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地方戲曲 如何能“圈粉”年輕人?

發佈時間:2019-10-23 09:28:39  |  來源:福建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宋卿
大字體
小字體

8月16日至10月19日,廈門舉辦“禮讚新中國逐夢新時代——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暨廈門解放70週年優秀劇目展演季”,26場由市屬文藝院團創排的地方戲曲、音樂劇、舞蹈詩等輪番上演,吸引了大批觀眾。歌仔戲《僑批》《渡臺曲》、高甲戲《大稻埕》《阿搭嫂》、南音《鼓浪曲》《清曲雅樂》等精品劇目,亦是場場爆滿。其中,年輕觀眾佔了多數。

這些地方傳統戲曲緣何能在廈門“圈粉”年輕一代?究其原因,既有專業劇團長期開展戲曲進校園,培養了一大批懂得欣賞戲曲的年輕觀眾的因素,又與這些傳統戲曲團體懂得挖掘本土題材,並用充滿“時代感”的創新表演形式,演繹濃濃“廈門味”“閩臺味”的故事有關。

進校園,播下戲種子

“冬雪融盡春自來,水自奔流花自開……”16日,廈門市南樂團在湖濱中學舉辦“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一曲《百花圖》表演唱,既保留了傳統曲牌韻味,又一改過去的形式,融入演員纖巧的肢體動作等,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得到了陣陣掌聲。

當天,南樂團還用南音曲調吟唱李白的《靜夜思》,和唱反映百花初放、春意盎然的遊園踏春小調《樂趣》。同時,工作人員介紹了南音記譜方式工尺譜,展示南音演奏的主要樂器,並讓同學們上臺學習洞簫的吹奏方法,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地方戲曲的魅力。

據廈門市南樂團團長楊雪莉介紹,上世紀90年代,南樂團就有個別演員和演奏員到霞溪小學開授南音興趣班。樂團層面的戲曲進校園則始於2012年,主要到集美小學、廈門外國語附屬小學、北師大附小、國祺中學、廈門華夏學院、廈門城市職業學院等學校授課及推廣。“我們不僅進行南音展演及教授南音的基礎知識,尤其注重互動,通過樂器體驗等激發大家的興趣。”她説。

近年來,包括南樂團在內,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廈門市金蓮陞高甲劇團等幾家專業地方戲曲院團,成為當地開展戲曲進校園的主要載體,通過設立定點校、人才培養基地等,逐漸形成氛圍。

廈門市金蓮陞高甲劇團團長吳晶晶告訴記者,早在十餘年前,劇團就開始在思考如何培養觀眾對地方戲的熱愛,而進校園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舉措。據劇團副團長陳炳聰介紹,高甲戲進校園目前已經形成講解、講座、體驗、互動等多種形式,可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和需求,選擇進行戲曲常識的介紹或者丑角、旦角等角色表演特點的親身體驗等。

地方戲曲在進校園的過程中也在主動求變。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副主任莊海蓉表示,劇團從受眾群體出發,不僅普及劇種、唱腔、行當、特色樂器、摺子戲等,還創排整理了適合學生觀賞的劇目《狀元與乞丐》《安童哥》《八大錘》《武戲集錦》,創作現實題材、環保題材的歌仔戲等。此外,金蓮陞高甲劇團也結合校園安全、掃黑除惡等創作小節目。

這些面向青少年推廣閩南傳統戲曲文化的舉措,不僅增強了孩子們審美觀念和綜合素養,也提升了戲迷群體的數量和品質,為傳承傳統文化和厚植民族情感,埋下了一顆顆種子。更值得一提的是,戲迷群體壯大之後也開始反哺地方戲曲。楊雪莉表示,廈門理工學院的戲迷學生利用多媒體全程記錄表演並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意見建議,讓劇團受益頗多。

造明星,收穫年輕“鐵粉”

作為開展戲曲進校園的眾多學校之一,廈門市松柏小學邀請了廈門市金蓮陞高甲劇團的白君郎等老師,每週三到校授課。得知這個消息後,就讀于該校二年級的學生林筱楠趕緊報了名。

本是“超級歌仔戲戲迷”的林筱楠,對於高甲戲的興趣,就源於廈門市金蓮陞高甲劇團優秀青年演員吳伯祥。高甲戲以“醜”為美,丑角表演自成一派,而吳伯祥的丑角表演更有自己的風格,詼諧逗趣,深受廣大觀眾尤其是小戲迷的喜愛。

不只在舞臺展示和藝術呈現層面鑽研,吳伯祥還注重思考與挖掘戲劇背後的文化內涵,這也讓他收穫了一批來自高校的“鐵粉”。他們從其他劇種與高甲戲的關係等戲劇專業和戲劇觀方面的問題展開探討,反過來促進舞臺表演的提升。

事實上,近年來,廈門幾大專業劇團都開始有意識地開啟“造星”模式,通過明星演員圈住一批年輕“鐵粉”。以歌仔戲為例。2017年,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主攻青衣、刀馬旦的演員曾寶珠在中山公園南音閣以個人專場形式舉辦了傳統經典摺子戲展演。當天,她以《六月雪》《雪梅教子·雪梅聽琴》《雪梅教子·斷機教》《安安認母》等歌仔戲傳統劇目摺子戲,展現了歌仔戲青衣行當的魅力和唱腔韻味。戲迷們在演出謝幕後紛紛上臺求抱求合影,此外還成立了“寶迷會”,學習、探討曾寶珠的唱腔藝術。

這場由中心上下全力支援的專場演出相當成功。“以前,我們一般認為把戲演好就可以,不突出演員個人,與戲迷互動也比較少。”莊海蓉坦言,如今看來不利於提升演員知名度,也不利於推廣歌仔戲。歌仔戲就是需要打造自己的明星,培育更多戲迷,擴大影響。

2018年,“傳承非遺文化 發揚國粹精神——鄭惠兵歌仔戲個人專場”在廈門小白鷺金榮劇場舉辦,呈現了小生、老生、公子丑、老醜、武老生等多個行當的魅力及獨具閩南韻味的歌仔戲唱腔,在鷺島乃至閩南的戲迷界裏掀起了一股“惠兵”旋風。如今,研習中心幾大“臺柱”都有自己的專屬年輕“鐵粉”,而且這些鐵粉經常組團追戲。

在業內人士看來,傳統地方戲需要能吸引戲迷的元素,增強跟戲迷的黏合度是必須的,而打造明星,增加與戲迷互動,的確是擴大戲曲影響的好途徑。這從廈門市第一朵“梅花”吳晶晶、“歌仔戲首朵梅花”蘇燕蓉、廈門曲藝界第一朵“牡丹花”楊雪莉等三個專業劇團明星每次演出引發的強大效應即可見一斑。而廈門特別設立文藝人才重點項目資助辦法,扶持優秀中青年演員舉辦個人演出專場等政策,也讓“造星”正逢其時。

推精品,注重時代感

最近,廈門幾家專業地方戲曲院團進入了忙碌期。17日,記者採訪時了解到,廈門市南樂團剛結束了“高雅藝術進校園”湖濱中學場的表演,正在準備次日為廈門大學舉行的專場演出;廈門市金蓮陞高甲劇團的主要人員連夜與導演商議小劇場版本《阿搭嫂》的編排;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則在為參加第十六屆中國戲劇節演出加緊排練。

這幾家地方戲曲院團顯然已經在全國範圍內産生了較大的影響,而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充分挖掘閩南文化元素及閩臺關係特色的題材。以廈門市台灣藝術研究院院長曾學文為代表的一批優秀中青年編劇,頻頻推出精品,貢獻有目共睹。

梳理廈門近年來叫得響的文藝作品,歌仔戲《邵江海》《蝴蝶之戀》、高甲戲《阿搭嫂》《大稻埕》、南音樂舞《長恨歌》《情歸何處》……其中,《邵江海》《大稻埕》,既榮膺“曹禺劇本獎”,又榮獲“五個一工程獎”。實踐證明,這樣的作品接地氣、接人氣,在全國文藝創作版圖裏也能突出自己獨有的特色,做到叫好又叫座。

業內人士認為,曾學文的每一部作品都在尋求並回答什麼是屬於“廈門這座城市”的特點。在曾學文看來,不同於泉州、莆田,廈門對外開放、中西文化融匯,決定了它重視傳統,又不拘泥舊式,戲劇創作要更有現代的眼光和現代的審美品位。正是找到了這一藝術發展突破口,廈門才從原來福建省戲劇創作“貧困區”,開創出了福建劇壇的“廈門現象”。

“廈門文藝作品不僅注重挖掘本土特色,還注重塑造作品的精神內核,因此作品能跟這個時代同呼吸共命運,能夠傳播正能量,傳遞向上精神。”業內人士表示,《阿搭嫂》塑造的古道熱腸的閩南阿婆,是對社會熱議的“老人該不該扶”的叩問;《大稻埕》在“家文化”的母題背景下,為作品找到了精神立柱——鄉土社會守護中國文化的力量。

除了挖掘本土特色和塑造精神內核之外,廈門地方戲曲同樣注重大膽創新創優,增強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以南音為例,傳統舞臺表現形式以靜態的坐唱或站唱為主,而今則融入視覺、跨界音樂創作等多種舞臺藝術形式來呈現。“南音在走向國際舞臺的探索中,既保留了原汁原味,又滿足了現代觀眾對於藝術審美的要求。”楊雪莉説。

如今,越來越多的廈門文藝創作者開始用這種方式講好廈門故事。舉例來説,廈門青年編劇林志傑創作的歌仔戲《渡臺曲》反映了閩南先民“唐山過台灣”的曲折經歷,故事的結局也契合了兩岸當前的和平主旋律。《渡臺曲》一經演出,就引發戲迷熱度空前的追捧。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充分展現了廈門形象與文化魅力,同時也是文化自信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