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2月20日訊 新春伊始,《流浪地球》和《瘋狂的外星人》兩部登頂賀歲電影票房榜的現象級國産科幻電影橫空出世,它們共同的置景拍攝地——青島成為焦點。站在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歷史性起點,位於國內首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電影之都”青島的這座剛剛崛起的影視基地,迎來新技術帶動下的産業發展新方向。
普遍的觀點認為,現象級大片的出現往往與其背後經濟發展的脈動息息相關,而科幻則被看作是創新力的源泉與體現。從這個意義上説,新起點上的中國科幻與青島的相遇絕非偶然,而是成為這座城市發展活力和契機的某種表徵,預示一場新的城市文化脈動的到來。
影視先行 製造城市經濟發展的文旅“爆款”
科幻和現實的距離其實並不遙遠,“規劃圖”正在變成“施工圖”。
今年賀歲檔的兩大贏家《流浪地球》和《瘋狂的外星人》,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青島,並非出於巧合,而是如之前製作方所坦陳的:基於對新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電影之都”青島的兩點優勢的共識——這裡有國際一流的影視硬體設施,已有40個世界頂級攝影棚投入使用,其中包括世界最大的1萬平方米攝影棚、世界唯一的室內外合一水下攝影棚;大劇院、電影博物館、酒店群等影視會展設施配套開放。2018年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就是在這裡舉行;這裡還有國內最優惠的扶持政策:市一級影視製作成本補貼資金,最高可補貼劇組40%的製作費用,靈山灣影視産業發展專項資金也已全面開放實施。2018年,有超過160家影視企業入駐,30余部國內外影片完成拍攝。
然而,以領先的技術設施和服務為核心的影視産業的基底,還不足以描摹位於青島西海岸的這片影視功能新區的發展“野心”。
在青島靈山灣影視文化産業區發展的藍圖中,影視文化、智慧科技、休閒旅遊三大板塊的聚合初見端倪:其中包括影視文化、科技體驗、海島度假、海上運動四大內容交融的全域旅遊綜合體,也包括即將建成的海洋公園等一批影視旅遊大項目,以及打造山東省最大的影視時尚消費集聚區的願景。
此前有專家在提到文化與旅遊兩大行政機構重組時指出,這絕不僅僅是行政機構上的結合,更重要的是打破了傳統行業的界限,推動了産業的融合。而這一融合也並不僅僅局限于文化和旅遊兩大産業的交融,更是跨越一二三産業界域的聯動,它可能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資訊化、甚至農業都發生融合,不斷催生新的業態和産品,必將給城市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注入新的活力。
面朝大海 整合城市性格風貌的文旅“基因”
“山東正處在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關鍵階段”。青島,如何以人們最熟悉的這片海為媒介,“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推進旅遊與城市文化的深度融合?
2018年6月青島匯泉灣畔那一道璀璨于海岸線的“上合之光”,至今仍長留在人們的記憶深處,被張藝謀定格于海上的絢爛之城,至今仍保有一台大海為幕的實景演出——琴嶼秀。青島與大海,似乎擁有某種不可分的情愫與淵源,從漫長的海岸風貌一直沉澱到青島人的性格風骨中。
“後峰會”的青島旅遊産業,是尋找海的過程。從浮山灣畔的夜景、黃金海岸線的美景,到海洋文化、城市氣韻的挖掘,隨著峰會城市國際影響力與知名度的提升,人們渴望了解青島,渴望看到的不只是海面上的風景。
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初步提出了四個發力方向——“可深切感受的國家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可詩意暢遊的濱海度假旅遊城市”“可完美體驗的國際性港口城市”“可深情觸摸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文化和旅遊,詩與遠方,將以海為媒,一遇傾城。
在青島市有關部門初擬的一份文旅融合的實施計劃中,海的外延被一再拓展:青島將實施海洋文化挖掘工程,加強對近代濱海建築群、海防遺址、海洋節慶、海洋民俗的保護傳承,打造具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時代內涵的海洋文化名片;青島還將敞開海一般的胸襟,通過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合作和推動東亞文化之都聯盟建設,彰顯海洋文化國際交流合作的優勢。
青島將重塑沿海旅遊新格局。以歐陸風情建築文化、啤酒文化、嶗山文化、瑯琊文化等“海派”特色,豐富充實海洋文化旅遊的內容,打造國際海洋文化旅遊目的地。另外,串起國家深海基地、中科院海洋生物標本館等海洋科研機構及海軍博物館、海底世界等科普場館的海洋科普文化旅遊,也將用以開拓壯大青島文旅的海之聲威。
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在此前的一次關於郵輪母港的調研中説,要發揮海洋特色優勢,堅持規劃引領,突出産城融合,努力把青島打造成為開放、現代、活力、時尚之城。在最近市文旅局“打造精品旅遊産業,實現旅遊國際化”的相關部署中,郵輪旅遊業的壯大被提上了日程,青島將擴大客源市場腹地,建立郵輪船票銷售平臺,並借助自貿區建設契機,爭取外國旅遊團乘坐郵輪入境15天免簽和郵輪公司直銷船票政策……這或許又是海,給予青島的又一重饋贈。
回歸老城 講述關於過去的未來故事
“一個城市的歷史遺跡、文化古跡、人文底蘊,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文化底蘊毀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要把老城區改造提升同保護歷史遺跡、保存歷史文脈統一起來,既要改善人居環境,又要保護歷史文化底蘊,讓歷史文化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二月初在北京老衚同走訪的習近平總書記曾經這樣表述歷史文化之於城市的要義。他説,老北京的一個顯著特色就是衚同,要注意保留衚同特色,讓城市留住記憶。
老青島也有它顯著的特色。高低起伏的街道石階,凸起的馬牙石磨得圓亮,綠色的藤蔓自然地覆蓋了百年樓宇的滄桑,屋頂上鋪陳的紅色牛舌瓦背面刻錄的德文廠家名號還依稀可見,精緻的塔樓從高處俯瞰熟悉的街道和不遠處的碧海……穿越看得見美景和過往的老城,青島就隱匿在那些精緻老樓的書店、咖啡館、美術館和博物館裏,在各色散發著獨有的文藝時尚氣息的創意空間裏,在30余處數得出名頭的名人舊居的院落裏,也存在於青島人大海般壯闊的熱忱裏……而今,這些都成為無比獨特珍貴的老故事,正待城市文化和旅遊産業融合發展的未來數得家珍。
歷史文化遺産永遠都是一座特色城市最大的不動産和無形資産,如何保護和利用好這一優勢資源,使老故事成為城市新的活力源泉,將成為今後城市文化和旅遊發展的一項重要課題。
根據市南區提供的一份文物保護單位名錄,僅在市南區範圍內,青島就有納入各級文保單位的單體建築359處,這還不包括那些未在其列的以裏院為代表的青島特色民居。而在過去兩年間,青島有28平方公里歷史城區、13片歷史文化街區納入了城市總體規劃,並確立了“山、海、島、城”融為一體的城市空間格局,這一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將在城市發展建設中獲得保護。這些都為接下來在文旅融合發展中推進傳統歷史文化的創造性傳承轉化、創新性發展提供了載體。
2019年是對青島歷史文化在文旅産業中的復興具有決定意義的一年,青島老城區申報聯合國文化遺産的工作將全面啟動,而城市在五年前確定的至2020年實現擁有100座博物館的目標將提前完成,目前青島正式註冊的博物館數量已接近90家。
2019年世界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傳統的未來”,曾經,城市的發展驅使我們離開老城,開拓新的城市空間,而今,依然是城市發展,促使我們回歸老城。我們將在文旅融合的嶄新契機中聆聽,城市講述關於過去的精彩的未來故事。(伍策 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