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小院老闆娘講述虞山老百姓生活:很常熟

發佈時間:2020-06-04 10:54:14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饞人 常跑跑  |  責任編輯:古劍
大字體
小字體

點睛】這就是實實在在的本地人的生活,而虞山人家的生活很安靜,很常熟。



近日,以“一城山水 自在生活”為主題的中央主流媒體及達人采風活動在江蘇常熟舉行。在虞山文化旅遊度假區“虞山人家”三峰片區,清風小院老闆娘陳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虞山文化旅遊度假區的設立及度假區“國創”不僅給自己事業和生活帶來了更多的機遇和機會,也見證了清風小院的發展。



清風小院應運而生 經營沒有壓力

陳吉説,在創業前,自己的家庭並不富裕,家裏成員掙錢主要靠外出打工或掙工資,開農家院是一種嘗試,也是改變的開始。清風小院地處虞山文化和旅遊度假區,正因為它坐落在虞山腳下,所以有獨特的、天然的優勢。十年運營,小院從一開始的“小桌子一擺的小規模”變成了“現在幾十桌的有院落、有包房的中高規模”。

“未來,我還計劃把附近幾間房子改造成有住宿的、規模相對大一點的休閒農家樂。”陳吉如是説道。

陳吉是做會計出身的,她的母親喜歡在家幹點園藝等修修剪剪的活兒,因此清風小院是以園林設計為主的農家樂。三年前,看家裏的生意越來越好,陳吉辭職回家,幫助母親經營。

陳吉介紹,清風小院一開始,只是個臨時搭建的棚子。後經政府同意並由自己改造,才有了現在的規模。

“政府對我們的幫助,其實挺大的。既幫助我們修建了道路和停車場等公共設施,還對徵用部分集體用地給予優惠。另外,他們還會幫助我們做宣傳、做活動,由於清風小院的環境比較吸引人,因此,越來越多遊客到這裡度假休閒。”陳吉強調,這些人當中,90%的客人是當地的,周邊主要是張家港、上海來的比較多。大部分是回頭客。

據了解,在虞山腳下104家農家樂當中,清風小院自2010年開始,主要經營餐飲服務,越做越有名聲。而陳吉母親的園林綠化和炒茶的專項技能,對清風小院經營增色頗多,對此,陳吉表示感激不已。與別的農家樂不同,清風小院會經營晚餐,但必須要提前預訂。

“我覺得常熟人幸福生活指數蠻高的。本來虞山就是一個天然的氧吧,加上虞山文化和旅遊度假區做了生態步道,更提高了我們老百姓的健康生活指數。”陳吉説,“不僅如此,環境的改善對清風小院的品質也有了巨大的提升。一般來説,當地老百姓喜歡一大早在步道上走一走,回來時在小院吃上一碗麵,喝上一杯茶,八點半左右去上班,開啟一天的生活。

談到收入情況,陳吉説,十年前全家人做農家樂年收入也就20萬元左右。現在大約有30萬元的利潤,這些錢將繼續投入做改造,做升級。家就在這裡,而我喜歡和家裏人生活在一起。

陳吉説,經營農家樂很辛苦,沒日沒夜的都是流程。但看到遊客在這裡開開心心的,她也很知足。對陳吉而言,他們既是客人,又是家人,所以,來到清風小院,都是陳吉幫他們調配菜品、調配營養。

“實話實説,經營清風小院,我們沒有壓力,一點壓力都沒有;而客人,也都是自然而然的過來喝茶消費。”陳吉説,“不管現在,將來,都是沒有什麼壓力。”




民宿,是老闆娘特別想做的下一步

陳吉在採訪中透露,她非常想做間民宿,而且她有條件。她叔叔家有空余的房子可以改造。不過,目前度假區還沒有相應的政策下來,只能等待機會。

“旅遊,一定要吸引外來的客戶。就片區來説,本地客源已經飽和,而外來客戶增多,就要停下來、住下來,讓他們在虞山腳下感受常熟慢生活。這是民宿的需要,也是旅遊的需要。”陳吉説。她覺得,清風小院除了天然條件之外,它的餐飲同樣吸引人。一般,遊客喜歡找一家比較放心的、食材比較好的、能吃到當地菜的特色的店,這樣可以體驗當地人的生活方式,最好的是當地百姓和遊客一起融洽相處,陳吉認為:這就是旅遊的意義。

對於民宿,陳吉展開了她的聯想,她希望能開成一個民宿,把清風小院和民宿融合起來,一可以和外面來的人多交流,二讓客人更有歸屬感。

“很多從上海過來的客戶一直跟我説,怎麼不弄一個民宿,他們喜歡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你們有什麼就吃什麼,也不在乎獨特不獨特,就喜歡你們這裡早上起來,聽得見鳥叫,晚上比較安靜。”

實際上,清風小院的消費價格,也是吸引客人前來的因素。在清風小院,永遠不會出現宰客的情況,因為我們喜歡原生態。

據了解,清風小院每人平均消費,午餐的均價就是五六拾到一百塊錢左右;如果早上吃蕈面的話,一碗就要35元。

説到蕈油麵的關聯,陳吉表示清風小院不會和望岳樓老麵館産生競爭關係。老麵館,人多一些,熱鬧一些;清風小院,人少一點,安靜一點。

“這就是實實在在的本地人的生活,而虞山人家的生活很安靜,很常熟。”陳吉最後對記者如此表示。

( 饞人 常跑跑)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