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青川憑何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發佈時間:2019-04-30 10:50:32  |  來源:四川日報  |  作者:張庭銘  |  責任編輯:安平
大字體
小字體

4月下旬,一則消息在朋友圈反覆轉發:青川縣入選四川省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認定單位。

和青川縣一起入選的其他兩市,是旅遊圈內多年的王者——都江堰市、峨眉山市。

許多人好奇,青川縣憑什麼入選?

原來青川旅遊在利用後發優勢,追趕跨越。

該縣提出,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為抓手,推進中國生態康養旅遊名縣和“生態旅遊目的地”建設。2018年,全年接待遊客60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65.5億元,旅遊業已成為經濟發展和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

具體而言,就是融合發展,全域發力,全力落實“旅遊+”融合發展戰略。

旅遊+文化,保護修復重點文物、傳統村落、鄉土歷史建築;川北薅草鑼鼓、七佛貢茶、黎淵石刻、打臭、牛燈等國家、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得到傳承弘揚。

旅遊+産業,“汽車後備箱”工程蓬勃興起,借助青川黑木耳、唐家河蜂蜜等七支地標産品,建成10個現代農業産業園、5個工業旅遊示範點,旅遊+一二三産業融合,潛力無限。

旅遊+扶貧,“生態扶貧”“旅遊扶貧”“電商扶貧”風生水起,帶動79個貧困村2.18萬餘名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入選文化和旅遊部鄉村旅遊案例百則和聯合國減貧組織現場教學案例。

不止“旅遊+”,青川還因地制宜轉機制,力推“+旅遊”。

生態研學+旅遊,結合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制定觀鳥、觀動物研學旅遊標準,率先建立旗艦物種研學課程體系和自然研學導師體系,與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WWF(世界自然基金會)、GEF(全球環境基金)、華盛頓國家動物園、京山水等國內外社會組織常態化開展研學交流活動。青川正成為國際知名的研學交流平臺。

環境保護+旅遊,取締白龍湖網箱養殖,在全國首創城鄉垃圾處理12戶聯動機制,積極開展大熊貓國家公園入口示範社區建設試點,與水利部合作制定中國國家河流青川標準。

鄉村振興+旅遊,按照“一溝一品、一溝一景、一溝一特色”思路,建成了初心谷、幸福島、竹溪谷、仙霧茶海、邊城秘境陰平村等20余個精品鄉村旅遊景點,實現鄉村旅遊全域化。

創新模式,推動全域共建共用,青川縣還有“五個五”招法。

·縣委縣政府、部門、鄉鎮、村、企業,五級主管抓旅遊;

·部門聯動、市場監管、旅遊扶貧、項目建設、人才培養五大機制促發展;

·上級項目、本級財政、招商引資、金融貸款、民間回流五大資金抓建設;

·農旅、體旅、文旅、商旅、工旅五業融合抓創新;

·以商養廁所、以商帶諮詢、以商建道路、以商治環境、以商建智慧旅遊平臺,五商聯動抓服務;

國際化、現代化、市場化、個性化、主流化五化疊加抓行銷……青川全域旅遊,風景這邊獨好。

(張庭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