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第三屆台灣傳媒大學生實習暨航拍體驗活動開啟第一階段——大熊貓新視野航拍體驗採訪,來到世界第一隻大熊貓的科學發現地雅安市寶興縣,溯源大熊貓,近距離與這種動物界的“活化石”打招呼,探究其伴生動植物和人類“鄰居”。
在鄧池溝“初探”大熊貓
從成都出發,不到2小時車程,便已穿梭于青山之中,氣溫開始隨車行平穩下降,抵達寶興縣蜂桶寨鄉鄧池溝時僅有22度,涼爽宜人。19世紀中期,法國傳教士阿爾芒•戴維在這裡發現了野生大熊貓,自此,遠在大山深處的小山溝便和大熊貓結下了不解之緣。
山澗一處平坦地帶,三層小樓整齊排列,石制小道蜿蜒其中,溪流池塘、亭臺樓榭點綴其間,以戴維名字命名的重建新村宛若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吸引台灣傳媒大學生步步深入,考察民風民俗,體驗石磨豆花製作過程。
上至山腰,開闊地帶矗立著一座三層穿逗木結構四合院,這便是當年戴維傳教的天主教堂,始建於1839年。100多年後的今天,四合院內除了一間圓拱天篷禮堂外,還新添了大熊貓起源館,向遊客們科普戴維和大熊貓的故事,以及大熊貓的進化歷程、古名追溯、種屬類別、成長特徵、傳奇往事等。
“大熊貓的尾巴到底是什麼顏色?”前往鄧池溝的路途上,本次大熊貓“發現”實習採訪行程的導師吳莎便拋出了一個小問題,彼時一行人的答案模棱兩可,在大熊貓起源館得到了解答,更弄明白了這種生物到底屬貓還是屬熊,為什麼是黑白兩色、為什麼愛吃竹子、為什麼愛睡覺等深層次問題。
天主教堂門口航拍初體驗後,一行人又來到不遠處的熊貓園科普基地,9歲的雄性大熊貓星睿和15歲的雌性大熊貓瑛美的一顰一動,引得台灣學子們陣陣歡呼,他們興奮得舉起了手中的攝影器材。
在蹺磧藏鄉“幸會”大熊貓“鄰居”
離開鄧池溝輾轉寶興縣蹺磧藏鄉,台灣傳媒大學生在這裡“幸會”了大熊貓“鄰居”中特別的一類——嘉絨藏族部落。
經幡飄動、圖騰布設,步入蹺磧藏鄉,一行人便感受到了獨具特色的藏族文化。走訪蹺磧藏鄉文化成列館,台灣學子們首先對嘉絨藏族的生活生産工具、祭祀傳統、民族服飾、房屋構造等有了初步了解。
夜幕降臨,火塘燃起,當地老百姓們圍圈跳起了鍋莊,台灣學子們受邀穿上藏族服飾,融入到載歌載舞的氛圍中。
間隙,七八名高大魁梧的藏族老人出場,喧囂熱鬧的鍋莊瞬間靜了下來,低沉渾厚的“喔嚯哦”聲中,老人們圍著火塘踏腳起舞,唱起原生態多聲部民歌,歌聲似要掀起狂濤,又止于激越。
據悉,磽磧原生態多聲部民歌于2008年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以二聲部為主,以“一人領,眾人穿”為聲部組成基本形式,在節日喜慶、男婚女嫁、修房造屋、慶賀豐收及宗教活動時,以及其他集體性場合常見,不同場合的歌詞不盡相同。
台灣學子:對大熊貓了解更全面、更深層次
實習採訪指導老師吳莎來自雅安文旅研學中心,她介紹本次行程很特別,剛好在“紀念大熊貓科學發現150週年”的時間節點,4天行程中,台灣學子們將在雅安寶興縣、蒙頂山、碧峰峽等地開展大熊貓溯源、大熊貓保育與棲息地生態保護、大熊貓文化傳播等相關內容的採訪報道,同時還將參與大熊貓餵養、青糰(大熊貓糞便)分析、營養食物製作等體驗,“整個行程,既有參觀,又有體驗,還有實操,是名副其實的實習採訪。”
來自台灣銘傳大學新聞學系的林子褀一進山就感受到空氣的清新,她讚嘆,“眼睛和鼻腔都很舒服。”“天主教堂看似中式,內部其實是哥特風格,很特別,而在這裡,我們也對大熊貓有了更深層次、更全面的了解。”
來自台灣銘傳大學新聞學系的余品潔近距離觀看四川飛手航拍,“俯視看到的畫面和平視完全不同,從高空可以看到天主教堂周圍的道路、森林,是一個整體,而不僅僅是局部。”
來自台灣銘傳大學廣告暨策略行銷學系的江霓第一次到藏區,感受到了與漢文化不同的藏文化,“很特別,尤其是鍋莊這種舞蹈集會形式,很新奇。”她特別留意到自己穿戴的藏族服飾,“都是手工製作的,很希望這門手藝能夠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