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睛】湖泊是我國重要的旅遊資源,由於具有風光環境和人文底蘊的湖泊總量不多。就目前湖泊資源的開發實踐看,除了城市和近郊的湖泊,可以進行較多的開發建設,作為休閒遊樂的旅遊項目外,地處鄉野或偏遠的一般化湖泊、水庫、河塘,在開發方式和業態配置上,都存在較多的市場難度。
湖泊是我國重要的旅遊資源,由於具有風光環境和人文底蘊的湖泊總量不多,加之有的還是重要的水源地,因此,湖泊旅遊開發存在相當的難度,能夠取得較好效益的湖泊景區總量較少。
一、做到保護性開發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持湖泊的潔凈清澈,既是贏得客流的基礎條件,也是湖泊資源得以開發的前提,還是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基本條件。對湖泊資源實施開發,做好水質的保護是一個前提性要求。
(一)要保護好水體、水域以及周邊。對於保護沒有把握的項目,一定不要先開發、再辦手續,那樣最終要付出的成本和代價太高。
(二)充分調研、預估市場、恰當定位。在這些基礎上,再考慮如何開發、多大規模、怎麼配置。例如,是開發為水上游樂園,還是旅遊度假區,還是瀕水地産項目,要求都是不一樣的。與之相關的因素有較多個,如淡旺季、節假日、平時的人流,交通便利條件,遊客停留的理由等。
(三)慎重規劃、搞好分區、控制建築。要根據客源的增長過程,有序地配置接待設施和旅遊項目,不能一次性開發到位。
(四)創意創新、突出特色,選好業態。湖泊旅遊具有天然的可雷同性,只有在策劃和設計上搞出新意、體現特色,並輔之以讓市場可接受的業態,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二、做好業態選配
就目前湖泊資源的開發實踐看,除了城市和近郊的湖泊,可以進行較多的開發建設,作為休閒遊樂的旅遊項目外,地處鄉野或偏遠的一般化湖泊、水庫、河塘,在開發方式和業態配置上,都存在較多的市場難度。一是水源保護;二是遊客來源;三是淡旺季影響;四是地形地質限制。
(一)湖島開發。主要是利用湖水環繞和小島封閉的環境,進行較小範圍的開發:
1、進行準確的開發定位,是觀光、是休閒、是遊樂、是餐飲、是住宿?儘量單一,防止混雜,減少交叉。
2、把項目策劃好、建設好,避免粗糙和簡單化,避免雷同化,避免一般化,如開發為動物放養島,如建築形式上的八卦、倣古、崇洋等,如初級階段的遊樂。應該首先注意做好挖掘歷史文化底蘊的文章,努力開發專項旅遊産品。
3、避免雜亂無章,不衛生。
(二)岸邊開發。主要是吸引遊客體驗當地民俗生活、瀕水生活,如餐飲、民宿、休閒、節日等,應配置一定的公共休閒空間,如休閒一條街,遊憩中心區,戲院、劇院,博物館、展覽館等。
1、開發自然村落或特色小鎮。可結合濱水民宿、現有村落進行提升,建築要與湖泊保持適當距離,凸現建築地域特色,不要太大、太洋、太雜。
2、規劃和佈局好相關業態。既不一切因循、維護現狀,也不摧枯拉朽、掃蕩重建,應該在專業性的規劃論證基礎上,做好業態的配置和把控。哪一些是要著力控制和減少的,哪一些是應大力倡導和增加的,都應該非常的明確。即使都是吃魚的館子,也應該各種各樣、不要重復;即使是民宿客棧,也應該豐富多彩、力戒千戶一面。
3、控制總體接待能力。這既是湖泊保護的要求,也是旅遊氛圍的要求。一是建築規模和風格要與環境相適應,不能把湖泊顯得小;二是建築要與常規客流量相適應,而不按照節假日和黃金周高峰配置接待設施;三是建築應有適當的控制審批,不是想建多少就建多少,家庭可以出租富餘房間,但未必就可專建房舍用於經營,以避免供求關係嚴重失衡。
4、一定把市場秩序搞好。
(三)水面開發。包括湖濱及湖中。
主要是豐富種類,差異經營,確保安全。
1、汽艇遊湖、划船遊湖,湖邊垂釣、撒網;
2、水上運動,水上游樂;
3、民俗活動,如水上婚慶、端午龍舟賽;
4、水上體育賽事;
5、特色水上餐飲(控制較嚴,關鍵是排污)。
(四)延伸性開發。是指與湖泊有一定的距離,但是從資源上看有一定關聯性,有利於延伸旅遊半徑。
例如,黃山與九華山之見有一個太平湖,20年前安徽省不遺餘力地推出“兩山一湖”旅遊戰略,就是在此。對這個湖泊的開發,就可以考慮:一是開發距湖不太遠的猴坑村的鄉村旅遊,那兒生産一種著名的“猴魁”茶;二是與湖的攔截壩下的桃花潭進行互動,該處在地域上屬於另一個市區,但相距並不遠,就是李白“忽聞岸上踏歌聲”的地方;三是可以與黃山北大門、池州九華山進行開發互動
三、做實市場行銷
作為新開發的景區,未必一開始就喊品牌行銷,或者叫什麼景區IP。景區的品牌和形象,需要一個長期培育和艱苦塑造的過程,一開始則沒有品牌和美譽度之可言。若是硬要那麼説,就有一個寒磣與否的問題,也有一個大言不慚的可能。
現在景區市場行銷的“學問”很多,但大多都在“術”的層面,可以去策劃,可以去借鑒,可以去採納。重點應該把握幾點:
(一)行銷要實事求是。業界有一種傾向,認為行銷不怕吹,關鍵是看你敢不敢、會不會。這種觀點之妙在把握火候,但很多時候成為誇大行銷作用的介面,稍不注意就會走向“吹牛”。行銷一定要有內容、有的銷,而不是“一張白紙,也給你推銷出去”,這就是很極端、很片面的想法。業界對行銷普遍滋生了一種厭倦情緒,覺得你吹得天花亂墜,實際上可能只是垃圾一堆,讓人感覺華而不實、欺世盜名。我認為,該有的行銷口號是可以提的,但應該以樸實為要,以提供有參考價值的資訊為主,真正以“實”去打動遊客。而不是重金懸賞、挖空心思去想出幾個“四言八句”,當地視若稀世珍寶,別人覺得大而不當、鼓弄玄虛。若讓遊客到了現場感到失望,感到很有差距,這就會變成成倍的負面口碑,這就叫做得不償失。
(二)行銷要把握火候。不能太急於用事,不能看著別人忙乎就坐不住了。很多旅遊後發地區有一個特點,就是覺得應該先去做好宣傳,開發是否到位則是其次的,結果把遊客喊來以後,讓人大失所望,一片負面聲響;行銷要在旅遊旺季來臨前,不能等到6月份才做;遭遇負面輿情以後,可以暫緩一段時間的行銷(如黑龍江的雪鄉);行銷也不能斷了,一年要細水長流;有的地方不用行銷,例如,北京市的各區縣,因為在外地人眼裏都是北京。
(三)行銷要立足於遊客。行銷者要把自己當作遊客,設身處地考慮哪些是值得宣傳的,哪些是值得格外提示的,哪些是最具有特色的。而不是把行銷宣傳當作黨政領導的講話,從資源優勢、區位優勢講起,再以誇張性修辭去講述旅遊産品之獨特、之輝煌、之震撼,那不但忽悠了廣大遊客,也是在拿當地領導當猴耍。
(四)行銷要研究客源市場。一是據湖泊的稟賦與知名度,確定所對應的主要客源市場,例如,你的湖泊到底是新疆賽裏木湖、喀納斯湖級別的,還是濟南大明湖、武漢東湖級別的,再考慮到底是以周邊為主,還是近中遠都適宜;二是進行區別施策,對近距離客源地可直接行銷湖泊,對遠距離客源則可採取“打包”策略,讓湖泊與更有影響力的“與巨人同行”。
(五)行銷要多個渠道並舉。一是新舊媒體並重,各有所長;二是活動行銷與宣傳並重,如論壇、會議、采風;三是事件行銷與口碑宣傳並重,抓準一些值得宣傳的事件,包括出了先進新聞人物、湖泊環境改善、旅遊設施新增,乃至於負面新聞過後。
(作者係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旅遊報社前總編輯、社長。本文係作者在四川省綿陽市2018年11月“水文化、水生態、水休閒”博覽會暨“中國湖泊旅遊景區品牌行銷論壇”上的演講,現據演講提綱整理成文,標題為編輯所加)
(高舜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