溫度進行攪拌,杯子的造型也很有文化感”。

“參賽作品的另一個突出特點是創新,並且貼近現代生活。”陳斌説,“北京選送的一幅卷軸畫,看上去是一個漂亮的裝飾品,但插上電以後,就變成了電暖器。卷軸畫本身也是一個電子相冊,可以更換照片。還有一個作品是一張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的休閒椅,折疊起來很小,打開後躺在上面感覺非常舒適,會讓人立刻産生困意。參賽作品中還有用杜邦紙做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包,顛覆了傳統的概念。”

陳斌感到,這次大賽也是充滿青春活力的一次比賽,涌現出了一大批特色鮮明、時尚、充滿青春活力的旅遊商品。“很多作品都是針對年輕人群設計的。比如,來自海南三亞的一個作品,是戴在腳上的戒指,白的塑膠繩串著白色的小貝殼,做工很精緻,價格卻很便宜,只要10-30元。在三亞的海灘上,腳上戴著這個戒指,既富有當地地域特色,也符合當地生活習慣,而且還給人們帶來快樂,戴上它就會産生‘去玩吧’的心情,很有新鮮感,評選現場有些女孩説想要給每個腳趾都戴上一個,也有人説戴在手上也不錯。還有用椰殼做的小包,採用了國際流行色,充滿了青春活力”。

參賽作品中還有很多網紅産品,比如薇婭帶貨的螺獅粉、北京故宮的月餅等。“這些好吃的、好喝的,是真的好吃,真的好喝。”陳斌説,“比如來參賽的薯片,讓人嘗過之後願意馬上下單購買;送到現場的果汁一定是各地挑選出的最好的産品。這些網紅産品既適合旅遊者去當地購買,又適合在網上銷售,在包裝、功能方面都很能打動人,這是今年參賽旅遊商品的一個質的飛躍,也是與去年相比的一個明顯變化。”

從此次參賽作品中可以看出,各地利用特色物産資源深度開發的旅遊商品明顯增多。在參賽作品中可以看到來自海南,用沉香做的護膚品,來自陜西的麻辣口味冰激淩,還有陜西韓城花椒做的花椒手工皂、花椒酸奶、花椒面膜都非常吸引人。“這些利用當地特色物産做成的旅遊特色商品,既有豐富了人們的選擇,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陳斌説。

在目前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旅遊商品的發展也面臨著新挑戰。陳斌指出,企業旅遊商品必須要樹立品牌,不斷創新,打造自己的特色。“疫情之下,旅遊商品也要做準備,適應新情勢的要求。旅遊商品如果不僅能賣給來當地旅遊的遊客,還能在網上大量銷售,那麼受疫情的影響就會減小。所以,需要企業設計一些具有創意並且適合網上銷售的商品。這些商品必須有自己特色,這就迫使企業進行創新,轉型升級”。

“這個特色可以是文化特色,也可以是物産特色。”陳斌補充説,“因為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物産,可以在這方面進行深度開發,不僅可以開發食品,還可以開發各種類型的商品。如果跟科技結合起來,那發展空間就會更大。一定要開發符合人民日常生活需要的、有特色的創新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