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鼓浪嶼:天風海濤輕彈的綺夢(組圖)

發佈時間:2020-03-10 09:51:34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韓知霖  |  責任編輯:古劍
大字體
小字體

【點睛】廈門有個美麗的地方,天風海濤,遺世獨立,她的名字叫鼓浪嶼。極目遠眺,只見她濃淡相宜、遠近相安,仿佛一幅肅穆祥和的印象派油畫;細細聆聽,似乎還有一支悠揚的鋼琴曲,在伴隨海鷗與濤聲,不時從畫中飄來……




如果有這樣一座島嶼——遠處是一方寧靜的藍天,近處是一片幽深的綠樹,藍與綠之間,是逶迤而去的清水紅磚……極目遠眺,只見她濃淡相宜、遠近相安,仿佛一幅肅穆祥和的印象派油畫;細細聆聽,似乎還有一支悠揚的鋼琴曲,在伴隨海鷗與濤聲,不時從畫中飄來……





如果有這樣一座島嶼,你是否立刻能想到她的名字——鼓浪嶼。

“鼓浪嶼”這三個字,是花朵,是詩句,是音符。輕吟慢哦之間,已是唇齒生香。據説在島的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水涌,浪擊礁石,聲似擂鼓,故稱“鼓浪石”,鼓浪嶼也因此得名。放眼歷史,多少文人雅士慕名而來,流連于這座上蒼眷顧的小島,沉浮在鼓浪而歌的夢。也許你不知道錢穆的絕句——“赤岸黃墻屋,青波白板船。鷗光來遠嶼,帆影落遙天”;但你一定知道那首膾炙人口的歌曲《鼓浪嶼之波》——“鼓浪嶼四週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在那翻滾的旋律裏,涌動著熾熱的鄉愁、熾熱的愛。正是在這些詩句歌曲、天風海濤織成的綺夢裏,鼓浪嶼以她別具風情的自然風光與人文底蘊,端坐于八閩之南、鷺島之西,迎接著一輪輪四季的更疊與晝夜的交替。





説到自然風光,便不能不提日光岩——這島上的最高峰。日光岩別名“晃岩”,相傳1641年,鄭成功來到此地,見此地風景勝過吉林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稱之為“日光岩”。要登臨此岩,一窺日光,便要辛勞走一段山路。其間渾圓的巨石層出不窮,蒼鬱的古樹隨處可見,更有閩南大厝、名人題字與這些自然風景相得益彰。於是遊人往往在心曠神怡中,路過“九夏生寒”“鷺江龍窟”,經由“閩海雄風”“古避暑洞”,不知不覺間,來到岩頂的平臺。立定此處,憑欄遠望,只見輕靈的雲天近在咫尺,島上的屋宇盡收眼簾——別提有多麼愜意!難怪有詩人寫道:“一葉輕舟破霧霾,波濤滾滾此登臺。日光岩上憑欄望,隔岸清風過海來。”(陳仁德句)





如果説日光岩匯聚了鼓浪嶼的自然鐘靈,那麼萬國建築群則沉澱著鼓浪嶼的歷史底蘊。自《南京條約》簽訂以後,廈門成為五個通商口岸之一,西方列強便蜂擁來到鼓浪嶼,搶佔風景最美的地方,建造別墅公館。再加上各方歸僑所建的各式別墅,鼓浪嶼的建築真可謂中西薈萃、異彩紛呈,無愧乎“萬國建築博覽”之名。若真要探索起來,從宗廟祠堂到園林人家,從歇山重檐到燕脊垂花,從羅馬式立柱到巴洛克浮雕……你會驚嘆于這座小小的島嶼所容納的歷史。而現在,這些建築早已斂起最初的華麗,自在地散落于海畔和山坡,任隨綠樹掩映、藤蔓攀岩,花影綽約間,兀自守護一方恬靜與安然。





都説“建築是凝固的音樂”,單就建築而言,鼓浪嶼也足可被稱作“音樂之島”,而鼓浪嶼之所以獲此殊榮,卻是實實在在地憑藉音樂。姑且不論那些小巷深處的鋼琴曲和那些於此長大的音樂巨匠,就拿那座聞名遐邇的鋼琴博物館來説,也足可見這座小島對音樂的情有獨鍾。在這座博物館中,陳列著愛國華僑胡友義收藏的七十多架古鋼琴,其中有稀世名貴的鎏金鋼琴,有世界上最早的四角鋼琴和最大的立式鋼琴,更有古老的手搖鋼琴、腳踏自動鋼琴和其他古鋼琴。漫步在博物館的木質走廊上,仿佛能看到鋼琴家族的前世今生,看到典雅曼妙的音符是孕自怎樣的匠心與熱愛……





徜徉于鼓浪嶼的角角落落,你還會發現,那一系列美麗的街道、店舖、集市、公園和雕塑,連同它們美麗的名字——不勝枚舉。在這個意義上,鼓浪嶼就像一本字典,精緻、小巧而厚重,當你試圖翻開她、走進她,她便向你娓娓訴説,展現她的神奇,使你不由自主地讚嘆:哦!鼓浪嶼,這天風海濤輕彈的綺夢……

(韓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