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廣州雕塑院院長許鴻飛做客人民網。在訪談中,許鴻飛提出“應該有更多的藝術家走向國外,展現自己的豐富性,增加中國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許鴻飛表示,目前對外文化交流同質化嚴重,缺乏多元化策略,政府層面對個人對外文化藝術交流的支援力度不足,不能充分體現中華文化的豐富多彩。致使“走出去”變成了“走過場”。如此反而相互削弱了影響力,難以更好地産生持續的國際影響力。
許鴻飛認為,政府應該鼓勵多一些的個體藝術家走向世界。“有時候提到一個人,就提到他是從哪一個國家來的,如果中國有更多這樣的有個人影響力的藝術家,在世界舞臺上展現自己的作品,而且世界民眾都能接受,這會增加中國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同時,許鴻飛提出文化藝術要多元化發展。“一定要有原創性的作品,而且要有反映我們中國生活的,這也是講好中國故事的途徑。同時要不停地豐富,不停地有新的各類型的藝術,包括表演藝術、音樂,還有紀錄片,這些都可以。”許鴻飛強調,藝術不能重復,也不能同類型的東西太多。“春節的時候出去表演,好象廣東就是舞獅子,另外一個省份也用舞獅子,同質化太多。一定要每個省市有自己的特點、自己的風貌,用自己的那種生活、文化元素去展示,那樣人們才會記得這是中國哪的文藝。”
談到政府在政策發展上如何支援個體藝術家對外文化交流。許鴻飛認為,資金的匱乏直接導致個人文化藝術走向國際舉步維艱。以個人為單位,組織並實施于國外的藝術展覽,由於涉及宣傳策劃、展品運輸、場地費用、人員出國等環節,所需籌措的經費極為巨大,這也直接限制了國內不少藝術家走向國際的步伐。不同於國外具備成熟的藝術基金和畫廊經紀制度,我國現階段的文化藝術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方針政策和資金支援。
對此,許鴻飛建議,政府應成立支援個人對外文化交流活動的基金,向個別藝術造詣高,具有成熟項目方案的文藝界精英提供資金援助,為文藝精英走向國際夯實經濟基礎,促使成就世界級的中國藝術大師。許鴻飛指出,通過團體+單位+個人的多元形式的對外文化交流,多層面、全方位地影響世界,將可形成無限大的中國文化格局。
(田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