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中國>滾動新聞>

四川阿壩州壤塘縣為傳承非遺文化投資1億多元

發佈時間:2018-06-06 09:34:55 丨 來源:四川日報 丨 作者:徐中成 丨 責任編輯:路遙


6月4日至5日,阿壩州在壤塘縣舉行文化扶貧現場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投資1億多元的壤塘縣非遺傳習創業園第一期工程的70棟民居將於今年7月基本建成。

建成後,來自該縣唐卡、雕刻等10個傳習所的140名優秀非遺傳承人將入駐這裡,傳承傳統技藝。同時將採取“公司+傳習所+非遺傳承人”模式,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助推當地居民增收脫貧。

26個傳習所

助民間藝術重煥光彩

壤塘,在藏語中意為財神壩子——財神居住的地方。然而,這個國家重點扶貧縣,一直與偏僻、貧窮、落後等標簽相伴。

多次調研後,壤塘縣找準了“財富”所在:這裡文化資源富集,先後被評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藏族民間文化保護傳承基地”。最終,該縣確定了建設“川甘青結合部宗教文化旅遊黃金地、川甘青結合部非物質文化遺産保留地、川甘青結合部多元民俗文化體驗地”的發展目標。

對此,壤塘縣委出臺《關於促進壤塘縣文化創新發展的決定》,將文化作為引領轉型發展的旗幟,並制定《文化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2018-2025)》,採取“政府扶持、傳承人自主創辦”方式,鼓勵扶持傳承人積極創辦傳習所。目前該縣已建立傳習所26個,涵蓋藏香、藏茶、藏藥、唐卡、石刻、陶藝等非遺文化領域。

得益於此,該縣聚集1400多人從事非遺文化生産性保護工作,許多快被遺忘的民間藝術又重新回到農牧民身邊,煥發出旺盛的生命力。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壤塘縣26個傳習所中有15個盈利,共實現近500萬元的經濟效益。

以宗科鄉石刻傳習所為例,該傳習所有20人,採取“傳習所(基地)+公司+農戶”模式,帶動宗科全鄉70余戶從事石刻藝術品製作。

瞄準集聚效應

用創業園區聚力發展

傳習所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一系列問題。壤塘縣相關負責人介紹,因分佈分散、發展規模小、産業結構單一,傳習所呈現出的經濟帶動能力很有限。因此,該縣決定投資建設非遺傳習創業園,以在當地形成集聚效應和規模效益,更好地吸引社會資本和人才,助推非遺文化産業發展。同時,創業園還將搭建傳承非遺技能、發展非遺産業,促進就業創業的家園型發展平臺,成為壤塘縣文化産業發展的孵化器。

為進一步將非遺文化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經濟優勢,壤塘縣還啟動了以中壤塘鎮為核心,以南莫且濕地和則曲河風景名勝區為雙翼的生態文化旅遊産業園建設,計劃用3年時間把中壤塘打造成4A景區,促進“文化+旅遊”和“文化+扶貧”融合發展。

同時,該縣每兩年還定期舉辦民間手工藝技能大賽、壤巴拉節,開展壤巴拉鍋莊、賽馬會等文化活動,以此提升壤塘文化影響力和知名度。借助對口援建資源優勢,壤塘縣還積極謀劃“浙壤文化交流”“綿壤文化活動周”等活動,不斷擴大非遺文化發展半徑,橫向延伸文化産業鏈條。

在阿壩州副州長、壤塘縣委書記嚴華看來,目前,壤塘還十分需要開發旅遊文化方面的“智囊團”。對此,壤塘啟動“壤巴拉文化研究院”籌建工作,擬聘請各類專家學者作為壤塘文化發展顧問,搭建專家學者與壤塘的直通車,破解縣域發展瓶頸。

中央黨校社會發展研究所理論教研室副主任、中央黨校教授靳薇認為,壤塘還要進一步運用社會資源,邀請高層次文化人士參觀考察,爭取政策、資金支援,讓壤塘文化發展更有深度和廣度。

徐中成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中國網旅遊官方微信

與主編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