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小學迎來遊學熱潮,不少學校組織學生到境內外研學旅行。記者探訪了解到,北京市一些中學已將學生研學旅行表現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根據北京市教委3月19日發佈的2019年中招政策,綜合素質評價將首次納入中考成績。按照政策,高中招生錄取分為提前招生、校額到校招生、統一招生和補錄四個階段。其中,校額到校錄取成績由中考文化課成績、初中綜合素質評價成績和體育成績組成,中考文化課和綜合素質評價成績滿分為540分,按7:3比例計入。
研學旅行火熱的同時,有家長反映,雖然多數研學旅行自願報名,但由於學校將其納入綜合素質評價,“不敢不報”。對此,校方表示,研學旅行自願參加,也可以用其他實踐活動代替。
北京多所學校開辦研學遊
近日,記者在北京市海淀和東城兩區探訪了多所學校。據家長和學生介紹,北京實驗學校海淀校區、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分校、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學、廣渠門中學、北京市第五十中學等均開辦了研學旅行活動,旅行地點包括南京、杭州、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其中,北理工附中分校和北京實驗學校海淀校區兩所學校的初中部已將研學旅行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海澱區一所中學的兩名初三學生告訴記者,他們在初二時參加了為期5天的北京-杭州研學旅行。據介紹,研學旅行情況會納入綜合素質評價,他們班是自願報名。另一名初二學生在上學期參加了前往蘇州和杭州的研學旅行,他們班級要求所有人都報名參加。記者聯繫到該校研學旅行項目相關負責人,對方未對此作出回應。
東城區一所中學開設了境內研學旅行和“境外課程”,均面向高中學生。今年該校“境外課程”活動分別前往加拿大和義大利,為期約兩周。記者採訪了5名該校學生,除1人報名加拿大“境外課程”項目外,其他4每人平均未報名。
該校國外項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境外課程”由區教委國際教育交流中心等組織向全區學校推薦,在寒暑假期間安排境內外學生交流互訪,學生均自願報名。活動內容以課程教育為主,學生與當地師生近距離交流學習。此外,負責人介紹,該活動與綜合素質評價無關。
該負責人認為,與家庭單獨旅遊不同之處在於,這類活動以學為主。“不同學生在活動中取得的收益可能不同,但總體上這類活動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平臺,有利於開闊學生眼界,增長知識,提升綜合素質。”
■ 追訪
1 家長擔心活動“半強制” 校方:自主實踐活動也算數
海澱區一所中學的初一學生家長王先生(化名)告訴記者,6月學校將組織學生前往南方研學旅行,班裏三十多個學生大多已報名,“活動是自願報名,但聽孩子説研學旅行會和綜合素質評價分數掛鉤,也不敢不報,怕對孩子有影響。”另一位家長于先生(化名)認為研學旅行很有意義,但他覺得不應將活動與綜合素質評價掛鉤,“綜合素質評價會納入中考成績,這不成了半強制性的活動嗎?”當記者詢問他是否了解研學旅行與綜合素質評價如何相關、怎麼算分,于先生表示不清楚。
記者隨後以家長身份諮詢了該校相關負責人。校方負責人介紹,綜合素質評價包含思想品德、學業成就、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五個方面,所謂研學旅行和綜合素質評價掛鉤,是指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平臺的社會實踐一項中,研學旅行可以記作一次社會實踐,自願參加,也可以用其他實踐活動代替。該負責人介紹,這類活動可以是學校組織的,也可以是學生利用假期進行的,只要有照片等相關證明,經老師確認通過即可。
東城區光明路附近某中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校高中研學旅行可以作為一項內容由學生自願填入綜合素質評價平臺,也可以用社團活動、選修課等其他內容代替。據悉,該校初中部未設置研學旅行,但設有“學農”活動,主要組織校內學生在北京市內參與學農活動,為期一週。
2 家長稱部分收費商業化 校方:將與旅行社協商
目前大部分學校開展的研學旅行採取與旅行社合辦的模式,行程安排和價格由旅行社初步擬定。在記者探訪的學校中,國內5日研學旅行價格一般在3000至5000元,境外兩周研學旅行費用約為3萬至5萬元。受訪的學生中,選擇國內研學旅行的佔大多數。此外,在收費資訊公開方面,記者探訪的學校中只有少數學校向家長公開了研學旅行的收費明細,其餘學校只向家長提供收費總額。
在東城區一所中學初二學生提供的行程清單上,兩個“境外課程”分別前往加拿大和義大利,為期11天和12天,費用總額均為34800元,不過清單中未列出收費明細。
海澱區某中學則向家長公開了收費明細。在家長王先生提供的遊學清單上,記者看到5天的研學旅行費用為3980元,遊覽地點包括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西湖和魯迅紀念館等。行程中還設置了眾多教育內容,比如參加南京大學講座、著漢服行謝師禮、探究杭州西湖的光學現象等。
“讓孩子跟著學校出去開闊眼界,我作為家長很贊成,總價能接受,學校把收費明細都列了出來,也很透明。”王先生説。不過,他對收費明細中的一些具體條目提出了質疑,比如研學手冊50元,活動主題橫幅80元,服務費250元一人,“研學旅行的初衷是教育,這類收費是不是太商業化了?”
記者以家長身份就價格問題諮詢了校方相關負責人,負責人表示,對於出北京市的研學旅行活動,學校一般會委託旅行社負責初步制定行程和價格,校方會和旅行社溝通盡可能降低價格。對於記者反映的問題,負責人稱會向校領導彙報,並與旅行社協商。
■ 聲音
各方應共商研學遊方案
針對家長的疑慮,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將研學旅行和綜合素質評價掛鉤本身沒有問題,但建議學校事先採取家長聽證會等方式,對研學旅行的方案、具體項目的價格、活動內容以及綜合素質評價方式等內容聽取家長和老師的建議,“哪些項目過於商業化,純屬遊而不學,家長可以在聽證會現場提出質疑,再由校方和旅行社協商。”熊丙奇説,現在很多家長不清楚綜合素質評價的方案,不明白怎麼實施,説明透明度還不夠。
“綜合素質評價強調客觀真實,具體推進時,要結合學生情況,公平面對每個學生,形成評價學生學習能力、身心素養等各方面的完善的平臺體系。”熊丙奇表示,研學旅行可以作為綜合素質評價的一個依據,但在評價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以及取得的收穫,而非參加活動的次數。此外,研學旅行的內容要充實,真正重視學生的體驗過程。如果綜合素質評價重視的是經歷,就會導致形式化、走過場和互相攀比。
熊丙奇認為,如果研學旅行辦得好,能夠拓寬學生視野,了解其他地區的風土人情和教育環境,也能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提升人際交往能力。
■ 連結
多省將研學遊納入教育計劃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門發佈《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提出中小學要對學生參加研學旅行情況和成效進行評價,並將評價結果逐步納入學生學分管理體系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記者檢索發現,目前四川、湖南、廣東等多個省份已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其中,2017年12月四川省的教育廳等11部門、2018年9月廣東省的教育廳等12部門均發佈了該省《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實施意見》,要求將學生參加研學旅行情況的評價結果納入學生學分管理體系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黃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