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中國>滾動新聞>

戴斌:新時代需要去做面向未來的文化和旅遊産品

發佈時間:2018-05-14 09:13:21 丨 來源:中國網 丨 作者:伍策 一丁 丨 責任編輯:路遙


中國網5月14日訊 5月11日,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在第三屆中國文旅産業巔峰大會暨産業資源連結博覽會上表示,無論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還是市場主體的投資驅動,都與國家所倡導的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大方向相吻合,這是我們最大的機遇,也是我們面臨的最好的時代。

戴斌説,我國正在迎來前所未有的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創新發展的戰略機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是新時代主要的矛盾,體現在旅遊領域,就是廣大國民對美好的旅遊和文化生活的嚮往,與旅遊供給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

戴斌認為,2017年,我國國民出遊率已經達到了3.7次,旅遊總收入已經超過了5萬億元人民幣。這意味著旅遊業的發展正在進入國家的戰略體系。但同時我們也關注到,中國還有很多人的旅遊權利還沒得到有效的實現。中國還有很多對品質旅遊、定制旅遊訴求的人,他們的需求沒有得到充分的滿足。我們還看到,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産業運作主體,他們在運用文化、科技和商業模式創新的時候,還有很多空白需要去填補。

“這都是我們的機會。”戴斌説,“今天的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正在逐漸走出過去依託于老天爺留給我們的自然資源、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歷史文化資源,而走向文化、科技、資本和團隊創新驅動的發展新時代。”

戴斌同時指出,無論是國家宏觀文化和旅遊政策,還是具體涉及到主題公園、景區建設、旅行社、企業的創新等都有一系列新的管制和促進措施。今後一個時期,在用好國家文化和旅遊發展的政策、發展機遇期的同時,要做進一步的思考和實踐:

一是要做人民群眾所需要的現實的文化和旅遊産品。這就要求文化和旅遊的創業創新的方向,始終要面向近14億人的基本文化需求。既不能把少數人高端的、奢侈的消費當成基本市場方向,也不能把節假日的旅遊市場規模、發展趨勢、階段性特徵當成長期的趨勢,而是要認認真真地研究産品、研究市場。

“做文創不忽悠,做科技不忽悠,做業態發展、産業鏈佈局更不能忽悠,只有我們面向最大多數的人民群眾的核心需求,通過供給側結構調整,用品質、效率引導文化和旅遊産業的未來,我們的步伐才能夠走得堅定而持久。”戴斌如是表示。

二是要做國家戰略所倡導的、有價值的文化和旅遊産品。無論是發改委等部委發佈的主題公園規範發展意見,還是關於中央有關傳統文化傳承的意見,都提出來我國文化和旅遊産品在建設、規劃和發展的過程當中,如何傳承傳統文化,弘揚紅色文化基因,講述老百姓感興趣的故事。

“我相信,這是新的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如果説過去這些年,我們在關注遊客權利的同時,有意無意當中對社區居民的發展權利,對職工尊嚴的權利,對我們文化創新傳承的責任有所忽略的話,那麼今天是到了要彌補這樣一個時候了。” 戴斌説,“我們要取得一種均衡的發展,既要充分考慮遊客的旅遊權利,考慮員工的發展權利,也要考慮社會居民的發展權利,我們還要遵循國家的戰略需求。這是中國文化和旅遊企業所面臨的最大的社會責任。”

戴斌最後説,我們需要去做能夠體現共同價值的、面向未來的文化和旅遊産品。過去我們談旅遊,挖掘文化資源、文化特徵,更容易往後看。

“遊客要的是觸手可及的溫暖,不能只給他繁華的記憶,遊客要的是沉浸式的體驗,我們不能給他一個簡單的物理空間。遊客要的是説走就走的旅行,我們不能只給他規劃好的線路。”戴斌強調,“在文化和旅遊發展越來越面向全球化、國際化競爭的今天,我們需要以共同價值為導向,構建創新,構建研發,構建面向未來的文化和旅遊産品。在文化和旅遊企業運營的過程中,面向未來的共同價值觀貢獻新時代文化和旅遊人的力量,體現我們應有的價值。”

(伍策 一丁)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中國網旅遊官方微信

與主編對話