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7月19日訊 “綠色生態”“熊貓家園”“大美青川”“清爽一夏”……這個夏天,四川青川旅遊名片再次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
在今年的6月28日,四川省第十屆鄉村文化旅遊節(夏季)在青川縣拉開帷幕,吸引了眾多遊客前往,遊“綠水青山”,解“長夏酷暑”,賞“民俗文化”,尋“鄉愁記憶”,點讚青川旅遊發展之路。
青川作為“5·12”汶川特大地震極重災區縣和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全縣上下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思路,依託資源優勢,全力發展全域旅遊,傾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旅遊城市,不斷打響旅遊品牌,不斷提高群眾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
做足文章下好全縣旅遊一盤棋
“藏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用來形容青川的旅遊資源,恰如其分。
青川,因“其水清美”得名于唐天寶年間,位於中國版圖的幾何中心,地處川陜甘三省結合部,處於中國大熊貓國家公園核心區,擁有“熊貓之鄉”的美譽,旅遊資源豐富,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全國最具魅力生態縣,森林覆蓋率高達72.99%,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360天以上,是名副其實的“天然大氧吧、全域山水畫”。境內有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唐家河,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白龍湖,1個國家級水利風景區青竹江,2個省級自然保護區東陽溝、毛寨。
青川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有著獨特的生態優勢,有良好的發展基礎,但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和人民群眾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在青川縣委縣政府看來,推動全域旅遊發展,必須持續用力、久久為功。
對此,青川縣委縣政府堅持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為統領,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地舉生態旗、打生態牌、走生態路,立足生態優勢,創新發展模式,加快構建全區域、全季候、全要素、全産業、全社會的全域旅遊格局。
隨著青川全域旅遊的發展,已形成4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唐家河、青溪古城、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縣城戰國木牘文化生態園,3個國家3A級旅遊景區白龍湖·幸福島、初心谷·田緣張家、竹溪谷。
2018年接待遊客605萬人次,省外和境外遊客佔比18.3%,旅遊綜合收入65.5億元,近三年遊客接待量增速達20%以上。
在今年4月,青川縣已與峨眉山市、都江堰市一起作為四川首批三個通過省級驗收的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認定單位並上報文化和旅遊部,青川全域旅遊品牌越打越響。
群眾點讚生態宜居宜業宜遊
“老闆,你們家的農家樂最近幾天還有客房嗎?”“不好意思,我們這裡已經訂滿了……”6月26日下午17時許,在青川縣青溪鎮陰平村,農家樂業主閆恩華在忙著接聽遊客打來的訂房電話。
“這段時間,正是旅遊旺季,來度假避暑的,漂流的,還有全省的鄉村旅遊文化節在我們這個踏踏舉辦,熱鬧得很咧,客人們陸續打電話來訂房間,但是客房早就被訂滿了。”閆恩華説,隨著暑期旅遊旺季的來臨,來我們這裡的客人還會越來越多,我們還準備增添一批食具和床位。
青川縣青溪鎮陰平村,憑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微田園”式生態風光,成為眾多遊客的聚集地,大家徜徉於此就餐、住宿、採摘。據統計,目前,陰平村共有499戶村民,已有農家樂178家,年接待遊客50多萬人次。
昔日寂靜的山野鄉村,通過實施旅遊發展,搖身一變為生態宜居宜業宜遊之地,受到當地群眾以及社會各界的點讚。
其實,與陰平村類似的情況還有白龍湖幸福島的漁寨農家、張家村初心谷的山谷民宿、喬莊鎮的大溝農家、茶壩鄉的吊腳樓群落……這些古樸村莊的成長之路,僅是青川推進全域旅遊走向生態宜居宜業宜遊之路的一個縮影。
在推動全域旅遊發展中,青川堅持“依山借水、突出生態、擁抱自然、因地制宜、注重細節”的原則,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景區景點,建成青溪民俗風情小鎮等特色小鎮12個,陰平村等精品鄉村旅遊點20個和兩河村等傳統村落4個,形成處處皆景、步移景異的全域旅遊格局,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旅遊從業人員達到2萬餘人。(郭蘭 江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