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6月10日訊 “端午時節草萋萋,野艾茸茸淡著衣”。端午節作為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傳統節日,凝聚著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端午除了吃粽子外,還有挂艾草、用艾草沐浴、佩戴艾草香囊、焚艾葉等民俗。在涼山各地,端午節家家都會挂陳艾、菖蒲驅邪避毒。記者了解到,今年的會東在6月5日—6月7日期間以“艾”為名,大做“艾”文章,舉辦了首屆端午艾草文化節,如火如荼地開展艾草基地體驗、高原艾草産業研討會、艾草文化産品體驗、首屆端午艾草文化節文藝晚會、端午艾草宴等子活動,豐富會東縣端午系列民俗文化內涵,使艾草文化成為會東端午活動中不可或缺的新品牌。
在會東縣高原艾草産業研討會上,四川省生態農業發展促進會向會東縣人民政府授予“高原生態艾草産業基地”和“學會工作站”的牌匾,並與會東簽訂合作共建協議;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與會東縣艾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簽訂産學研合作協議;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南陽國醫仲景艾製品有限公司與會東縣艾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簽訂産品開發、銷售合作協議;與此同時,會東縣在人和廣場、匯鑫廣場舉辦為期三天的群眾艾草文化産品體驗活動,切實加深市民和遊客對艾文化、艾産品的認識與體驗,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與特色,讓傳統文化浸潤人心。
據記者了解,每逢農曆五月初五,形式多樣的端午節俗在全國各地上演,彰顯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多樣性,凝聚著民族發展的歷史,薈萃著人文理念的精華。端午節正逐步接軌現代社會規範與生産生活方式,並以其古老的價值理念釋放出新的影響力。端午所在的農曆五月,被稱為“毒五月”,民間會通過懸挂艾草菖蒲、喝雄黃酒等形式,驅除毒蟲,驅走毒氣。艾蒿是一種藥材,更具有逐寒濕、溫經、止血等較高的醫用價值,艾草被譽為“草中鑽石”,在傳統文化中意義重大,中醫還用燃燒的艾絨炙烤穴位治病。早在晉代,人們已開始把艾蒿(即艾草)挂在門上。到了南北朝時代,挂艾蒿發展為挂艾人。艾草作為中國端午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也日漸展現出其獨具特色的魅力。
而每年端午,會東縣都有趕“藥會”的傳統習俗,當地人極為看重,熱鬧程度僅次於春節。除了吃粽子、插菖蒲、挂艾草,會東居民更喜歡在端午前後購買中草藥,當地俗稱趕“藥會”,這一習俗,在當地已流傳數百年。因自然條件優越,植被茂盛,會東的野生中草藥種類繁多,當地居民認為,在端午節前後吃藥根,能用食療的方法,將身體中的疾病和隱患祛除,調理到最佳狀態。小小艾草一直都是會東人端午趕“藥會”的“必備良藥”,由於艾草有著特殊的香(氣)味,通常被用來驅病、防蚊、辟邪。
悠悠艾草香,濃濃家國情。會東人充分認識到在歷史的演變中,巫、醫、俗的發展與艾草緊密相連,普及“艾”的文化,才能更好地保護和繼承。在會東這片土地上,艾草文化逐漸興盛,艾草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艾灸養生、艾灸貼、艾草精油、艾草茶等各種艾草衍生品層出不窮。艾草文化與端午傳統文化的緊密融合,散發出陣陣馨香。會東的艾草産業發展如日東升,正有效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近年來,會東縣以江西街鄉為重點,在全縣推廣艾草種植,現年産量達3200噸。同時,通過“龍頭企業+科研機構+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引來眾多科研機構和著名企業合作開發,先後推出艾草精油、艾葉餅、艾草香包等10余種特色艾草産品。而産自平均海拔2500米的高原艾草作為會東脫貧攻堅産業中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已逐漸從國內離太陽最近的艾草生産基地悄然蛻變成集觀光、體驗、文化傳播于一體的高原艾草文化産業園,首次在全國培育出能加工藍色精油的艾葉品種,精油出産量達到1.28%的全國最高産量,被譽為高原“珍稀艾”。據會東縣相關負責人介紹,會東縣將力爭用5年的時間,建設3個艾草規範化種植基地、10個艾草專業村、100戶艾草人家,實現種植面積2萬畝以上規模,著力打造産、學、研相結合的艾草種植加工體系,帶領當地群眾走出脫貧致富新路子。
(尤紫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