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樹剛:旅遊業高品質發展是主題 做到五個兼顧

發佈時間:2020-05-11 07:42:55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雒樹剛  |  責任編輯:古劍
大字體
小字體

在2020中國旅遊科學年會上的講話

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書記、部長 雒樹剛

2020年4月29日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經濟社會秩序逐步恢復的背景下,我們以視頻會議形式舉辦2020年中國旅遊科學年會,共同研究疫情應對和旅遊業高品質發展,很務實也很必要。在此,我代表文化和旅遊部,對本次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向參加會議的各位專家學者和長期以來關心支援旅遊業發展的朋友們表示誠摯問候和衷心感謝!

年初以來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國、蔓延全球,對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産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也對旅遊業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衝擊。疫情發生後,文化和旅遊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在疫情爆發後第一時間調整工作重心,及時停團組、關景區,協調出境遊客返程、發佈境外旅遊提醒,有效防止了疫情經由旅遊活動傳播擴散,有力服務了疫情防控大局。針對旅遊行業遭遇的困難,文化和旅遊部積極協調相關部門,推出一系列針對性政策舉措,比如暫退旅遊服務品質保證金,推動解決退票退費問題,穩定導遊隊伍,調整旅遊發展基金用於貸款貼息,爭取將旅遊業作為金融扶持和降費減稅重點行業,協調下達文化和旅遊提升工程中央預算內投資,組織實施文化和旅遊企業數字化提升項目,支援文化和旅遊企業利用待崗期加強線上培訓等,幫助旅遊業渡過難關。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文化和旅遊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産重要指示精神,指導各地根據自身實際,堅持分區分級原則,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礎上,穩步推進旅遊景區恢復開放、星級飯店復工,有序恢復省域內旅遊經營活動,同時積極謀劃旅遊投資項目、大力推進智慧旅遊建設、努力激發旅遊消費活力、組織旅遊宣傳推廣活動,幫助旅遊業恢復發展。在此過程中,中國旅遊協會等行業協會和廣大旅遊企業報團取暖、組織自救,通過多種渠道向我們反映實際困難和政策訴求;中國旅遊研究院等高校、科研機構的旅遊專家學者心繫行業發展,深入開展調研、積極建言獻策,充分發揮了智庫、智囊作用,為我們按需施策、對症下藥,支援旅遊業渡過難關、恢復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參考諮詢。一些行業協會、旅遊企業和旅遊研究單位還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免費提供線上業務培訓、提供線上文化和旅遊産品,受到行業和社會的廣泛好評。在此,我代表文化和旅遊部黨組,再次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謝!

當前,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團結一致、頑強拼搏,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經濟社會運作逐步趨於正常,生産生活秩序加快恢復。但是,國際疫情仍呈快速擴散蔓延態勢,輸入性風險仍然較大,給我國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挑戰。可以説,保持疫情防控成果,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依然不小,復工復産、恢復秩序的任務依然繁重,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仍將是未來一個時期所有工作的主題主線。在此背景下,旅遊業受疫情影響陷入困境的局面還將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正確的預期和充分的準備,著力穩定局面、兜住底線、共渡難關。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我國疫情防控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旅遊業持續增長、穩定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只要應對得當,有望在疫後迎來強勁的恢復性增長。對此,我們要有信心、有定力,有化危為機的勇氣,以更大的政策力度、更實的扶持舉措來對衝疫情影響,推動旅遊業高品質發展。

多年來,伴隨著旅遊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旅遊研究不斷深化,高水準研究力量持續壯大,高品質研究成果層出不窮,為旅遊業發展注入了智慧和能量。特別是中國旅遊科學年會創會10餘年來,為專家學者們交流研究成果、分享研究經驗搭建了橋梁、提供了舞臺,逐步成為全國旅遊研究領域的年度盛會、當代旅遊研究成果集中展示的重要平臺。在整個旅遊行業眾志成城抗疫情、集中精力謀發展的關鍵時期,從事旅遊研究的專家學者們有責任也有能力施展自身才華、發揮更大作用。借此機會,我就推動旅遊科學研究談幾點想法,與大家交流分享。概括起來,就是“一個主題”“五個兼顧”。

一個主題”就是緊緊圍繞旅遊業高品質發展這個主題。黨的十九大正式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高品質發展對於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重要意義,明確指出推動高品質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去年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推動旅遊業高品質發展”,為旅遊業發展提供了遵循,也提出了要求。可以説,高品質發展是未來一個時期旅遊業發展的主題、主旋律,是貫穿整個旅遊行業的總要求。旅遊工作要圍繞這個中心展開,旅遊研究也應圍繞這個中心展開。要講清楚旅遊業高品質發展的內涵外延是什麼,具體要求有哪些;講清楚推動旅遊業高品質發展的路徑是什麼,政策需求有哪些;講清楚實現旅遊業高品質發展的指標體系、統計體系、標準體系如何構建;還要講清楚如何以應對疫情衝擊為契機,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實現高品質發展?這些問題都需要大家一起來研究解答。

五個兼顧”包括兼顧當前和長遠、兼顧文化和旅遊、兼顧理論和應用、兼顧國內和國際、兼顧人文和科技。

第一個“兼顧”是兼顧當前和長遠。就是既要看眼前、著力研究當前旅遊業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又要謀長遠、著力開展戰略性前瞻性研究。就當下而言,最重要的是抓好疫情應對研究和“十四五”規劃編制研究。剛才我講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旅遊業造成了巨大衝擊,希望專家學者們能夠對此做科學評估,講清楚疫情對旅遊業到底造成哪些影響,還要講清楚常態化疫情防控機制下旅遊業如何健康發展,疫情結束後如何促進旅遊業恢復發展,以及未來如何建立旅遊業危機應對機制等。在積極應對眼前疫情衝擊的同時,要認真研究“十四五”時期旅遊業發展戰略,講清楚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後人民群眾的旅遊需求有哪些不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賦予旅遊業哪些新任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步入快車道對旅遊管理提出哪些新要求?在此基礎上,還要研究提出“十四五”時期旅遊業改革發展的總體思路、主要任務、實現路徑,謀劃設計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大政策,為實現旅遊業高品質發展勾畫藍圖。

第二個“兼顧”是兼顧文化和旅遊。就是既要專注研究旅遊,又要適當了解文化,在術業有專攻的基礎上拓展研究視野,成為文旅兼修的跨學科研究人才,如此才能在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視野下看待文化或旅遊問題,才能更好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研究理論創新。文化和旅遊部組建以來,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成為文化和旅遊研究的焦點,專家學者們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形成了一批優秀成果,各級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各類文化和旅遊企業也開展了一系列實踐探索,取得了積極進展。可以説,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已經成功破題,“能融則融、宜融盡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已經成為行業共識。但我們也要看到,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還不明確,政策法規體系還不夠健全,融合的力度、廣度、深度都還不夠,這些都需要專家學者們進一步深入研究,為我們更好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提供理論支援和政策建議。

第三個“兼顧”是兼顧理論和應用。就是既要重視理論研究、著力構建中國特色旅遊理論體系,又要重視應用研究、著力服務旅遊業發展現實需要。要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研究旅遊理論,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旅遊工作重要論述精神,總結好中國旅遊業蓬勃發展的實踐經驗,構建既符合旅遊自身發展規律、又適應中國國情的旅遊理論體系,形成旅遊理論研究領域的中國學派。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一切有價值、有意義的學術研究,都應該反映現實、觀照現實”的要求,加強應用性研究,急行業之所急、想行業之所想,聚焦旅遊業發展面臨的各類問題開展針對性研究,更好地服務政府決策、服務行業發展。這兩年,中國旅遊研究院開展的“文化和旅遊宏觀決策課題”“文化和旅遊優秀研究成果遴選”均兼顧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導向。

第四個“兼顧”是兼顧國內和國際。就是既要紮根本土、研究國內旅遊,又要放眼世界、關注國際旅遊,取長補短、為我所用。比如,經過多年快速發展,我國旅遊業産業規模持續擴大、生産要素全面發展、産業體系不斷完善,但也存在著産業結構與市場需求不匹配、適應群眾需求的景點景區等旅遊産品還不夠豐富,國內旅遊的便利度、舒適性、體驗感有待提升,旅遊宣傳推廣效果不佳、傳播力不夠,入境旅遊有待發展等一系列突出問題,這些問題既需要從自身出發尋求解決路徑,也需要充分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力求事半功倍。還要堅持開門搞研究、加強國際學術交流,用好各種交流平臺,講好中國旅遊故事,發出中國旅遊聲音,讓世界知道中國旅遊,也為世界旅遊發展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

第五個“兼顧”是兼顧人文和科技。就是既要注重從人文社會科學的角度研究旅遊,又要注重從科技的角度研究旅遊,努力構建更加完備的研究體系,讓人文與科技為旅遊業騰飛添置雙引擎。就目前來看,旅遊研究還是以人文社科角度為主,從科技角度研究的氛圍還不夠濃、成果還不夠多。去年,我在中國旅遊集團論壇上專門強調了推動旅遊業與科技融合發展問題,提出要用科技改變旅遊。我認為,在運用科技創新推動旅遊發展方面,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比如,如何利用5G、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發展智慧旅遊、推進旅遊服務便利化?如何利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加強旅遊市場監管、提升旅遊服務品質?如何利用網際網路、數字化等技術手段發展線上旅遊新業態、推動旅遊業態多元化?疫情期間,一些線上旅遊企業推出“雲旅遊”項目,一些景區推出“雲賞花”“雲踏青”等項目,效果相當不錯。這些都為旅遊研究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土壤、更加廣闊的空間。

以上是我的幾點建議。今後,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將一如既往地支援旅遊研究、支援中國旅遊科學年會,通過項目資助、課題委託、平臺搭建等多種渠道對大家的研究給予資助,也希望各位專家學者繼續支援文化和旅遊工作,繼續為旅遊業應對疫情、恢復發展建言獻策,為我們提供更多智力支援!

最後,預祝本次旅遊科學年會圓滿成功!

雒樹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