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睛】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飛花落洞庭。盛夏之際的衡山,入目間滿溢的是蔥蔥郁鬱,縈繞的是草木芬芳。茂盛的植被、和煦的山影,讓它看起來並沒有其他五嶽那樣的怪石嶙峋......
中國的壽文化可謂是無處不在,源遠流長,熱愛生命的中華民族一直在秉承對“壽”的追求。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都是中國老百姓最質樸的願望。
無論是《詩經·小雅·天保》中的“如日之恒,如月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 ,又抑或是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中的”壽比南山,福如東海,佳期。”都折射出人們對長壽的希冀。
而我們常説的“壽比南山”中的“南山”,指的正是巍巍五嶽之中最為清麗的南嶽衡山。衡山位於中國湖南省中部,綿亙于衡陽、湘潭兩盆地間,據戰國時期《甘石星經》記載,因其位於星座二十八宿的軫星之翼,“變應璣衡”,“銓德鈞物”,猶如衡器,可稱天地,故此得名。
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飛花落洞庭。盛夏之際的衡山,入目間滿溢的是蔥蔥郁鬱,縈繞的是草木芬芳。茂盛的植被、和煦的山影,讓它看起來並沒有其他五嶽那樣的怪石嶙峋,反倒多出幾分柔美,不愧為南嶽獨秀。
南嶽忠烈祠
青山埋忠骨,在衡山香爐峰下,靜靜矗立著為紀念抗日陣亡將士而建造的南嶽忠烈祠。13座大型烈士陵墓分佈忠烈祠四週,沿石板道走百餘步,便是“七七”紀念塔。塔座四週有四塊嵌漢白玉的“七七”銘文的青石碑,中間有五顆炮彈直指藍天,象徵著漢、滿、蒙、回、藏等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堅決抗戰。
其後,沿山建有276級石階,分兩側而上,這是為了紀念第六和第九戰區陣亡的276位中高級軍官而專門建造,兩側斜坡中點綴著星羅密布的花草灌木,中間大理石鑲出“民族忠烈千古”六字。亭亭松柏枝葉沙沙,仿佛哀悼的耳語;或許這些英烈們的姓名和事跡早已磨滅在歷史的煙雲中,但他們的鮮血與精神卻充實在中華民族的烙印中,挺起了華夏的脊梁。
磨鏡臺
拾階而上,祝融峰南的燕子岩下,就是聞名遐邇的磨鏡臺。衡山寺院遍佈、名僧會集,是萬千信徒朝拜的佛教聖地。目前有佛教寺庵約有百餘所。據史載,衡山最早的寺院建於晉代,多數建於南朝、唐及五代,茂林深似海,古剎湛如淵正是最好的寫照,磨鏡臺亦是當年南禪七祖懷讓磨鏡故事所在地。
磨鏡臺旁不遠處,卻見一座白色小樓,旁邊耆老告知,原為當年的“蔣宋官邸”,又名“何公館”,是國民政府時期湖南省主席何鍵所建。蔣中正素愛南嶽,曾八次造訪,其中五次都是居於此地。公館內部仍然保持著當年舊觀,雅致非常;樓後樹影斑駁間,據説隱藏著一個神秘堡壘“衡山指揮所”。
祝融峰
登衡山則必要登祝融峰,古人説,“不登祝融,不足以知其高”。 祝融峰之高,歷來被稱為“南嶽四絕”之一。峰背巨崖,壁立千仞;望月臺側,奇石堆疊。
祝融峰頂即為著名的祝融殿,殿中供奉先祖祝融氏,也就是民間所稱的南嶽聖帝。祝融殿用花崗岩砌墻,以鐵瓦蓋頂,傲雪淩風,巍然屹立在峰巔之上看滄海變遷。登頂祝融峰後,極目遠眺,環顧天際,北山風光盡收眼底,腳下群峰如浪,山河如怒。正可謂是“祝融萬丈拔地起,欲見不見青煙裏”。
而峰腰到峰麓之間,卻是又一番不同景象。松杉環繞,深綠無際。碧濤滿耳,晴空雲聚。南嶽的天,湛藍得甚至有點耀眼,定睛看去,卻又有幾分深邃。
尋一處亭臺,坐看雲起,品一盞南嶽雲霧茶,嘗幾口衡山觀音筍,遠山淡影間雲在飄蕩,這盛夏霎時增添了不少閒適之情趣。
(郭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