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女人:從1636年盛京走來(組圖)
發佈時間:2018-10-18 13:53:39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初國卿  |  責任編輯:路遙

【點睛】穿旗袍的女人,或多或少應有點古典韻致,眉眼間綰結著綿綿的味道。她的姿態,一回頭一抬手間,都應散發著欲語還休的嫵媚。



夏日瀋陽,鳳凰樓前,身著旗袍的女子緩緩走過,身姿婀娜亦有風情。素雅的或艷麗的旗袍穿在她們身上,從領口到腳腕,都表現出一種無與倫比的曲線美,如同中國傳統國畫裏的白描和書法中的線條,揮灑自如,秀潤流暢,遮與露,虛與實,冷艷與溫婉,矜持與輕倩,幽秘的心思與塵封的往事,都在每一件旗袍上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旗袍在瀋陽誕生,原為滿族婦女所穿的一種長袍。



1636年,後金大汗皇太極稱帝,是為崇德元年,定都瀋陽,改名“盛京”。清王朝推行“削發易服”,旗袍從此成為后妃、格格等旗人的法定服飾,成為滿漢通用服裝,也成為鳳凰樓和盛京城裏最動人的風致。瀋陽也由此成為“旗袍故都”。由皇家后妃、格格從鳳凰樓裏穿出來的旗袍和梳粧打扮,已成為盛京女兒外在衣著所傚法的最佳時尚。

風姿綽約的長衫旗袍,再配上高底彩鞋,其神采風姿,自是不一樣,滿旗婦女受祖先女真人削木為履的風習影響,穿木底鞋,稱為“旗鞋”。“旗鞋”是滿族女的必備,猶如今天的女士穿旗袍必穿高跟鞋一樣。



進入20世紀後的民國初年,改良旗袍在上海興起。豎領、收腰、恰到好處的分叉,再配一雙優雅的高跟鞋,勾勒出東方女性的柔軟身段與萬種風情,最大程度地塑造出了具有和諧之美的東方女性形象。其鮮艷亮麗的色彩、優雅婉約的形制、獨具韻味的紋飾、精妙絕倫的工藝所達成的穩重、端莊、高雅的藝術美感,使得旗袍能夠在眾多的服飾中超凡脫俗,一枝獨秀,成為華夏民族的國禮服。

穿旗袍的女人,或多或少應有點古典韻致,眉眼間綰結著綿綿的味道。她的姿態,一回頭一抬手間,都應散發著欲語還休的嫵媚。她穿上旗袍,應是為了感懷一段心靈深處的回憶,或是剪不斷理還亂的古典情愁。所以説,旗袍規範了中國女人的形體、情態與修養。



服飾作為一種文化藝術,它延續的生命力具有獨特性。旗袍,也是中華文化的一個符號,彰顯了儒家禮教所倡導的含蓄、中庸、悠閒、清靜、優雅、端莊的精神傳統,是一種民族精神的體現。



400年前,風起于鳳凰樓前,而如今,旗袍早已成為瀋陽一張靚麗的名片。這裡的人們不但醉心於旗袍古典風韻,也努力將旗袍之美重新發掘。古典的韻味與現代流行元素交匯於此,昔日的“旗袍故都”正向著“旗袍之都”不斷邁進,瀋陽也正煥發出全新的光彩。

初國卿

分享到: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中國網旅遊官方微信

與主編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