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中國>滾動新聞>

四川青川“一杯茶兩朵花” 且看山裏人的新生活

發佈時間:2019-01-01 19:54:04 丨 來源:中國網 丨 作者:劉保剛 丨 責任編輯:古劍


中國網1月1日訊 “……咱們的臉上放紅光,咱們的汗水往下淌,哎!嗨!哎!嗨!……”12月27日,青川縣紅光鄉,一首久違的壯美旋律響徹山谷。

該鄉文化大禮堂內人山人海,一場精彩的演出抒發著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幹部群眾的激情與豪邁;家家戶戶張燈結綵,心靈手巧的“娘子軍”張羅著一桌桌的美味佳肴:沸騰的小火鍋,醉人的烤魚香,剛出鍋的臘香腸,密制的蜂蜜酒,將新年的喜慶與好日子的自豪展現的淋漓盡致。“歌曲唱出了咱莊稼人的心裏話,好政策帶來的好生活真得讓鄉親們臉上放紅光、汗水往下淌啦!”返鄉創業青年何學斌絲毫掩飾不住心中的喜悅。

近年來,青川縣紅光鄉幹部群眾甩開膀子加油幹,卸掉包袱勇擔當,將黨中央的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機融合,創新思路保供給,多條渠道保增收,統籌推進保生態,走出了一條以地破題、以地興業,以地富民,以地促美的鄉村振興之路。

興産業:萬綠叢中一片紅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再次來到紅光,仿佛一切都是新的……

“7000畝茶樹1000多畝芍藥、1000多畝油牡丹成效已經顯現,貧困群眾收穫了第一桶金,發展産業的積極性空前提高!”行走在群山之顛的“同心産業園區”,鄉黨委書記唐元東滿懷信心地告訴記者,“我們在紅石河兩岸的山坡上作了科學規劃,三年之內將把芍藥和油牡丹種植分別擴大到5000畝,茶産業擴大到1萬畝,今後將成為群眾增收的支柱産業、幸福之源。”

站在群山之顛放眼望去,一條新修的水泥路婉如一條玉帶環繞山間,將紅石河兩岸座座群山緊緊地串在了一起。我們延著蜿蜒的山路驅車前行,所到之處都是平整好的土地,規劃建設了休息亭、停車場、參觀道、公共衛生間,這與記者幾年前來這裡時看到的完全是兩個模樣:原來這裡連一條碎石路都沒有,到處是荒蕪的土地,十里八里看不到一個人影。

“2016年上任之初,陶龍村除了外出打工的、投親靠友的,幾乎成了一個空殼村,數千畝茶園無人管護,撂荒地達5000多畝!”唐元東説,當時,他和許多鄉幹部一樣,心都涼了半截。經過多次調研和反覆論證,鄉黨委班子一致決定,在堅持發展傳統茶葉種植的基礎上,種植芍藥和油牡丹,讓“萬綠叢中一片紅”扮亮群眾致富路。

鄉長柳茂春介紹説,芍藥和油牡丹的種植絕不是心血來潮,而是經過專家論證,紅光鄉的地理條件十分適合它們的生長,生長期比其他地區長達兩個月,品質也高於其他地區,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食用價值、觀賞價值和附加值。他以芍藥為例算了一筆帳,2018年市場價格為7800-8700元/噸,即平均3.9-4.3元/斤,保守估算,每畝收入將達1萬元,對於陶龍村來説,這份收入相當可觀。該村建卡貧困戶何廷西激動地説:“咱們離坐在家門口數的日子不遠了!”

聚人才:敢讓小卒挑大梁

“去了東河口,轉身就要走;到了紅石河,一天不能活;進了山旮旯,趁早死了吧。”這是過去人們對紅光鄉的真實情況的形象描述。

“我們談鄉村振興,靠誰來振興?年輕人不回來肯定不行!”陶龍村黨支部書記高松很是感慨。他深知,要把年輕人吸引回家,得先為他們鋪好路。這路,是遊子們的尋根之路,是遊客們探覓鄉愁之路,更是山裏人的致富之路。

據了解,目前,紅光鄉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各村戶戶都連通了水泥路,“出行難”成為歷史。飲水安全、用電安全、住房安全率均達到100%,全鄉4G通信網路通村覆蓋達100%。

從2017年起,全鄉卻興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外來創業、返鄉創業”的熱潮。

“人家孩子都是往外跑,你怎麼外邊都站穩了還回來?”“斌娃子,咱這山溝裏沒有出路的。”面對父母和姐姐的反對,何學斌這個在外打拼8年的漢子其實早已成竹在胸。在政府的引導下,他辦起了陶龍村農産品開發公司,專門從事本地農産品的回收和外銷,當地的土蜂蜜、核桃、木耳等生態農産品實行網上網下兩條線,各地大單接踵而至,自己既發展了事業,也能帶動了群眾增收。

“陶龍村茶葉種植規模挺大,平均每戶都有三四畝,但只能賣點鮮茶,因怕變質還要連夜背到幾十里之外的其他地方賣給加工點,苦累不説,根本掙不了幾個錢。”村民董志奎感嘆到。董志奎的話語也代表了村裏大多數人的心聲,苦於沒有加工技術,還要為銷路發愁,很多人放棄了茶園管護。

在北京創業近二十年事業發展正如火中天的岳光旭也毅然選擇了回鄉發展,辦起了小荊村鴻福茶葉加工廠,集加工、銷售于一體,而且收購茶葉的價格均高於市場價,讓當地茶農既省時省力又增加了收入,更使當地的産業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同時,該鄉引進返鄉大學生和外出務工青年人才6名,作為村後備幹部培養,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其中有3名已經在村任職。在外漂泊的遊子們,如今都成了當地産業致富帶頭人。

保生態:綠色發展惠民生

“載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近年來,紅光鄉緊緊圍繞生態旅遊這一主攻方向,科學調整産業結構,大力發展農村觀光農業。完成了大坪高山芍藥觀賞園規劃設計,整合各類資金完成園區內基礎設施投入280余萬元,園區水系配套建設全面完成,園區步遊道等基礎設施全面完成。

目前,該鄉以茶業、藥材産業為主導的産業格局基本形成,規劃建成了萬畝茶葉産業示範帶、芍藥油牡丹中藥材産業示範園、鄉緣土雞養殖園區(年出欄土雞3萬隻),新建的大型茶葉加工企業已經投産。他們在原有茶産業的基礎上,培育出了“陶龍土雞“系列産品、芍藥花茶等自有生態品牌。

“芍藥全身是寶,籽和根都能賣錢,經濟效益比其他中藥材更稿更穩定,連片種植可以把撂荒的數千畝土地充分利用,不僅可以保持水土,更能帶動貧困戶共同發展、助力增收。”

“在我們這山裏種了這麼一大片芍藥,芍藥花開時,就是在地裏幹活,心裏也非常高興。看著怒放的芍藥花,和姐妹們在這裡廣場跳舞,覺得比其他地方跳得開心。”村民王玉珍説。

“保護生態,綠色發展,惠及民生,這是我們進行鄉村振興實踐必須堅持的底線。”唐元東説,“我們統籌使用各類資金髮展産業,始終堅持三個原則:不保證群眾利益的業主堅決不引進,不利於群眾增收的産業堅決不發展,不産生生態效益的項目堅決不實施。”

多個渠道引水,一個龍頭放水。這是該鄉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道路上始終把緊“總開關”,將黨和政府的政策紅利在群眾中間實現百分之百覆蓋,將業主與群眾利益緊緊捆綁在一起,實現共同發展、利益共用。確保了各項政策執行過程中不打折不走樣,確保了各項惠農資金及時足額兌現到群眾手中。

“我把土地流轉給了合作社,自己在牡丹園打工,一天120元,一個月3600元,給我個人和家庭帶來了穩定的經濟收入。”村民王顯益告訴記者。

據介紹,群眾在芍藥産業觀園裏所做的都是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路,可以實現在家門口輕鬆掙錢。80多歲的岳秀連老人今年僅從事除草一項,就掙了近五千元。村集體經濟也得到迅猛發展,2018年,陶龍村集體經濟實現收入6萬元,當地群眾還可以根據“道德積分”分享紅利。

從“買包鹽巴要一天”到“客運車通到家門口”,從“只種玉米吃飯靠救濟”到“一杯茶兩朵花”,從“政府推著走”到“群眾主動幹”……發生在紅光鄉這些點滴變化,折射出當地幹部群眾在脫貧攻堅的路上,信心一天比一天更堅定。(劉保剛)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中國網旅遊官方微信

與主編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