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中國>滾動新聞>

河北興隆旅遊扶貧紀實:吃"生態飯" 走致富路

發佈時間:2018-06-15 09:24:28 丨 來源:中國網 丨 作者:陳寶生 丨 責任編輯:路遙


中國網6月15日訊 蜿蜒平整的水泥路,溪水潺潺的河道,連片翠綠的果園……初夏時節,興隆縣大碌洞村一派田園風光。

好風光的背後,隱藏著一段辛酸的往事。2012年7月21日,傾盆大雨,引發肆虐山洪,洪水所過之處,屋傾路塌,田地果園,一片狼藉。

“是天災,也是人禍。”大碌洞村黨支部書記張愛軍説,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村裏大規模種植板栗樹,過量使用除草劑,山體水源涵養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嚴重。2012年,全村幾乎絕收,每人平均收入從3000元左右,跌破千元。

2013年開始,大碌洞村開始了革新之路。“採取有機方式種植板栗,讓山上處處見綠,同時,引入蘋果、桃等産值更高的果品。”張愛軍説,政府先後投入800多萬元興修水利設施。為更好地保護好這些設施,村裏成立了水利專業合作社,把全村水利設施資産量化,折合成每股100元,戶戶入股,改變了以前有人用沒人管的狀況。

現在,大碌洞村種植了500多畝蘋果園、300多畝桃園,果樹下間作西瓜、紅薯等經濟作物,大力發展觀光農業。如今,全村139戶,總存款達1300多萬元,建檔立卡貧困戶從2015年的68戶減少到如今的1戶。

50公里外,挂蘭峪鎮二甸子村的李秀芹,在裝修一新的庭院裏忙碌著。“去年,政府給我們提供了10萬元貼息貸款,我們自己又籌了10萬元,建起了農家院。”李秀芹説,現在,每到週末,6間客房就都住滿了。”

地裏刨食半輩子的李秀芹,之所以敢舉債搞農家院,底氣在於村裏的好生態。 “居住在偏僻的小山村,祖祖輩輩都過著窮日子。”村委會主任李秀河説,日子窮,是因為沒把這好山好水利用好。2012年,村裏將幾處連羊都爬不上去的山溝,開發成了天子山景區,村集體佔20%的股份,周圍9個村的370多貧困戶,通過“政銀企戶保”,每戶以5萬元入股景區。現在,每年每戶至少分紅3600元,解決了100多人就業,去年村集體就收入達到20萬元。

興隆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深山區縣。近年來,興隆突出林果産業的主導地位,大力發展林果、食用菌、設施蔬菜、鄉村旅遊産業和食品藥品加工業。目前,全縣板栗栽培面積49萬畝,山楂栽培面積16萬畝,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290元。

依託生態資源,大力整合旅遊資源,引導旅遊扶貧工作發展。興隆通過組建鄉村旅遊公司或合作社、農家樂協會,完善鄉村旅遊産業鏈,形成利益共同體,使旅遊扶貧成果人人共用。根據該縣制定的旅遊扶貧規劃,至2020年底,計劃發展鄉村旅遊扶貧示範戶1000戶,建成50個特色産業扶貧示範點,扶持102個村建成旅遊配套服務村,帶動5000戶農戶從事旅遊配套産業,直接帶動3000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陳寶生)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中國網旅遊官方微信

與主編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