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9月9日訊 近日,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橫空出世並問鼎國産動畫電影票房冠軍的寶座,讓哪吒這一神話人物再次從公眾的記憶中走進了現實。同時,隨著哪吒這一IP的再次走紅,關於哪吒故里、哪吒文化的傳説再次涌起。
關於哪吒故里的傳説各有版本,其中哪吒的故事流傳最廣的,當屬四川宜賓。作為萬里長江第一城,建城2200年的古蜀之都,擁有茶文化、酒文化、竹文化、抗戰文化、僰文化、大江文化、奇石文化……等無數令人驕傲的文化,被認為是哪吒故鄉也算是門當戶對。
但事實究竟如何?哪吒故里的傳説是宜賓人民的一廂情願還是確有其事?
其實,在今年8月23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已將“中國哪吒文化之鄉”授牌給宜賓翠屏區人民政府。該協會稱,宜賓翠屏區是哪吒文化保存最完整、民眾參與度最高的地方。
不僅如此,宜賓很多名勝古跡和景區地名,都與哪吒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百聞不如一見,今天就讓我們到這座文化古城來一探究竟吧!
陳塘關
宜賓市翠屏區南部沿長江而下約3公里處,傳説李靖鎮守於此,哪吒出生於此,那便是南廣鎮,古時亦稱“陳塘關”。
如今站在南廣鎮南廣河邊,眺望峭壁,仍依稀可見“陳塘關”三個大字,附近還殘存著兩座廟宇基石。
在這個宜賓市七八十年代的南廣小鎮,還保留著近3000米左右的石板小街,狹窄的石板路、木板門、糧站、銀行、南廣老橋、無數優秀的歷史建築,這裡的石板小路、老橋河水,仿佛都印刻著魔童哪吒“生活”的痕跡。
幾乎每個南廣老人都能説出幾個關於哪吒的故事。他年幼頑童時在南廣河中玩耍,他惡鬥龍王三太子,還有他為了南廣百姓,甘願剔骨還父割肉還母……仿佛哪吒就是他們親眼看著從一個總是惹是生非的小屁孩成長為頂天立地的大英雄的呢~
天池公園
宜賓市西郊距城區9公里的天池公園,自古盛産蓮藕。相傳哪吒剔骨還父,割肉還母,個人承擔斬殺龍王三太子之罪後,李靖又毀了他的廟宇、金身塑像,魂魄無所依不能還生,太乙真人就在天池採蓮藕,借助荷花二枝、荷葉三張為哪吒重生作為他的化身。
如今的天池公園,遍佈荷花、修建樂園,還生亭也已按民間傳説恢復,園內走上一遭,好不快活。
翠屏山哪吒洞
相傳哪吒生前常在哪吒洞中玩耍,自刎後,托夢于其母殷夫人,在翠屏山依山就勢修建哪吒行宮。造型古樸,鬥拱雕梁、外廊回繞,飛檐翹角,寶頂淩霄。太子殿供奉的哪吒塑像,造型生動,栩栩如生。洞門上方雕刻有燃燈道人贈與李靖的玲瓏寶塔浮雕。在行宮上面山頂還建有哪吒師傅太乙真人神殿,塑有太乙真人神像。哪吒洞口岩壁上的寶塔,雖歷經年代,風吹雨打,但仍清晰在目。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決定。”哪吒的命運由自己決定,但哪吒的生活印記卻印刻在了宜賓的一磚一瓦、一街一巷。九灣河、金光洞、龍脊石、鷲州塔(舊州塔)、還生閣……都記錄著這個英雄少年的成長史。
直至今天,在宜賓民間還流傳著諸如“天黃地緣,吒兒夜哭。君子念過,睡到日出。”、“哪吒紅綾軟綿綿,拿在黃龍身上纏;左纏三轉生貴子,右繞三轉福祿緣。”的歌謠。
好山好水好風光,還有傳奇少年哪吒坐鎮,宜賓可謂是一片寶藏聖地。
與此同時,近年來宜賓的經濟發展也是勢如破竹。作為南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宜賓是溝通東西、連接南北物流、人流、資金流、資訊流的戰略轉換要地,被譽為“西南半壁古戎州”,地理位置優勢不言而喻。不僅如此,兩千多年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自然資源等,也讓宜賓這座城市更具魅力。如今的宜賓,作為《川南經濟區“十三五”發展規劃(2018年修訂)》中川南經濟區的重點發展對象,可以説未來可期,潛力巨大。
讓我們一起對宜賓的明天拭目以待吧!
(尤紫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