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中國>滾動新聞>

江蘇徐州召開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新聞發佈會

發佈時間:2018-08-30 14:59:56 丨 來源:中國網 丨 作者:劉涵 丨 責任編輯:路遙


中國網8月30日訊 8月30日上午,江蘇徐州市旅遊局對29日下午徐州市委、市政府召開的全市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動員大會及徐州市委、市政府下發的《關於推進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的實施意見》,舉行新聞發佈會。徐州市旅遊局副局長張偉主持發佈會,徐州市旅遊局副局長李忠良介紹了全域旅遊的概念、內涵和徐州市委、政府出臺的《意見》有關情況。徐州市旅遊局品質監管處處長薛桂松對相關問題做了發佈會答記者問。



2016年1月19日在海口召開的全國旅遊工作會議上,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指出,根據我國旅遊業發展的現實,必須從現在的景點旅遊模式轉變為全域旅遊模式。也就是説,旅遊業發展再也不能僅僅盯在一些具象的景區景點上,而要把旅遊的視野擴大到一個地區的全域。旅遊業發展到現在,已經到了全民旅遊和個人遊、自助遊為主的全新階段,作為綜合性産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的作用和影響更加廣泛,時代賦予旅遊業的責任也越來越大,傳統的以抓點方式為特徵的景點旅遊模式,己不能滿足現代大旅遊發展的需要,發展全域旅遊是大勢之所趨。

徐州市全市將通過全域旅遊示範區的創建,實現九大轉變:

一是從單一景點景區建設管理到綜合目的地統籌發展轉變;

二是從門票經濟向産業經濟轉變;

三是從導遊必須由旅行社委派的封閉式管理體制嚮導遊自由有序流動的開放式管理轉變;

四是從粗放低效旅遊向精細高效旅遊轉變;

五是從封閉的旅遊自迴圈向開放的“旅遊+”融合發展方式轉變;

六是從旅遊企業單打獨享到社會共建共用轉變;

七是從景點景區內部的“民團式”治安管理、社會管理向全域旅遊依法治理轉變;八是從部門行為向黨政統籌推進轉變;

九是從僅是景點景區接待國際遊客和狹窄的國際合作,向全域接待國際遊客、全方位多層次國際交流合作轉變。最終,實現從小旅遊向大旅遊、從低效旅遊向高效旅遊、從低層次旅遊向高層次旅遊轉變。



徐州市《關於推進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的實施意見》的出臺,是體現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就旅遊業發展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全域旅遊路子是對的,要堅持走下去。李克強總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全域旅遊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圍繞加快旅遊業發展,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重要法規和文件。2013年,頒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2014年,國務院出臺了《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5〕62號)。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8〕15號)。意見全文四十余條,對全域旅遊發展的總體要求、融合發展、産品創新、加強服務、加強配套、重視環保、系統行銷、規劃引領、創新體制、完善政策等進行整體部署。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制訂了《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暫行)管理辦法》、《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細則》,目前正在徵求意見,也會即將出臺。



江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旅遊業的改革發展,2014年省政府出臺了《關於全面構建“暢遊江蘇”體系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14﹞85號),2015年頒布實施了《江蘇省旅遊條例》,出臺了《關於推進旅遊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意見》(蘇政發〔2016〕134號),為旅遊改革發展作出了具體要求。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旅遊業改革發展工作,相繼制定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關於加快推進全域旅遊改革發展的意見》和《徐州旅遊獎勵辦法》等文件,今年3月1日頒布實施了《徐州旅遊條例》。國家、省市一系列政策法規文件的制訂出臺,為全域旅遊的發展指明瞭方向,為徐州市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創造了條件、奠定了基礎。



徐州市《關於推進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的實施意見》的主要內容,是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8〕15號)、江蘇省政府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工作部署和國家旅遊局關於開展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要求,為全面落實徐州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推進全域旅遊改革發展的意見》(徐委發[2016]66號),進一步提升徐州市旅遊産業總體發展水準,加快旅遊業轉型發展步伐,經徐州市委、市政府研究出臺的。(徐委發【2018】47號)。

徐州市《關於推進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的實施意見》分為三個部分:一是總體要求;二是工作任務;三是保障措施。

(一)實施全域統籌工程。一是編制全域旅遊總體規劃。編制《徐州市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各縣(市)區根據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發展目標,編制區域旅遊發展規劃或計劃,形成覆蓋全域有機銜接的空間格局。二是推動全域宜遊化建設。推動區域分工協作融合發展、城鄉一體融合發展、産城一體融合發展。至2019年旅遊景區、旅遊度假區、旅遊線路沿線、旅遊諮詢集散中心、鄉村旅遊區、旅遊餐館、旅遊娛樂場所、休閒步行街的廁所達到國家A級標準。三是建設全域遊憩系統。各縣(市)區按照標準分別打造一條至少30公里以上的旅遊風景道、一條5公里以上郊野型旅遊休閒步道和一條3公里以上城鎮型城市綠道,規劃建設不少於1處旅遊休閒街區。

(二)實施全業融合工程。一是促進旅遊與文化的融合。發掘傳承彭祖文化、兩漢文化、軍事文化、紅色文化、宗教文化、書畫文化等特色文化,打造世界級大漢文化名片、樣板式運河文化名片和示範性鄉村文化等三大文化名片。二是促進旅遊與工農業的融合。依託銅山區、賈汪區建成“環徐州市區鄉村旅遊帶”,其他各縣(市)分別重點建設1條10公里以上的鄉村旅遊帶。三是促進旅遊與商務會展的融合。加快建設淮海國際博覽中心,提高對大型會議及展覽的承接能力。整合會展旅遊資源,舉辦徐州特色節慶活動。四是促進旅遊與教育的融合。支援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博物館、景區景點等依託自身資源,打造“研學旅遊示範基地”,策劃研學旅遊精品線路。五是促進旅遊與體育的融合。完善和提升徐州奧體中心等體育場館服務功能,利用徐州馬拉松賽、新沂環駱馬湖自行車賽等品牌賽事及各類休閒公園,開發體育旅遊線路,開展專項旅遊行銷。六是促進旅遊與餐飲的融合。加大以“彭祖宴”為基礎的“彭城菜係”研發和推廣力度,引導餐飲業特色化發展,豐富徐州餐飲自有品牌,大力培育我市“老字號”餐飲企業。七是促進旅遊商品開發。積極建設旅遊創客基地和旅遊商品研發基地,著力突出實用性、科技性、便攜性、特色化與系列化,加快漢文化、彭祖文化、香包、剪紙、牛蒡、銀杏、睢寧兒童畫系列等商品研發和創新,打造“徐州遊禮”等系列旅遊商品,提高市場銷佔有份額,拉長旅遊産業鏈。八是促進旅遊新業態的發展。挖掘城鄉水環境、水生態、水文化、水景觀等資源,開發督公湖、懸水湖、古黃河、潘安湖、駱馬湖、大沙河、銀杏湖等水上旅遊産品,建設一批國家級、省級水利風景區。

(三)實施全員行銷工程。一是建立全媒體宣傳推廣體系。圍繞“品兩漢文化,賞山水美景;走遍五洲,難忘徐州”形象品牌,綜合運用電視、廣播、網路、平面、戶外、高鐵等各類平臺,有效增加徐州旅遊宣傳頻率。二是建立多層次旅遊行銷體系。選擇專業旅遊網站+境內、外客源地著名旅行機構的合作模式,採取線上線下互動方式,實施形象宣傳+産品線路落地的網路立體化整合行銷,擴大徐州主要旅遊線路的落地率。三是建立旅遊行銷合作機制。整體打包宣傳徐州旅遊資源,各縣(市)區旅遊行銷宣傳的內容中包含“徐州”字樣及徐州旅遊LOGO,打響“走遍五洲,難忘徐州”旅遊品牌。實施“區域聯動、部門聯合、企業聯手”的大旅遊行銷策略,加強與淮海經濟區、“一帶一路”沿線城市、長三角、高鐵沿線城市的旅遊宣傳合作與聯動,建立資源互補、客源互送、市場共建、利益共用的聯合行銷機制。

(四)實施全面提升工程。一是提升旅遊景區品質。整合漢文化景區和龜山景區等漢文化資源景區,將漢文化景區建成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以龜山景區、九里山風景區為核心規劃建設楚漢文化度假區;恢復修建子房寺、霸王樓等歷史文化遺跡;融入現代科技元素,豐富演藝、立體影像等參與性、體驗性的項目,形成一批漢文化旅遊“拳頭”産品,打造世界級漢文化旅遊目的地。二是提升旅遊企業競爭力。整合國有涉旅資源,成立徐州文化旅遊集團公司。各縣(市)區要高度重視培育或引進有競爭力的旅遊骨幹企業。三是提升旅遊交通水準。完善旅遊交通網路,加強通景公路、旅遊連接線建設,實現主要景區與綜合交通骨幹網路及重要交通樞紐的無縫銜接。四是提升旅遊諮詢集散服務能力。依託火車站(高鐵站)、機場、汽車客運站等樞紐,建設集旅遊集散、旅遊諮詢、交通換乘等功能于一體的樞紐型諮詢集散中心,形成便捷連接主要交通樞紐、輻射周邊省份的旅遊集散格局。在各縣(市)區客運站和城市商業街區、主要旅遊(區)點等遊客匯集區域建設若干二級和三級旅遊諮詢集散中心(點)。五是提升智慧旅游水平。推進WiFi信號在3A級以上景區、省級以上旅遊度假區和四星級以上鄉村旅遊區(點)的核心區域和客流集中區域全覆蓋,提升WiFi用戶連接網路的便捷性和高效性。開發建設遊客行前、行中和行後各類諮詢、導覽、導遊、導購和分享評價等智慧化旅遊服務系統。六是提升停車服務水準。積極完善我市的停車場體系建設,加快度假區、景區、鄉村旅遊區、星級飯店、城市廣場的停車場建設工作,對停車場進行生態化提升、配套和完善停車場的標識和管理設施。七是提升旅遊住宿保障水準。豐富全市住宿設施的類型與層次,優化旅遊飯店的空間及區域佈局,健全以星級飯店、連鎖經濟型酒店為基礎的住宿設施,積極引導發展青年旅社、度假酒店、鄉村民宿、都市民宿、帳篷酒店、森林木屋等特色住宿業態。八是提升旅遊安全保障水準。加強旅遊安全制度建設,深化旅遊安全綜合治理和市場綜合整治,建立旅遊風險預報制度、旅遊應急救援制度及旅遊保險制度。九是提升旅遊投訴處理能力。建立暢通的線上線下投訴受理渠道,在各級政府“12345”服務熱線設立“旅遊專席”,健全12301智慧旅遊服務平臺以及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熱線電話等旅遊諮詢、投訴途徑,在遊客集中區設立旅遊投訴點,最快速地響應遊客需求。十是提升旅遊服務品質。推進旅遊服務品質標準化,加強涉旅行業從業人員培訓,塑造規範專業、熱情主動的旅遊服務形象。推行旅遊志願服務,在遊客集中場所設立志願者服務工作站,常態化開展旅遊志願服務公益活動,打造旅遊志願服務品牌。

(五)實施全民共建共用工程。一是加強全域資源環境保護。推進環境綜合整治,力爭空氣品質達到優良級標準全年不少於300天,主要旅遊區地表水水域環境品質達到II類標準。二是推進全域環境整治。在主要旅遊區、旅遊廊道、旅遊村鎮周邊開展潔化、綠化、美化行動,在旅遊接待戶全面實現“改廚、改廁、改客房、整理院落”;旅遊景區、村鎮實現雨污分流污水無害化、生態化處理全覆蓋,垃圾分類回收、轉運和無害化、生態化處理全覆蓋,全面優化旅遊環境。三是大力推進旅遊富民。健全完善“景區帶村、能人帶戶”的旅遊扶貧模式。通過民宿改造提升、安排就業、定點採購、輸送客源、培訓指導以及建立農副土特産品銷售區、鄉村旅遊後備箱基地等方式,增加貧困村集體收入和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每人平均收入。四是促進旅遊發展成果共用。加強旅遊惠民便民服務,積極推行徐州旅遊年卡,鼓勵景區加入惠民範圍。優化景點門票價格調整機制,推動、鼓勵更多景點實施免費開放或門票優惠政策,不斷提升公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五是推進文明旅遊。大力倡導文明旅遊、綠色出遊,落實旅遊文明行為公約和行動指南,讓旅遊成為傳播文明、促進交流、增進友誼的橋梁。

( 劉涵 )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中國網旅遊官方微信

與主編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