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打卡先買書:“網紅書店”的規定合理嗎?

發佈時間:2019-12-13 09:01:07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宋卿
大字體
小字體

近日,有媒體報道,重慶市渝中區中興路有一家舊書書店,只有十多平米的空間被成千上萬的舊書籍塞得滿滿噹噹,賦予了書店文藝復古的氣息,每天都能吸引不少年輕人前來拍照打卡,但老闆規定:打卡拍照的人必須買一本書。

為何有如此強制規定?説來也是無奈。據老闆稱:“以前全是看書的,現在全是拍照的”。原本屬於小眾愛好的舊書小店,在自媒體傳播與網紅文化的刺激下,竟然成了很多人“打卡”的勝地。一時間出現了大量“不速之客”,真心愛書的老闆和讀者們,自然會憂心忡忡。

近年來,全國各地的獨立書店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態,北京萬聖書園、南京先鋒書店、蘇州慢書房等知名書店,已經成為當地一張閃亮的文化名片。但是,在“娛樂至上”的網路文化風氣影響下,原本給人以踏實厚重印象的書店,也成了泛娛樂化的對象,很多人來書店或圖書館不是為了閱讀、購書,只是為了拍美照、發朋友圈,以此彰顯自己的“格調”。

其實,重慶這家小書店的遭遇並非獨有。之前就有媒體曝光隱藏在北京山區裏的某書屋,雖然建築風格獨特,但藏書竟有不少盜版書籍,前來拍照的遊客也遠多於真正的讀者。

真心熱愛閱讀的人,是不會在乎閱讀空間的環境的。正如古人所言“大隱隱于市”,越是在喧嘩嘈雜的環境裏,越能看出一個人是否真的熱愛讀書與思考,是否真能靜心哲思。與之相反,如果一個人不愛閱讀,即便把他放在最華美、最文藝的書店裏,他也未必能沉潛思考,恐怕只是被外表的浮華所吸引。

網際網路社交模式的新變,讓這類“偽讀者”有了更廣闊的“生存空間”。他們不斷追求著新鮮的東西,尋覓著陌生化的美感與新奇的體驗,舊書攤、小書店這類小眾愛好對象,也不免成為他們使朋友圈“精緻化”的工具。加拿大思想家戈夫曼曾提出“自我呈現理論”,認為人們在社交網路裏希望展現的自我,和真實的自我是不同的。為了防止外界因看到“舊的自我”而對“新的自我”産生誤會,一些過度沉迷于“人設”的人,不斷更換著朋友圈照片的拍攝背景,仿佛自己打卡拍照的地方越新奇、越小眾,他們獲得的外界評價就越高,越陷越深,直到迷失原本的自我。

當然,人人皆有虛榮心,普通人也有附庸風雅的權利,只要不妨礙他人的閱讀,在網紅書店拍照倒也無可厚非。書店的經營方式本無高下之分,有人願意成為忠實讀者,有人願意借機成為網紅,只要不拿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他人,都是可以接受的。儘管在書店拍照打卡與認真閱讀的群體,相互之間未必能夠理解與認同,但百花齊放的文化生態,本身也是令人賞心悅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